分享

读书随笔:忏悔录 圣奥古斯丁(下)

 书虫小记 2022-09-02 发布于北京

忏悔录第八卷。

在这一卷,奥古斯丁阐述自己陷入到了激烈的内心挣扎之中——究竟是否接受基督教信仰。因为当时罗马公教教会的清修模式已经蔚然成风,大量的信徒放弃了公职、营生,走向旷野,走向修道院,走向山间小屋,前去苦修。

这么做的背景,实际上是因为基督教已经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瞬间就承袭了帝国的权力等级,行政机构中才有的臃肿和腐败开始在教会系统内蔓延,信徒信众们的纪律也慢慢涣散起来。

由是,从亚历山大教会发起,慢慢遍及整个罗马帝国,开始了一次回归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的运动。信徒们崇尚脱离尘世,摆脱世俗利益的影响,一心修道。修道院也开始到处建立。

奥古斯丁先后两个公职朋友都辞职归隐,前去修道了。这让他内心非常煎熬——可能好比是大家都入党了,就剩下了你了一样。

他之所以没有接受基督教,并不是因为他不懂,恰恰是因为,他思考得比任何人都多,对基督教教义比绝大多数人都懂

这就是他最煎熬的地方——也是一个不肯放过自己,也决不妥协的人。他记录了多次与最好的学生阿比利乌斯一起谈论这些,然后深夜在花园里痛哭的情景。

阿比利乌斯对奥古斯丁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

一天,奥古斯丁坐在自己家后园的无花果树下,因为他平时和阿比利乌斯谈论基督教义时都在这里,到处都是相关材料。他顺手抓起使徒书信集,读道:不可沉醉在酒食中,不可陷入淫欲,不可热衷于竞争嫉妒,应当服从耶稣基督,不要纵情恣肆于肉体的嗜欲。

读到这里,奥古斯丁突然觉得一道恬静的光照射到心中,驱散了所有的阴霾。所谓悟道是也。

在奥古斯丁于米兰悟道的三百年之后,远在中国南方一个叫新兴县的地方,有一名24岁的卢姓樵夫,卖柴回家在路边休息时,听到旁边酒馆里有人诵读《金刚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里也和当年的奥古斯丁一样,咯噔一下,似乎开了一道门。

他即刻起身回家,拜别老母,跑去了广东黄梅东山寺学习佛法。这个卢姓樵夫被赐法号“慧能”

忏悔录第九卷。

奥古斯丁想通透之后,决定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信徒。他首先要做的,是辞去公职,也就是米兰学院的雄辩术教席。当然,受到了很多质疑和挽留。

辞职之后,他的寓所也被米兰市政厅收回了,在学院中一个关系很好的老教授把自己乡下的庄园租给奥古斯丁一家住。

料理完俗世事务之后,他带着学生阿比利乌斯和自己的儿子15岁的阿德奥达多斯一起接受了大主教安布罗西乌斯的洗礼。

洗礼之后,奥古斯丁打算回故乡开始传教,顺带着把母亲送回家乡,在刚刚渡海到岸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去世前,母子两还就基督教教义问题进行了探讨,母亲希望能就地下葬,不用做任何标记,今后就在祈祷台前纪念她即可。这位一直陪伴儿子的基督徒母亲,终于在合眼之前看到了儿子的皈依。

奥古斯丁在这里回忆了他的父母,父亲早逝,并非基督徒,但却善良仁慈,而且努力把他送到昂贵的迦太基学校求学,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识基础。这些都让奥古斯丁倍感幸运。

忏悔录第十卷。

这一卷中,奥古斯丁分析了人的感官与记忆——这是他超越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分析——进入到了认识论层面。

奥古斯丁分析道,记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我们仅凭记忆就可以想象色彩、线条、味道、软硬、风景、人物,这些东西并非实体,而是外部世界,通过我们的感官映射到头脑里的影像。

但这些影像,与外界事物一样,仅通过记忆就可以激起我们的诸多反应

如果说,没有差别就是一回事(想想伽利略和爱因斯坦说的,你在封闭的船舱里感觉不到在动,那么这个动和不动,其实就是一回事——静止与直线匀速运动就是一回事;同样,如果你在一个处于太空中的加速飞船中,感觉就像站在地面上一样有重力,那么,重力和加速度就是一回事),那么,记忆里的影像,与外部事物究竟有什么差别呢?

记忆中的外部事物影像,你还能说是外部事物通过感官映射到头脑里的,那么思想和精神这个东西又是从哪来的呢?

这个想法就是直接来自柏拉图——这些概念本来就在头脑中,只不过是我们的头脑通过记忆和思考,运用外部影像的刺激,把这些概念重构和组合起来,形成了我们的思想。所以说,思考不是别的,就是组装我们头脑中散乱的概念的过程

——这个深度剖析,已经接近一千三百多年后的康德哲学了。

他甚至提到了词源问题——拉丁文的思考cogitare,源于cogere(集合),也就是说,思考本身就是一种集合。敝号年初随笔的《解深密经》,如果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重新翻过去看看,佛陀在解深密经中说,什么叫心?心在梵语中就是集合、集起和归拢的意思。——什么叫思维到了一定层次都是相通的!

进一步的,奥古斯丁还考虑到了名词与指称事物的关系问题——同样也是佛学中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名词有很多,不同文字有不同的名词,但指称的常常是同一个事物,这个事物即便没有名词,也可以让人在心中联想到那些事物。因此,语言也常是混乱的根源。

不过奥古斯丁的写法,相比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们,包括后世几乎所有思想家们,都要好看,都更加容易懂,感觉这才叫真正的神学、哲学普及读本,我举一段例子:

思想啊,你们是怎样进入我的头脑的呢?如果你们能说话,请答复我!我问遍了我肉体的门户,却找不到你们的入口。

因为眼睛说:假如思想是有颜色的,我一定会知道;耳朵说:假如思想是有声音的,我一定会知道;鼻子说:假如思想有气味,我一定会知道;舌头说:假如思想有味道,我肯定会知道;触觉说:假如它是个物体,我就能感知到。思想啊,你们究竟来自何方?最后我只能说,思想不来自其他地方,就是我自身。

是不是很好读?

这个阶段奥古斯丁已经三十四岁,他开始和曾国藩一样,各种戒除,首先就是戒除女色,不再与情人来往;其次就是戒除口腹之欲——他还真非常喜欢吃喝,所以戒除起来挺困难。

忏悔录第十一卷。

奥古斯丁继续一个个概念分析下去,这次是到了“时间”。思考一旦到了时间这个概念上,就又上了一个层次。

他解构常识中的时间观——时间无所谓长、短,用的是类似佛学的二谛方法一样的方式,即设定一个解构方程——过去的既然已经过去,就不存在了,未来的尚未到来,也不存在。就这样一直从“永远”解构到“很长时间”,到“一年”、“一个月”、“一天”,无论细分到多短的时间,你也找不到过去,也找不到未来,因为它们都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也就无所谓长短

那么究竟什么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呢?奥古斯丁说,过去的现在就是记忆,现在就是当前的知觉,未来就现在的期望

时间的本质,奥古斯丁应该第一个明确否认了长久以来的误解——日月星辰的变换、动植物生死更替就是时间——这些不过都是事物在时间中的运动。那么时间是否就是运动?当然也不是

奥古斯丁认为,时间就是延续,或者说,就是延展本身,也就是事件的罗列。因此,说永恒,尤其是上帝的永恒,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很长很长的时间,而是上帝处于延续之外,也就是事件罗列之外——没有在时间里。

当代物理学界把奥古斯丁视为第一个具有现代物理学时间观念的古人。

忏悔录第十二卷。

这一卷中,奥古斯丁还探讨了圣经文本的问题。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圣经的著述者是摩西,而摩西何以把圣经写成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当然众说纷纭。

关于圣经中诸多文字表意的模糊性,奥古斯丁解释为,如果我享有最高权威并能有所著述,我也宁肯这么写,让每个人都能从我的文字中看到他们各自对事物的正确看法,而不愿只表达一种正确的含义排斥其他一切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不同视角的观点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就是圣经作者或者作者群体的艺术和技巧所在,有意识地保持一定的模糊度和冗余度,以为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提供空间来解释,获得尽可能大的影响力和接受程度。

忏悔录第十三卷。

这一卷基本都是劝诫之言。

看完才知这些看起来铁一般严肃的名著,真要翻开来一页页读过去,是会很容易让人理解其之能成为名著的原因的。

奥古斯丁不仅创造了忏悔录这种文体,更重要的是,他用一千六百多年前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把自己一生的求索历程,展现给后世所有人。

最让人动心的是,你会感到这个生活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人,这个被后世封为圣人的人,当年他的经历和心思,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差别。联想到,和他同时期的中国的陶渊明,不也是这么一个人吗,简单质朴,他们并没有站在光辉灿烂的舞台中央,他们就和我们坐在观众席上

正像奥古斯丁在上下求索时说的:

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坏事我没干过?即使不干,也曾说过;即使不说,也曾想过。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的自由意志去了哪里?从哪个隐蔽的角落一瞬间脱身而出,突然间感到摆脱浮华是如此欢畅,以前唯恐丢失的,这时却欣然与它决裂。

这就是圣奥古斯丁,基督教的回头浪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