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隐入尘烟》我们能看出什么

 豆芽悟 2022-09-02 发布于福建

对,今天我们来聊聊最近大火的这部有关中国农村的电影。

前两天我一口气看完,看完的那一刻,心中有不少说不出的无奈。一方面感觉导演拍的很真实(这部电影适合80年及更早出生的人,且最好有在农村生活过。他们才能体会电影中几次出现的画面:村口一群老太或目光呆滞静坐一旁,或闲言碎语议论别人家的典型场景),另一方面是为剧中男女主人公,生活对他们的不公,而感到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这篇影评,我依然想聚焦聊聊人、社会。

一码归一码

男主人公马有铁在剧中,话并不多,但我觉得他的每句话都表露出了他真实的性格与内心声音。“一码归一码”是他对别人说话的口头禅。

一次是他在拿到两亩地的粮食钱时,主动要求扣掉160元。起因是他虽然多次被动献血给土地承包商张永福,但他依然不想拿任何好处费(张永福的儿子两次巧使心机,买大衣给马有铁的老婆)。结果换来的却是张永福儿子背坐在工头的椅子上,脸上露出了老地主般狡黠的一笑。

一次是他在麦子丰收后,拿了一袋面粉送给一位和他一样住在破房子的农民。起因是这位大哥平时把牛粪给了他,好种庄稼。

最后一次是在他自杀前,卖掉粮食后,拿着10个鸡蛋,到村口还给之前借他鸡蛋的一位老太。哪怕这位老太之前曾戴着有色眼镜骂他刚去世的老婆——贵英。

从这句“一码归一码”,我们可以看出马有铁的行为真的做到了大众都认为的人在社会上的优良行为准则(一个素质较高的父母,常常也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值得被赞扬,为周围的人学习。可惜,当我们看到他提出扣掉160元,张永福儿子不是看到马有铁身上的光辉,感到自惭形秽,而是表现出:你都穷成这样了,还假清高的不屑。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在张永福儿子的潜意识里,为富就应该不仁,他家的暴富就是建立在承包农民土地后,竭力克扣农民租金的基础上。占底层民众的利益、便宜已经深入他的骨髓。

更可恶的是,他还把马有铁这种深受儒家、道家文化熏陶,把【穷则独善其身】视为人生信仰的人拿捏的死死的。每次需要马有铁为他爹献血时,他都脸不红心不跳,开着他的宝马找到马有铁,理所当然认为马有铁就该帮,然后用完就当啥事也没发生,没有一丝感激之情。

多次被迫搬家

剧中一开始是马有铁和贵英两人经媒人介绍,很快就结婚了。为什么要让这两人结婚?其实是这两家人都好不容易找了个成家的理由,恨不得这两人离开自己的家。

两个人住进了马有铁一个亲戚闲置的破屋。好日子没多久,上面下来了农村旧屋改造政策:每个闲置的旧屋接受拆迁,可赔偿1万5。这个亲戚马上从县城赶回来,要回老房子。两人不得不搬出来。

两个人无奈搬到另一个亲戚的老房子先过渡。这期间马有铁马上着手开始自建自己的房子。没有任何人帮忙,两夫妻、一头驴,硬是盖起了一座像样、带院子的土房子。好景不长,这个亲戚为了1万5,也跑来收回自己的老房子了,两个人再次被迫搬出来。

按理说,这也没啥好说的,房子本来就是这两个亲戚的,人家收回房子,天经地义。但我们站在马有铁的角度想下,剧中说他给他大哥一辈子做长工,结果什么也没得到。我们从他盖房子的功夫来看,可以猜测出能工巧匠的他平时对大哥一家付出良多,但只换来基本的温饱。当初被迫结婚,大哥如能回以相应的吃住条件,也就没有后面多次被迫搬家的尴尬遭遇。

这里我们要说说,马有铁在结婚之前,无私地奉献大哥一家,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对方赶出家门。他为什么不敢 提出要自立门户?

剧中马有铁多次用驴、麦子暗喻自己。他养的驴,吃他种的粮食,最后要放它走,它都呆站半天不知道去哪?最后还是傻傻地跟着他回家。

他对着贵英讲麦子的无奈:

被风刮来刮去,麦子能说个啥?

被飞过的麻雀啄食,麦子能说个啥?

对磨,麦子能说个啥?

被当成种子,麦子又能说个啥?

可能正是预设了自己只能是那头驴、那棵麦子,所以他自己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也不需要为未来而提前准备。他已经习惯了被迫没有选择。

认命or反抗?

剧中最后贵英生病后,还带着煮熟的鸡蛋,出门要带给他吃。经过不幸跌入河里,淹死了。

他抱着贵英在河里大哭,抱着她的遗体回家,把遗体放在床上,自己呆呆地吃下煮熟的鸡蛋。

那一刻,我猜到他也将随贵英而去了,感到非常心酸。

我在想,剧中马有铁到底有没有出现过反抗命运的念头或举动?这是我比较好奇的点。

我觉得他是有过反抗的,但力量十分渺小。证据是:

他大哥在他结婚不久,登门要求他帮他侄子搬嫁妆,他默不作声了一会,最后还是应了下来。

张永福儿子及村里人都围到他家,请他献血给张永福时,他背对着他们,默不作声了好一会。最后还是没有战胜骨子里的【见死不救】。

他和贵英在田里收割庄稼,贵英因为身患残疾无法像隔壁田里的夫妻一样——丈夫在车上,妻子一把就能叉上一捆麦子。他那一刻第一次对着贵英发火:我平时供你吃喝,你连这么点事都做不好(我猜他在骂贵英的话,也是镜面效应里的他的大哥或其他人平时在骂他)。PS:那一刻我感觉导演把马有铁这个人拍得很真实。一个人半辈子都受到别人的欺负、凌辱,导演还把他拍得像个圣人,这真的是严重误导观众(我们真的不应该一味歌颂苦难,而忘却了苦难给人带来的灾难)。这样的人,就应该有真实的脾气才对。

整体来说,从马有铁的表现来说,认命>反抗。按理说,这样一直活下去也不是不可以,最后可能就是活成村口那群目光呆滞、犹如一棵老树的老人(之前B站大火的二舅的妈的那个模样)。但他最终还是觉醒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活着还不如死去。

这是这部片子带给我们最大的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