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01)

 西域匠人 2022-09-02 发布于四川

放眼三千年思想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毛泽东特别钟情于春秋 战国之时诸子百家自由讨论热烈争鸣所涌起的波光浪彩……

先秦诸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百家争鸣”的主体,“百家争鸣”是先秦诸子创立和传播学说的广阔平台。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列子》《孙子兵法》《墨子》《管子》《商君书》《鬼谷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先秦子学开辟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先秦子学在年深日久的流传中,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约定俗成的文化心理。

哲人常讲:儒家拿得起,道家放得下,墨家挺得住,法家做得彻,兵家干得成!

人们常说:入世则孔孟,出世则老庄;儒家重修身,道家讲炼养;儒家治世,道家济世。。。

一生中从先秦子学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的毛泽东,评论“百家争鸣”和先秦子学也是他口中笔下的经常话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两千四百余年前“百家争鸣”的学术运动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百家争鸣”学术方针,有一种血缘式的内在联系。

1956年夏初,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称“双百方针”)这一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所以能够提出,其前提包括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历史经验。

“双百方针”的提出有个历史过程。

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3年,毛泽东提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是“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有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政治局扩大会议。4月28日,毛泽东在会议上做总结讲话,正式提出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和科学事业的一项基本方针。

其中他讲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

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四天后的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总结讲话中又说: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必要的。这个问题曾经谈过。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作为提出“双百方针”尤其是提出“百家争鸣”的历史借鉴,毛泽东在四天的两次讲话中,都特别提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

这是为“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寻求历史根据。换句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的学术活动,为当今提出“百家争鸣”方针的正确性提供了历史佐证。

毛泽东谈历史上的“百家争鸣”,讲清了三方面内容:

一、“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情。

关于“百家争鸣”发生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有两种提法:

一种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一种说发生在战国初期到西汉中期汉武帝时。

这两种提法,只是后一种说法比前一种说法在时间上后延了八十年(秦统一到汉武帝继位,前221—前140年),只是“百家争鸣”结束于秦“焚书坑儒”,还是结束于汉“独尊儒术”?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百家争鸣”经历了三个阶段:

1;春秋末战国初为发轫期。

随着老子、孔子、孙武子在此期的出现,随着《老子》《论语》《孙子兵法》的编撰流行,儒家、道家、兵家开始创立成型,这一时期各家主要是创立学说,互相辩驳的情况并不明显。

2;战国之时为兴盛期。

此期儒家的孔子诸弟子、子思、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列子,墨家的墨翟,法家的商鞅、申不害和韩非子,兵家的吴起、孙膑和尉缭子,以及名家、农家、杂家、阴阳家、小说家、纵横家的各类代表人物纷纷登场,各家争相授徒讲学,著书立说,辩驳攻讦,激浊扬清,高潮迭起,持续不断。

秦、齐、楚等大国发动统一全国的争霸战争,使鬼谷子、苏秦、张仪、鲁仲连等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纵横之术左右学术历史几十年。

齐国稷下学宫的出现,使文化精英东移,汇聚齐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中心和鼎盛时期。

3;秦统一到西汉中为衰落期。

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遭到重创,百家萧疏,法学独秀是凭借专制的力量而得以短暂的独尊。汉初与民休息,用黄老之术,实际上是道家崛起,领袖学术。汉武帝用董仲舒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独领风骚成为“在朝”学派,其他各家被打入冷宫成为“在野”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于封建主义经济和私有制的发展,复杂多变的政治斗争的演变,以及士阶层的形成,在思想文化战线出现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灿烂时代。

这个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诸侯国之间、各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激烈,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百家争鸣”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

参加百家争鸣的各种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其言“百家”,形容学派之多、著作之众,并非实数。

鸣,指有所抒发或表达。

“争鸣”,指自由论辩,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指我国古代春秋末至西汉初儒、道、墨、法、兵、名、杂、农、阴阳、纵横等各家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的各种争论,形成其诸子蜂起、学派并作、学术繁荣、自由论辩、相互争鸣的盛况和局面。

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思想家评述过“百家争鸣”

庄子探讨了诸子百家的成因和特点,有论述为:“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庄子·天下》)

荀子亦言:“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荀子·解蔽》)是说“百家异说”的出现,实则因为“诸侯异政”的现实需要。

庄子和荀子只说“百家”,并没有区分哪一家。《庄子·天下》和《荀子·非十二子》对其所论及的学派,都是只举人以为代表,而未标家名。若以后来所分家数核之,二者所论皆不外儒、道、墨、法、名五家。

直至西汉太史令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概括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并对各家学说之短长进行了剖析。(《史记·太史公自序》)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据刘歆《七略》,又将百家分为十家九流,除六家外,增加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除小说家外实为九流

班固说:“凡诸子百八十九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蠭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汉书·艺文志》)

班固并就十家的起源及其学说的优劣短长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百家争鸣”是说大家自由争论

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主要围绕“古今”“礼法”之争和“天人”“名实”之辨展开,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伦理道德以及哲学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各个领域。

战国早期法家商鞅就反对儒家《诗》《书》《礼》《乐》文化。商鞅反对儒书与儒术是很突出的。《韩非子·和氏》说:“商鞅教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显然,商鞅变法时就烧过《诗》《书》。至于反对儒书与儒术的实例,《商君书》中不胜枚举。如《商君书·农战》说:“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虽有《诗》《书》,乡一束,家一员,犹无益于治也。”这是说儒家的书《诗经》和《书经》都有害于重农重战两个政策,不利于法治。《诗》《书》《礼》《乐》,都是儒家的教材。商鞅为了贯彻他的农战政策,决意反对这些。

战国末期法家韩非也反对儒书儒术。《韩非子·五蠹》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正是继承商鞅反对儒书儒术的主张。法家以儒家为对手,道家也是如此。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道家书《庄子》杂篇有庄子后学所作《盗跖》一文,专攻儒家鼻祖孔子。这则寓言故事是以义军的领袖盗跖与孔子的对话为纲目,在往返对话中,盗跖慷慨陈词痛斥孔子的虚伪和尧、舜、汤、武的罪行,其主旨则在于抨击儒家所推崇的古代圣贤的作为,批评儒家提倡的礼教规范,讽刺世俗儒士对荣华富贵的追逐,反衬道家尊重人的自然本性,提倡顺天之理,轻利全生思想的正确性。

墨家与儒家争鸣毫不含糊,痛快亮出旗帜,《墨子》中设《非儒》上下篇。墨子借晏婴丑诋孔子的话说:“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又说:“孔丘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使议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由于儒者“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就会不可回避地“陷于饥寒,危于冻馁。”(《墨子·非儒下》)因此,“儒之道足以丧天下”。(《墨子·公孟》)

战国中后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是“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都城临淄成为学术中心。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拥有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齐国稷下学宫的建立,又为百家争鸣繁荣文化创造了客观的有利条件。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前356—前321年)初年,学宫规模宏大,“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招纳天下贤士荟萃于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到齐宣王时,“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到齐湣王、齐襄王时期,荀况“三为祭酒”,“最为老师”。

学宫之终结,大约在齐王建时期。前后绵延近150年,最盛时竟聚集数千人。稷下学宫广招人才,各家各派兼收并蓄。

战国诸子之主要学派都有重要代表人物出入学宫。

儒家前有孟轲,后有荀卿,另有颜斶、王斗、田过、公孙固等;

道家及黄老学派有环渊、接予、季真、慎到、田骈、彭蒙等;

墨家有宋钘、告子等;

名家有尹文、田巴、兒说等。

法家有慎到、田骈等亦属法家,或称道法家;

阴阳家有邹衍、邹奭;

纵横家有淳于髡、鲁仲连等。

学宫诸子荟萃,各展其说,论辩自由。

《史记正义》引《鲁连子》曰:“齐辩士田巴,服狙丘,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此论辩之盛可以想见。而徐劫弟子、年仅十二岁的鲁仲连以田巴之言空洞无济于实事,斥之曰:“先生之言有似枭鸣,出城而人恶之。”竟使田巴叹服而“终身不谈”

孟子是天下知名雄辩学者。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时期,孟子两次入齐住十余年时间,在稷下学宫讲学,都曾受到重视,被授予“客卿”的礼遇。百家争鸣,孟子所以好辩善辩,也是出于捍卫儒家学说的需要。孟子认识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杨朱和墨家学说的兴盛,严重威胁到儒学的命运和生存。孟子批判杨墨“为我”与“兼爱”的学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拒杨墨,同时也批评其他学派的思想。他关于“性善论”的思想,许多就是在对告子“性恶论”思想的批评中阐明的。

孟子批评兵家说:“善战者服上刑。”(《孟子·离娄上》)这显然是反对兵家重战、备战、善战学说以及法家“奖励军功”和农战政策,从而确立儒家非兵休战的思想。

孟子批评农家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主张,鼓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说明社会发展必须有分工,治国者不能兼事生产,其思想反映了社会分工的现实。许行主张无分贵贱君民并耕的理想是好的,却不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只能流于空想。

孟子在与不同意见的辩难中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的批评争鸣可以看出当时的学术风气。

“百家争鸣”既表现为诸子的分歧,也表现为诸子的融合。“百家争鸣”的自由论辩,所形成的学术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各家思想学说的相互汲取与融合。

各家对于先秦的学术都有所损益,因而都有所创新,同时也有所继承。

诸子百家互相发难批驳,欲证明对方错自己对,就要认真探明辨清对方的弱点,以图击中要害;又要看准对方的长处,经过汲取加工,为我所用。因此,当时的思想界虽然分为各种学派,但又始终存在着“道为一体”的观念,走向融合。

战国晚期儒家代表荀况,长期熏陶于稷下学宫,其时社会发展明显趋向于政治统一的历史趋势,与稷下学宫各家思想相互撞击、汲取、交融的学术环境,在荀况的思想学说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荀况并不偏激,他注意分析各家学说的短长。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体,兼取道家、法家、名家之长,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荀学思想体系。

墨子虽然尽力非儒,但墨儒毕竟有着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和同源共生的文化根基,这使两家在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上渐渐趋同。如墨子主张“兼爱”“爱无差等”,并以之批判儒家的宗法道德观念。然而,在不少方面,墨家的价值取向几乎与儒家如出一辙,墨家把父慈子孝的伦理道德遭到破坏作为天下丧乱的原因。

在《尚贤中》里,墨子认为:“入则不孝慈父母,出则不长弟乡里,居处无节,出入无度,男女无别,使治官府则盗窃。由此可以看出,墨家与儒家虽然对立,但他们仍有不少相通之处。

稷下学宫的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大融合。这种融合在杂家著作《管子》中有充分体现。

根据现有资料判断,《管子》中的某些篇章反映了管仲的事迹和思想。战国初年,“田氏代齐”,夺取了齐国政权,继承和发扬了管仲的思想,实行变法,形成了管仲学派。

《管子》其书绝大部分是管仲学派的文集,也掺杂了其他稷下学者的论述。

《管子》其书内容异常丰富,近人罗根泽《管子探源》说:

《管子》……在先秦诸子,裒为巨帙,远非他书所及。

《心术》《白心》诠释道体,老庄之书未能远过;

《法法》《明法》究论法理,韩非《定法》《难势》未敢多让;

《牧民》《形势》《正世》《治国》多政治之言;

《轻重》诸篇又为理财之语;

阴阳则有《宙合》《侈靡》《四时》《五行》;

用兵则有《七法》《兵法》《制分》;

地理则有《地员》;

《弟子职》言礼;

《水地》言医;

其他诸篇亦皆率有孤诣。

各家学说,保存最夥,诠发甚精,诚战国秦汉学术之宝藏也。

可以说,《管子》吸纳先秦诸子的精华,兼有道法两家之长而无其短,又掺以儒、兵、农、阴阳各家学说,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杂家,任何一家的思想均不足以涵盖此书的丰富内容。

任继愈认为,管仲学派是战国时期齐人继承和发展管仲的思想而形成的一个学派,它介乎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二者之间,对宗法制采取半保留、半否定的态度,主张把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礼治和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调以法律来加强王权,又重视用宗法道德来巩固封建统治。说到底,它是百家争鸣诸子融合的产物。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革。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其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纵向延续和横向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