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列腺炎难启齿,尿频尿急尿不尽,这个方子轻松治!

  平凡的人 2022-09-02 发布于内蒙古


导语


前列腺炎是男性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根据资料显示,15岁到60岁之间的男性,平均100人里面就有8个人受到前列腺炎的困扰。因此,日常保护前列腺非常重要。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万一得了前列腺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医和治疗,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对病情康复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01

Image

初诊:前列腺炎

Image

基本信息

【患者】:李某,男,35岁,已婚,出租车司机,2018年5月就诊。

【主诉】尿频尿急尿不尽多年。

【病史】自己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患前列腺炎多年,期间断断续续也治疗过,病情总是反反复复,难以治愈,近断时间感觉比以往有所加重,尿频尿急尿不尽,小便有灼痛感,小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朋友推荐,特从深圳回来请余帮忙诊治。

【证见】:患者身材高大但偏瘦,皮肤偏黄,头发稀疏,有比较重的黑眼圈。尿频尿急尿不尽,每次量不多但很频繁想上厕所,最近尿时是灼痛感,阴囊潮湿,瘙痒有异味,长时间腰痛,容易流虚汗,有夜起,性欲低,有阳痿早泄,精神差,饭量可以但不长肉。舌淡苔腻,脉弦细。

Image

Image

诊治

【西医诊断】前列腺炎

【中医诊断】:淋证

【证型】肝经湿热,肾虚不固

【治则】祛湿清热,滋肝补肾

【拟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滑石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泽泻15克、金银花10克、补骨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桑螵蛸10克、沙苑子10克、金樱子10克、人参10克、黄芪30克、乌药6克、桂枝6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剂分三次服用。

另配中药药丸一个疗程(3个月),以治其本。

Image

Image

二诊

【主诉】这几天自身减少了出车时间,早晚增加了锻练,尽量没有刻意去憋尿,不知道是心理原因还是药物的原因,感觉似乎有点好转,小腹胀痛有所缓解,尿灼痛有所减轻,以前出车时总是不敢喝水,担心憋不住要上厕所,后来形成一种习惯,总是不爱喝水。现在不出车时,可以开始慢慢尝试喝一些菊花,枸杞泡茶喝,喝了之后,感觉整个人还蛮舒服的,没有出现喝水之后,尿频尿急加重的情况。此疗程让患者治疗信心大增。

【处方】龙胆草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熟地20克、补骨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淫羊藿15克、桑螵蛸10克、沙苑子10克、金樱子10克、人参10克、黄芪30克、炒五仙各10克、乌药6克、紫河车3克(研末吞服)。7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温服。

同时嘱咐患者此疗程患者可以中药水剂和中药药丸分时段服用,继续保持好的习惯,坚持治疗,随时和我保持沟通。

半年之后,患者专程从深圳来武汉,带来一家老小。再次见面,我都有点没认出来患者。患者精神饱满,似乎比治疗初期长胖了一些,整个人容光焕发,气色不错,黑眼圈也消失了,尿频尿急再也没有出现过。

02

Image

学习:辩证分析

Image

小知识

按:淋证是指因饮食劳倦、湿热侵袭而致的以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炎。


Image
Image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为“淋闷”,并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该篇并指出淋秘为“热在下焦”。《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对本病的病机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将本病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巢氏这种以肾虚为本,以膀胱热为标的病机理论,已为后世所宗。

金元时期《丹溪心法·淋》强调淋证主要由热邪所致:“淋有五,皆属乎热”。

明代《景岳全书·淋浊》在认同“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的同时,提出“久服寒凉”,“淋久不止”有“中气下陷和命门不固之证”,并提出治疗时“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温补命门”,对淋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更为全面,治疗方法也较为完善。

03

Image

注意:治疗经验

Image

本案例患者从事出租车司机大概四年,起初身体各方面都很好,性功能还算正常。由于职业的原因,需要长时间久坐,有时候由于载客不方便,无法及时上厕所,需要憋尿,生活方面也不太规律。这个工作大概做了一年后,这个前列腺炎就出现了,刚开始还不算太严重,自己买些前列康或打两针消炎药可以好一段时间。又过了一段时间,以同样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也不明显了。近年来找过很多专业的男科医院治疗,都无法根治,令人身心疲惫。

其治疗思路: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黄芩、金银花,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泽泻、滑石、车前子渗湿泄热,导热下行;实火所伤,损伤阴血,当归、生熟地养血滋阴,邪去而不伤阴血;人参、黄芪、炒五仙、茯苓、白术健脾益气;补骨脂、桑螵蛸、沙苑子、金樱子、桂枝、淫羊藿温阳固摄;乌药引诸药归肝经,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甘草调和诸药。

04

Image

药知道

Image

黄芩

Image

出自《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性味苦,寒

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本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治湿温、暑湿证,湿热阻遏气机而致胸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者,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药用,如黄芩滑石汤;若配黄连、干姜、半夏等,可治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如半夏泻心汤;若配黄连、葛根等药用,可治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如葛根黄芩黄连汤;若配茵陈、栀子,可治湿热黄疸。

本品主入肺经,善清泻肺火上焦实热,用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单用,如清金丸;若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可治肺热咳嗽气喘,如清肺汤;若配法夏,可治肺热咳嗽痰多

本品苦寒,清热泻火力强,配薄荷、栀子、大黄等,可用治外感热病,中上焦热盛所致之高热烦渴、面赤唇燥、尿赤便秘、苔黄脉数者,如凉膈散。

本品能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大黄用。本品经配伍,也可用治其他出血证,如配地榆、槐花,用治血热便血;配当归,用治崩漏。

本品有清热泻火,清解热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如黄连解毒汤。若治热毒壅滞痔疮热痛,则常配黄连、大黄、槐花等药用。本品具清热安胎之功,用治血热胎动不安。

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神农本草经》:“主诸热黄疸,肠?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咳,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萎、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Image

Image

龙胆

Image

出自《神农本草经》

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前三种习称“龙胆”

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以东北产量最大,故习称“关龙胆”

性味苦,寒

归肝、胆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本品苦寒,清热燥湿之中,尤善清下焦湿热,常用治下焦湿热所致诸证,可治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治湿热下注,阴肿阴痒、湿疹瘙痒、带下黄臭,常配泽泻、木通、车前子等药用,如龙胆泻肝汤。治湿热黄疸,可配苦参用,或配栀子、大黄、白茅根等药用。

本品苦寒沉降,善泻肝火胆实火,治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诸症,多配柴胡、黄芩、栀子等药用。

《神农本草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珍珠囊》:“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

《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因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