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书》人物略录

 学海岸边一过客 2022-09-03 发布于北京

刘贺(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中国历代纪元表,《现代汉语词典》正文后面有附录。看汉朝(西汉)表,昭帝之后紧接着便是宣帝;其实,在昭帝与宣帝之间还有过一个皇帝,只在位27天便被废了,因此这个皇帝通常就被称为“废帝”。《武五子传》:“王(昌邑王刘贺)受皇帝玺绶,袭尊号。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乱。大将军光与群臣议,白孝昭皇后,废贺归故国,赐汤沐邑二千户。”详细经过则在《霍光金日磾传》中,兹引相关文字如下: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轨。……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

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

邓通(富甲天下,有钱人的象征)

汉文帝有时私下去邓通家玩,但邓通并没有特别的表演才能,只是一味小心地讨好皇帝而已。皇上使善相人者相通,曰:“当贫饿死。” 皇帝说:“能富通者在我,何说贫?”于是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赏赐给邓通,让他自己铸造钱币使用。文帝曾经身上长痈,邓通常常用嘴巴为皇帝吮吸。皇帝问邓通:“你认为天下谁最爱我?”邓通说:“应该没有谁能超过太子。”太子进来问候,皇帝让太子吸痈;“太子齰痈而色难之”。之后太子听说邓通曾经为皇帝吸,很惭愧,由此暗恨邓通。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于是成其罪状,全部没收,邓通家还欠债巨万。(《佞幸传》)

张汤(人能有此天性者乎)

张汤,杜陵人也。父为长安丞(县丞),出(有事外出),汤为儿守舍(张汤作为孩子看家)。(父)还,(见)鼠盗肉,父怒,笞(鞭打)汤。汤掘熏(鼠洞)得鼠及余肉,劾(审理揭发)鼠掠治,传爰书(司法文书),讯鞫(审问)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分尸)堂下。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张汤传》)

张安世(清白为人,不树亲信)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调选升职),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不提拔)。已而郎果迁(升)。莫府长史迁,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失(向他征求意见,问自己有何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张汤传》)

杨王孙(提倡裸葬,以身验之)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杨胡朱梅云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