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警惕南德意志报与法兰克福汇报的订阅陷阱

 小玮看世界 2022-09-03 发布于北京

相关话题:

  1. 德国生活

初到德国的你,某一天在大学食堂吃饭,看到有个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或者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 Allgemeine Zeitung, FAZ)的工作人员春光满面的找你说填写信息能给小礼品,你就填写个人信息进去,还挺高兴的吧,总觉得学校的东西应该是不会骗人的。

然而,之后你就会收到几十欧的账单,再不理会就是巨额罚款。小玮的同学跟小玮说他收到一张巨额罚单,起因是他之前在学校食堂看到法兰克福汇报搞活动就过去,写了个人信息。收到账单也不理会,结果一年之后看到法院强制执行信才醒悟过来,这个时候已经是四百多欧账单。原因是法兰克福汇报找流氓催债公司催债了。

法兰克福汇报以及南德意志报,名义上说搞活动,其实在学校通过此种方式变相收集个人信息并强制订阅。这种事情本来就不太讲武德,要是能提供还不错的服务还可以,比如小玮经常能看到写的很不错的文章,也愿意花钱去看。但是其实他们什么服务都没提供。这样大社做出这样欺负弱者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说难听点儿是故意欺骗,是小人行径。

德国人一直讲Nachhaltigkeit,或许这样大的报社也有过这种报道,自己明知这个词的意思却违背他,想想这样大的报社的未来,小玮感觉都挺可怜的

小玮之前也差点儿中计,幸亏学长看见及时拉住。之后小玮见到朋友几乎见谁都强调这样的问题,但是还有朋友中招,小玮和这位朋友努力了半个多月,最终也避免不了罚款,比较遗憾。

小玮希望通过发布订阅号让朋友们警醒: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 学校食堂里面,如果不需要个人信息比如拿大学生袋子之类的无所谓,凡是有收集个人信息的活动都要谨慎,尤其要签字的更是慎重,看清楚要签字的那张纸上的所有字,一个都不能忽略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要签字!!!

  2. 真想拿小礼品或者碍于面子,信息稍微错填一点儿,小玮之前也被纠缠过,但是让填银行信息说什么都不填,这种情况必须各种找借口脱身。

  3. 如果之前误签了南德意志报或者法兰克福汇报的什么东西,立刻发信给这两个报社的客服解约

  4. 收到莫名其妙的账单,如果收到两次就要当回事儿,应该找学校法律顾问咨询,说没有要订阅这样的服务并且没有收到任何服务。

  5. 收到莫名其妙的账单,保存好,不得随便乱扔

  6. 收到法律性挂号信(Formliche Zustellung),说明事态已经严重了上升到法律问题了,必须做出回应

  7. 所有收到的邮箱里的信,跟钱有关的,必须认真看,马虎了就是翻倍的罚款。

小玮的朋友让小玮写一篇文章让大家警醒,首先是法兰克福汇报集团事情干的不漂亮,其次这位朋友疏忽大意一直不当回事儿这个问题也不小,所以希望大家对德国的信件重视,要有正确的态度。以前寄信是传情,是浪漫,现在是赤裸裸的金钱,不细看的结果,就是钱包受伤!

在德国住所信箱里的信,需要及时查看,如果出去玩超过一周以上,应该把信箱钥匙交予信任的人,让那个人帮忙看信并且及时反馈。

看到黄色信封(Formliche Zustellung),必须无条件重视!!!

希望小玮写完这篇文章之后,不要有人再栽类似的坑了;不交点儿学费没有成长,但不要有无意义的牺牲。

在德国上学,是接触社会,不是只有学习。林妹妹进大观园,自己的事情要事事仔细。

愿天下无贼

本文收录于:

  1. 德国风情---德国留学相关---德国概况(中文菜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