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国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八雄,从分封制下,嫡长子继承的重要性讲起

 where5 2022-09-03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Image

大家好,我是热带榕树,书接上文,本篇继续讨论百越文明演进史。

上个视频我们大致分析了勾践灭吴后,越国称霸一时,然后在史书中突然销声匿迹的原因。

Image

勾践

简单来说,越军虽然打了胜仗,但自身也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这种情况下,外强中干的勾践及其后两任越王,只能长期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

一、嫡长子继承制

综上所述,越国对外没有战事,对内没有大动作,再加上地处偏远。

这种情况反馈到惜字如金,且散失严重的先秦典籍上,一片空白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这里还有个问题,春秋时期是竞争高度激烈的大争之世。

算上勾践灭吴的时间节点,历史的脚步差不多快要迈入你死我活的战国了。

强敌环伺下,休养生息只可能是短期措施,更何况上个视频也讲过了,越国从未放弃过北进中原的野心。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战国时期的史料上,仍然很难找到越国存在的痕迹?

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按照常理,以越人一贯的表现,混个出镜率尚可的战国八雄应该不难吧?

Image

战国中期形势图

这个问题我先说答案,越国之所以默默无闻,是因为他自己垮掉了。

至于越国为什么会垮掉?

想要弄明白它,这里必须引入一个新的话题,嫡长子继承制。

这种制度,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是听说过的。《春秋公羊传》里也对此进行过高度总结,所谓: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相当于在一个邦国中,继承权只和成员的出身挂钩,与个人是否贤能无关。

按照现代人常见的评价,这绝对是一种极端落后且不合理的制度。

能者上,庸者下,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有活力的社会的标配,以出身论英雄,长此以往庙堂上岂不都是纨绔子弟了?

可如果抱着此类想法去翻阅先秦典籍,你会发现,古人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的。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废长立幼的案例并不罕见,比较出名的,如《左传》提到的。

文公十八年,鲁国发生动乱,大臣杀死嫡长子,立庶子为君,是为鲁宣公。

嫡子的母亲姜氏在集市上大哭,曰:

“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

鲁国百姓跟着一起哭,后来留下一个典故,叫“哭穿市”。

由此看见,首先,嫡长子继承制至少在当时,是受到民间和朝堂的广泛拥护的。

其次,这件事在诸侯间也引起了很大反响,甚至到昭公三十二年时,晋国的赵简子还将其作为反面典型强调,所谓:

“东门遂杀嫡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

翻译过来,当时的精英们认为,嫡长子继承制是非常重要的,鲁国正是因为破坏了这个传统,才导致后来大权旁落。

对于当时的人们,此类观念深刻到什么程度呢?这里再举一个晋国的例子。

根据《左传》记载,晋襄公去世后,他的嫡子还是个孩子,而庶子们又表现得很有才能。

于是有大臣以“国赖长君”为由,想在有秦国外援的公子雍和公子乐中挑选继承人。

Image

结果嫡子的母亲抱着孩子在朝堂上嗷嗷的哭,不断质问道:

“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

最后愣是逼得诸大夫答应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为此还不惜和秦国打了一仗。

所以,立长不立贤为何如此深入人心?其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现代很多人在看先秦记录时,往往会下意识的,将后世郡县制王朝的统治模式代入其中。

其实两者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以秦朝为代表的郡县制帝国,组织架构自上而下搭建,官员由皇帝任命,权力来源于上。

理论上,皇帝可以把任何一个官僚撤下来,换上自己满意的人选。

流官制度下,地方权力通常难以稳定世袭,当然也就不涉及继承权的问题。

与之相对的,此时皇权就变得极端神圣且不容分割了,储君之争完全就是零和游戏,赢家通吃。

Image

败者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开启“养猪模式”,从此提笼架鸟,远离政事。

那么先秦时代呢?分封制下,权力结构自下而上构建。

天子把地盘分给诸侯,诸侯拿着土地,需要二次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们还得再分封给士。

他们都有自己的土地、税收和军队,谁都很有权力,但谁也没有绝对的权力。

既然分配原则是雨露均沾,而非赢家通吃,那么嫡长子继承制,就具有很高的合理性了。

首先,分封制下,君主是否贤明,重要性远低于后世。

天子如周幽王,再昏庸无道也祸害不了地方诸侯,诸侯如晋灵公,再不干人事也祸害不了卿大夫。

地方上具体事务不用你管,只要不做得太出格,庸主是可以被容忍的。

其次,如果幼子或者庶子确实很贤明,才能也不会被浪费。

Image

分封诸子

真要有本事,完全可以组织力量到地方去,到边疆去,有的是大展宏图的机会。

这样的例子在先秦时代是很多的,朝廷划一块地盘,打下来就是你的,封邦建国当土皇帝,近在眼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分封制可以容忍庸主,可以分享权力,但是最怕内讧!《左传》里就曾强调过:

“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天子、诸侯、卿大夫,从上到下,一个个的都有钱、有兵、有地盘。

一旦利益分配不均,那就不是郡县制下耍耍嘴皮子,朝堂上处理几个大臣能解决的事了。

你能当君主,凭啥我要去边疆吃苦?顷刻间就会刀兵相见,打得你死我活。

所以周礼干脆规定死了,长幼有序,嫡长子保存量,其他儿子出去搞增量。

反正只要不是赢家通吃,利益分配多点少点,大家还是能够接受的。

二、变法

好了,到此为止本文花了这么多篇幅讲嫡长子继承制,所以这和越国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嫡长子继承制不是动动嘴就能推行的。

按照目前主流观点,原始部落向早期邦国演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家天下”的出现。

Image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选贤的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比如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

不过家天下出现后,从考古和文献资料看,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室亲属是均等享有继承权的。

王位可以传给弟弟,可以传给庶子,也可以传给幼子。

学术界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可能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比较依赖贤明和年长的君王。

想要打破旧格局,把大家均等的继承权剥夺给嫡长子,谈何容易?

周朝的新秩序,那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周公用武力平定了三监之乱,才建立起来的。

新旧势力的交锋,中原如此,那些比较偏远的诸侯,当然也一样。

大家如果看过前几篇视频,应该知道,越国的前身是一盘散沙的于越部落。

Image

他们能成为分封制国家,学习宗法礼乐制度,那完全得感谢楚国这个老师。

问题是,当时的楚国,本身就是比较缘边的国家,对于分封制贯彻,相对也并不是那么彻底。

反应到继承制度上,大家可以参考下《史记·楚世家》中的世系表。

楚国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熊循至蚡冒时期,这个阶段资料很少,大概是“传子”制度初步引入的阶段。

其次,是武王至昭王时期,嫡长子继承制基本确立,但是并不稳定。

时不时会遭到旧势力的反攻,一些君主以弟弟的身份夺取王位。

越国的崛起大概就在这个阶段的后期。

最后,昭王之后,嫡长子继承制就比较成熟了,楚国的分封制才算是学到了家。

改革不彻底,就会受拖累。作为后发势力,越国基于部落时代的传统,肯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

再加上找到老师楚国,自己就是个有着众多旧时代残余的半吊子。

勾践这种强人在位,或许还稳住局面,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肯定会暴露出来。

Image

越国的不断内乱

勾践死后,越王鹿郢继位,鹿郢6年后去世,传位不寿。然后《竹书纪年》曰:

“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句立。”

朱勾是第一位通过正常手段登上王位的越王,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朱勾去世后,传位越王翳,越王翳为太子诸咎所杀。

很快,诸咎为粤所杀,这个阶段,很可能有吴国旧势力参与到了王位争夺战中。因为《竹书纪年》提到:

“粤滑,吴人立子错枝为君。”

错枝在战场上消灭了粤,但是他似乎无意于君位,最后越王无余继位。

无余也没有善终,他最终被弟弟无颛所杀。这段历史,《庄子》中称其为:

“越人三弑其君。”

长期的内乱严重削弱了越国的国力,那么此时的中原各国在做什么呢?

Image

商鞅变法

魏国率先任用李悝开展变法,随后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越国的死敌楚国,也在吴起的组织下开始变法。时代变了,郡县制登上历史舞台。

一方面,越国连原本的分封制都难以维持,另一方面,中原改革日新月异。

三、机会

其实越国是有意愿,也有决心,不断学习中原先进制度和技术的。

以第一个篡位的越王朱勾为例,他在位近四十年,算是一个有作为的雄主。

向西与楚交战,向北与齐争夺领土,各有胜负,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墨子》记载:

“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

期间楚国招揽了大名鼎鼎的鲁班,革新了武器装备,重创了越军。

朱勾表现出了强大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专门去找墨子,以裂土分王为条件招揽墨家子弟。

虽然最后被墨家婉拒了,但也可以看出其态度和决心。

不过分封制不同于郡县制,嫡长子继承制构建的秩序,就是比贤明的君主更重要。

所以朱勾死后,越国迅速走向内乱和衰亡。

那么接下来,历史又会如何发展呢?我们下一篇再讲。


参考资料:

《左传》

《墨子》

《庄子》

《史记》

《竹书纪年》

《春秋公羊传》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