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唐诗五绝选(一)

 泮溪别馆 2022-09-03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 刘叉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雠。

《唐诗快》:

此手心一条水,即所云“胸中万古刀”也,未知此秀才能用否?

《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本来以明澈的秋水比喻闪闪发亮的剑光,古人早已有之。如《越绝书》说:“太阿(宝剑名)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也有以水比剑以至直接将剑称呼为水的。如李贺诗:“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春坊正字剑子歌》)刘叉这首诗不只是在一二句诗中将水与剑相比拟,而是把水剑的比喻作为一个基本构思贯通全篇,更是别开生面。“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说得很口语化,而颇有诗味:诗人不直说这是一把古代传下的明晃晃的宝剑,而说成“一条古时水”;不直说宝剑“拿”在我手里,而是循着“水”的比喻拈出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动感。这种从对面着墨的写法,较之平铺直叙多了一层曲折,因而也就多了一种风趣。第三句还是循着以“水”比剑的基本构思炼字。剑既似“水”,所以不是一般的“奉赠”、“惠赠”,而是扣紧“水”字,选用了“泻赠”。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流动着的“水”,流到诗人手里,又泻入朋友掌中。如果直说成“我把剑送给你”,那就情韵全失,索然无味了。以上三句写赠剑,末句是在赠剑时的殷勤嘱咐。“薄”,是迫近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不要为了私人的小仇小怨用这把剑去作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是应该用它来建立奇功殊勋。白居易在《李都尉古剑》诗中写道:“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末句没有明白说出的这一层意思。(陈志明)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747年)  盛唐 · 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升庵诗话》:

太白诗:“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又曰:“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味首二句,似非长安送陆;陆已谪外为判官,此又送之往琵琶峡,因悲其去国日远也。

《李太白诗醇》:

妙味在文字之外。严沧浪曰:语短意长,是五言绝妙接地。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756年)  盛唐 · 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唐宋诗醇》:

奇思古调。

《李太白诗醇》:

前半一幅活画。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759年秋)   盛唐 · 李白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鹤林玉露》:

李太白云:“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杜子美云:“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二公所以为诗人冠冕者,胸襟阔大故也。此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

《诗家直说》:

《金针诗格》曰:“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若子美'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是也。”此固上乘之论,殆非盛唐之法。且如贾至、王维、岑参诸联,皆非内意,谓之不入诗格可乎?然格高气畅,自是盛唐家数。太白曰:“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迄今脍炙人门,谓有含蓄之意,则凿矣。

《批选唐诗》:

率尔道出,自觉高妙。

《唐诗摘钞》:

放言无理,在诗家转有奇趣。四句四见地名不觉。

《酌雅诗话》:

瞿存斋云:太白诗:“铲却君山好,平浦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是甚胸次?少陵亦云:“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然无许大胸次也。余谓不然。洞庭有君山,天然秀致。如铲却,是诚趣也。诗情豪放,异想天开,正不须如此说;既如此说,亦何大胸次之有?

《唐诗笺注》:

诗豪语辟,正与少陵“斫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匹敌。“巴陵”一句,极言其快心。

《唐诗选胜直解》:

言铲去君山而令湘水平铺,太白胸中放旷豪迈可见。中流畅饮,洞庭秋意,尽收于醉中矣。

《诗式》:

首句,若以君山在湖中不免犹为芥蒂,不如铲除更好。二句,君山铲去,湘水平流,则眼界弥觉空阔。三句,先点“酒”字,四句,落到“醉”字。步骤一丝不乱。三句有了“无限”二字,四句“醉杀”二字迎机而上,所谓一应一呼也。结句有醉倒在洞庭秋色之中,有“一脚踢翻鹦鹉洲,一拳捶碎黄鹤楼”之概。[]豪迈。

《李太白诗醇》:

严云:便露出碎黄鹤气质。

《唐诗鉴赏辞典》: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是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遇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为什么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呢?“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原来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因而早就发出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叹,而今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竟至无路可走,数十年愤懑,便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挡住湘水不能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好象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铲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他多么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自己和一切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然而,这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尽情地喝酒吧!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象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又发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究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李白在江夏时期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内容也是醉后抒愤懑之作。中有句云:“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此诗的“刬却君山好”,用意与彼正同。假若我们一定要追问“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和“刬却君山”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即使起李白于地下,恐怕他自己也说不出究竟,可能只会这样回答:“我自抒我心中不平之气耳!”(安旗)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诗归》:

钟云:与骆丞“清畏人知”语,各善言蝉之德。谭云:于清物当说得如此。

《唐诗别裁》:

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诗法易简录》:

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

《网师园唐诗笺》:

末二句,占地步。

《岘佣说诗》:

《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唐诗鉴赏辞典》:

(1):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刘学锴)

入朝洛堤步行   初唐 · 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隋唐嘉话》:

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云:“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

《唐音癸签》:

上官仪“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率尔出风致语,佳耳。张说“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似有意学之,那得佳?欧公力拟温飞卿警联不及,亦同此。

《唐诗观澜集》:

“雀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徐、庾遗响。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景语神采,在王、裴上。写景沉着,格调亦雍容满足。

《诗境浅说续编》:

此早朝途中所作。“鹊飞”、“蝉噪”二句,写洛堤晓行,风景如画,诗句复清远而有神韵。昔张文潜举昌黎、柳州五言佳句,以韩之“清雨卷归旗”一联、柳之“门掩候虫秋”一联为压卷,上官之作,可方美韩、柳矣。

《国学网站》:

上官仪是初唐宫廷作家,齐梁余风的代表诗人,其词绮错婉媚,有“上官体”之称。刘饣束《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们,觉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焉”。可知这诗是上官仪为宰相时所作,在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正是他最得意之际。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并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着。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便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戒严,天津桥入夜落锁,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所以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亦然。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诗的前二句写驱马沿洛堤来到皇城外等候。“广川”指洛水,“长洲”谓洛堤。洛堤是官道,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首句不仅以洛水即景起兴,谓洛水含情不语地流着;更是化用《古诗·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男女喻君臣,暗示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流露首承恩得意的神气。因而接着写驱马洛堤,用一个“历”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后二句是即景抒怀。这是秋天的一个凌晨,曙光已见,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秋意更盛。在写景中,这位宰相巧用了两个前人的诗意。第三句写凌晨,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意是借夜景以忧虑天下士人不安,要礼贤下士以揽人心。这里取其意而谓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见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末句写秋意,用了陈朝张正见《赋得寒树晚蝉疏》:“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原意讽喻寒士失意不平,这里借以暗示在野失意者的不平之鸣,为这太平盛世带来噪音,而令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悦。总起来看,这诗确属上官仪得意时的精心之作。它的意境和情调都不高,在得意倨傲、自尊自贵之中,于帝王婉转献媚,对贫寒作势利眼。不过,它也有认识意义,倒是真实地为这类得势汉权的宫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动写照。从艺术上看,这寥寥二十字,不只是“音韵清亮”,谐律上口,而且巧二构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辞,把当时的得意神气表现得相当突出,难怪那些有幸亲聆的官僚们“望之犹神仙焉”。(倪其心)

秋夜喜遇王处士631年) 唐初 · 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唐诗鉴赏辞典》:

由隋入唐的王绩,诗风朴素自然,洗去齐梁华靡浮艳旧习,在唐初诗坛上独树一帜。这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小诗,在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的诗情,颇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前两句写农事活动归来。北场、东皋,不过泛说屋北的场圃,家东的田野,并非实指的地名。“东皋”暗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点明归隐躬耕的身分。芸(通“耘”)藿,就是锄豆,它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这两句平平叙述,没有任何刻画渲染,平淡到几乎不见有诗。但正是在这种随意平淡的语调和舒缓从容的节奏中,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习惯和一片萧散自得、悠闲自如的情趣。王绩归隐的生活条件是优裕的。参加“芸藿”、“刈黍”一类田间劳动,在他不过是田园生活一种轻松愉快的点缀。这种生活所造成的心境的和谐平衡,正是下两句所描绘的“秋夜喜遇”情景的背景与条件。“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的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欣然自适,两位乡居的老朋友在这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了。这是一个满月之夜。整个村庄和田野笼罩在一片明月的清辉之中,显得格外静谧、安闲、和谐。这里那里,又穿梭似地飞舞着星星点点的秋萤,织成一幅幅变幻不定的光的图案。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的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的意致和欣然的生意,使它不致显得单调与冷寂,同时,这局部的流动变幻又反过来更衬出了整个秋夜山村的宁静安恬。这里,对两人相遇的场面没有作任何正面描写,也没有一笔正写“喜”字,但透过这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的山村秋夜画图,借助于“相逢”、“更值”这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词语的点染,诗人那种沉醉于眼前美好景色中的快意微醺,那种心境与环境契合无间的舒适安恬,以及共对如此良夜幽景的两位朋友别有会心的微笑和得意忘言的情景,都已经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王绩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的不少诗篇尽管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羁束的不满,却又往往表现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的思想。他的名篇《野望》同样不免有这种消极倾向。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的美以及对这种美的心领神会,色调明朗,富于生活气息。他的诗有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之长,但有时却过于率直质朴而乏余蕴。这首诗则既保持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似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的意境。从田园诗的发展上看,陶诗重在写意,王维的田园诗则着意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王绩的这首诗不妨看作王维田园诗的先声。我们从诗中还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但它从整体上说,已经是属于未来的诗歌发展时代的作品了。(刘学锴)

曲池荷  初唐 ·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唐诗别裁》:

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之感。

《网师园唐诗笺》:

末二句,托兴蕴籍。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鶗鴂先鸣,骚人同悲。

《诗式》:

以荷之芳洁自比,荷受秋风飘零,不为人知,以喻人负异才,流落无人知也。如班婕妤句“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是也。

《唐人绝句精华》:

此诗亦《离骚》“恐美人之迟暮”之意,言为心声,发于不觉也。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曲池荷 》,是卢照邻晚期的作品,借咏荷 以抒其情怀。借物咏怀是卢照邻的强项,清人沈德潜 在《唐诗别裁》中说 :“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 之感。”正可以用来评论该诗。卢照邻,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他任新都尉 时染上风痹病,辞职北返 ,“羸卧不起,行已十年”, 痛苦不堪。咸亨四年(673),他写的《病梨树赋·序》 中说 :“癸酉之岁,余卧病于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 老云是鄱阳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 时有处士孙君思邈居之。……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 之疾,椿囷之性,何其辽哉 !”此时他虽求助于神医 孙思邈,但对自己身体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常常“伏 枕十旬,闭门三月。”在《病梨树赋》中他写道:“怯 衡飙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这里的“怯摇落”与 《曲池荷》诗中的“叹飘零”是一样的含意,其中深 深寄寓着诗人一生的忧愤与感慨。“浮香绕曲岸 ”,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 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 。“圆 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 ,花与 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 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 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 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卢照邻在去世前不久写的《释疾文》中说道:“春 秋冬夏兮四序,寒暑荣悴兮万端。春也万物熙熙焉感 其生而悼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 解欢。圣人知性情之纷纠 。”这不免也有诗人自己的 性格原因。由于他被病痛所折磨,对事物变化的反映 特别敏感 。如《释疾文》中所说 :“神翳翳兮似灰, 命绵绵兮若缕。一伸一屈兮,比艰难若尺蠼,九生九 死兮。同变化乎盘古。万物繁茂兮此时,余独何为兮 肠邅回而屡腐 ?”“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独兰驒兮不 自胜 。”万物越是繁茂越是生机勃勃,他就越发感觉 到自己的形象枯槁。同时他对繁荣的万物是“感其生 而悼死”,“见其盛而知其阑”也有对自己和他人盛时 的回忆与感慨。他的这种思想突出表现在他晚期的诗 歌里 。《曲池荷》的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而后两 句突然转写花之自悼。这花之自悼实为人之自悼。咏 物诗,“因物以见我”,乃见其佳处。除余山《竹林问 答》中说 :“咏物诗寓兴为上 ,传神次之。寓兴者, 取照在流连感慨之中,《三百篇》之比兴也。传神者, 相赏在牝牡骊黄之外 ,《三百篇》之赋也。若模形范 质 ,藻绘丹青,直死物耳,斯为下矣 。”如此看来, 可见卢照邻咏物诗之造诣。

南中咏雁(一作于季子诗,题作南行别弟。) 初唐 ·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一作秋)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一作汝)同归。

《唐诗解》:

此思归不得,故羡燕之北飞,“尔”者指雁而言。《品汇》作“别弟诗”,便如嚼蜡。

《唐诗别裁》:

断句以自然为宗,此种最是难到。

《诗法易简录》:

言外有归期无日之感。不烦斤削,自是天籁。

《诗境浅说续编》:

此作不事研炼,清空如话,弥见天真。

蜀道后期   ·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唐诗正声》:

吴逸一评:诗意巧妙,非百炼不能,又似不用意而得者。

《唐诗广选》:

“争”字、“预”宇,见得题中“后”字出,一字岂可轻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想头远异。

《增订唐诗摘钞》:

“后期”者,不果前所期也。此何干秋风,而怨其不相待?“诗有别趣,而不关理”,即此之谓。

《而庵说唐诗》:

人知其借秋风作解嘲,而不知其将秋风来按捺日月,故“争”字奇,“不相待”更奇。

《唐诗别裁》:

以秋风先到,形出己之后期,巧心浚发。

《网师园唐诗笺》:

烘托入妙(末二句下)。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后”字从对面托出,一句不正说,妙绝。责秋风微妙、此谓言外意。

汾上惊秋   唐 ·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唐诗广选》:

胡元瑞曰:“不可闻”三字自佳。

《唐诗直解》:

语简而委婉,无限深情。

《删订唐诗解》:

急起急收,而含蕴不尽,五绝之最胜者。

《唐诗别裁》:

一气流注中仍复含蓄,五言佳境。

《唐诗笺注》:

是秋声摇落,偏言心绪摇落,相为感触写照,秋声愈有情矣。

《诗法易简录》:

首句写景,便已含起可惊之意,次句加以“万里”,又早为“惊”字通气。“心绪”句正写所以“惊秋”之故。前三句无一字说到“惊”,却无一字不为“惊”字追神取魄,所以末句只点出“秋”字,而意已无不曲包。弦外之音,实有音在;味外之味,实有味在。所谓含蓄者,固贵其不露,尤贵其能包括也。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大家气格,五字中最难得此。与王勃《山中》作运意略同,而此作觉更深成。

《唐诗近体》:

起句飘然(首句下)。

《唐绝诗钞注略》:

李瑛云:绝句贵含蓄。此诗先虚写,第四句始点“秋”字,截然而止,不言“惊”而意透。若三四倒转便平衍,此用笔先后之法。

婕妤怨 721年)  盛唐 · 王维

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

《王孟诗评》:

语皆不刻而近。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蒋一梅曰:凄然动人。顾云:浑然。

《唐诗从绳》:

本啻一毫不露,作法高绝。

《唐诗笺注》:

意分两层,曲折沉挚。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门内秋草日生,门外金舆自度,如此看便妙。

怨词二首其一  · 崔国辅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批点唐音》:

作怨辞者多矣。未有如此篇者。

《批点唐诗正声》:

读此细末,一唱三叹,即令临气洒泣者,未必有此怨。

《唐诗镜》:

语意古。

《唐诗归》:

钟云:怨在此句,不须终篇(“秦王”句下)。钟云:“春风”、“秋来”,下字有意,感深(末二句下)。

《唐诗解》:

此为旧宫人之词,疑崔有所寄托也。

《唐诗归折衷》:

吴敬夫云:无限盛衰新故之感,从一罗衣上说来,便蕴藉,便委婉。

《唐诗摘钞》:

是乐府,不是绝句。绝句宜婉,乐府宜直,须分别观之。

《诗法易简录》:

不言其人之失宠,而但言罗衣之不堪着,且推其不堪着之故于“为舞春风多”,转若承恩颇久,合当弃置者。诗可以怨,此种足以当之。

《唐贤清雅集》:

此意甚矜贵,徒作先荣后捽解便浅。

《唐贤三昧集笺注》:

寓感慨之意。

《唐绝诗钞注略》:

此代旧宫人写怨也,红颜零落,悲戚欲绝,只就舞衣说,含蓄不尽。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此为旧宫人之辞,以“春”、“秋”替“今”、“昔”字,自负自怜,却有意,极深妙。

《唐人绝句精华》:

此宫怨词,但以旧日舞衣不堪再着为言,而怨情自见。“春”、“秋”二字表今昔盛衰。“春风多”三字中包含旧情无限。

辋川集二十首 宫槐   · 裴迪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批点唐音》:

此篇景兴造语皆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清峭。吴山民曰:苦学王,故近。陆士鈨曰:风致好。

《唐贤三昧集笺注》:

幽峭。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徘徊欲绝。

《诗境浅说续编》:

裴迪与右丞倡和,如《鹿柴》、《茱萸沜》诸诗,皆质朴而少馀味,其才力未能跨越右丞也。此作虽仅言秋来落叶,而写萧寥景色,有遁世无闷之意,与右丞“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意相似。其咏《白石滩》云“日落川上寒,浮云淡无色。”皆五言高格也。

唐人

唐 李商隐 五律全集

杜甫 七古146首

杜甫夔州十句

唐 贾岛诗全集

元稹:遣春十首

唐女郎薛洪度诗全集

唐女郎鱼玄机诗

李贺诗全集

杜甫:复愁十二首

千秋之痛、千古惊艳的杜甫《秋兴八首》

李白:拟古十二首

温庭筠七言律诗全集

司空图诗全集

杜牧七言绝句全集

宋人

宋  孔平仲  平仲清江集钞

苏东坡七古120首

宋 沈遘《西溪集钞》

李清照诗词文辑

南宋 刘宰 漫塘诗集

黄庭坚《山谷诗钞》全集

米芾诗词集

陈简斋七律全集

陈师道七律全集

李清照诗词全集

和靖先生诗全集

金人

元好问 论诗绝句三十首

明人

明末清初 王夫之 拟古诗十九首

柳如是拟古诗十九首

钱谦益《西湖杂感二十首》

钱谦益 秋兴诗N首

王船山拟古十九首(明末清初)

清人

清 郑珍五律全集

张之洞诗集

黄文仪梅花诗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全集

纬青遗稿

魏晋南北朝

任是多情忆永和:东晋永和兰亭雅集诗歌全集

晋  陆云  失题八章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

王粲诗赋集(汉末魏初)

谢惠连诗集

近代

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陈曾寿七律全集(其一)

钱钟书《槐聚诗存》全集

陈寅恪诗全集

曾习经七言绝句全集

马一浮诗全集

陈宝琛七律全集

李希圣七律全集(收藏版)

其它

历代端午题咏集萃(二)

历代端午题咏集萃(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