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云人家“生”与“深”

 新用户5345BAE7 2022-09-03 发布于江苏

《山行》是杜牧的代表诗作之一,曾选入很多版本的教材,相信只要上学读书的中国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在诗中,杜牧首先用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这一连串景物构成了一幅幽静恬淡的水墨画,其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出人意料地强调霜叶的美,认为叶子比花更美、秋天比春天更美,超越了常人思维,从而让人从这首诗中读出了爽朗豪俊的韵味。这正是杜牧不受常规局限的创作风格,如清代吴景旭说:“余以牧之数诗,俱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本是肃杀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丝毫没有悲秋伤秋之感,以火红之叶与春天之花作对比,更给人积极、乐观、欣喜的心情。这是杜牧反转手法运用的高明与过人之处。
在本诗的第二句,有一处历来很有争议的异文:白云生处有人家,还是白云深处有人家,究竟是“生”还是“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杨祎先生对此作了大量考证。他指出,杜牧号樊川居士,其别集有两种重要版本,一是《四部丛刊》影印的明翻刻宋本《樊川集》,一是清嘉庆年间德裕堂刊刻的清人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翻检这两部文献,《山行》一诗的第二句均作“白云生处有人家”。此外,宋代著名类书《全芳备祖》、宋人洪迈所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以及清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等文献中,收录《山行》一诗时亦作“生处”。至此,我们是不是就认为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呢?且慢,“白云深处有人家”也并非空穴来风,像宋代的两种重要类书《事类备要》《事文类聚》,明代所编的《石仓历代诗选》《唐诗品汇》等知名诗歌选本中,都写作“深处”,可见,这也是有版本出处的。
其实,像这样的异文现象,在我们学习的古诗中,并不少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中的“遥望洞庭山水色”,这是以前苏教版教材选入这首诗时采用的版本,但这首诗入选统编本教材后,这一句变成了“遥望洞庭山水翠”;宋代苏东坡的《赠刘景文》一诗的最后一句“最是橙黄橘绿时”,也有作“正是橙黄橘绿时”;元代王冕的代表作《墨梅》中“只留清气满乾坤”,在有的版本教材中,也作“只流清气满乾坤”。这些只是个别字的异文,而有的异文诗句内容表达上也有一些不同,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宋代清代的一些版本上竟是“窗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再如于谦的《石灰吟》,大家知道的前两句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在清康熙年间《御选明诗》中收录本诗时为:“千槌万凿出深山,烈火丛中炼几番。”特别是笔者最近读到,被称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原本一直学习的内容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2008年5月,在山西省兴县红裕村,出土了一座元至大二年(1309年)题记的八角形单室石墓,在墓中屏风上也写了这首曲子:“瘦藤高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己独不在天涯。”与常读到的版本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差异的。
为什么会出现异文,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印刷术还不能广泛应用的时候,古诗词主要依靠的是口诵手抄来继承传播,这样不免会出现出错的情况;即使在印刷过程中,无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也有刻错字、排错字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以讹传讹。第三种原因是人为的有意改动,或者是为了避讳的原因,或者原文脱漏,后人加以添补所造成的,或者是认为改动过的表达效果更佳,这同样会形成不同的异文现象。通常情况下,诗文流传的年代越长,传播的范围越大,抄写刻印的次数越多,异文的情况也就越复杂,越常见。
在正确认识异文这种现象后,我们还是回到《山行》这首诗上来。在选入统编本三年级上册教材时,选用的版本是“白云生处有人家”,从笔者个人理解来说,用“生”这一个字在表达效果上更为生动。这也是很多老师认可和接受的一个版本。这是因为,本诗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上”字虽有动作之意,但实际上 “山”和“径”都是静态的,而“生”字则完全突显出云的动态,因而“山”和“径”之静和云“生”之动相合,一动一静,相依而相生,而且,“白云生处”仿佛缭绕的白云就“产生、生出”在那里,有一种山川相缭,云生其间的意境之美,画面感十分强烈。继续往前思考,白云产生的地方,即“白云生处”,一定是在山的深处,所以这一句本身已包含有“白云深处”的意味。而从想象的角度,“生”因为是动的,是有生命力的,而白云是似有还无、若即若离的,是带有一些不确定的的,有一种”虚无“的感觉,因而给人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
当然,另一个版本“白云深处”也有其可取之处。“白云深处”,表达的是山谷的幽深,显示出积云很厚,与第一句上的“远上寒山”相呼应。“白云深处”的“人家”则告诉我们诗人对幽深的山谷极为了解,明白白云覆盖之下便是人家;也可能显示出诗人一路沿山而行,远眺寒山,白云深处,隐约可见人家,更显闲适、脱俗,让人无限神往这样居于世外仙境一般的生活。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将“生”与“深”作一对比教学,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和讨论中发现古诗选词炼字的精彩,从中感受诗句背后一字之差的意境之别,表达之妙。把异文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这是教学本诗时,可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品鉴古诗的能力,特别是帮助学生建立古诗解读的正确视角都很有帮助,不妨在实际教学中加以灵活应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