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无国界 最近CNN旅游频道发布了亚洲最好吃的40种街头小吃。 其中光中国美食就占了9样,包括臭豆腐,肉夹馍,凉皮,奶茶,煎饼,小笼包,盐酥鸡,饺子,咖喱鱼蛋。 这些散落于街头的熟悉小吃,不仅在我心里占有一席之地。朴实的味道也飘向了大洋彼岸,深受外国友人的欢迎和喜爱。 有国外的美食博主在探店时,把凉皮(Laping)听成了laughing。 在放出哈哈大笑的同时,不经意间也发现美食与快乐并存。 凉皮,饺子,小笼包,肉夹馍,煎饼,臭豆腐,奶茶,盐酥鸡,咖喱鱼蛋 饺子 对外国友人而言,饺子(Dumplings)是很熟悉的中国美食。在国外中餐馆里也很常见。 不管是蒸、煮、煎,都很合外国人的口味。 ![]() 小笼包 他们分不清小笼包(Xiaolongbao)和饺子的区别,把小笼包当作带有热汤汁的饺子(Soup Dumplings)。 在上海生活了16年的美国食评作家Christopher,出版过一本《上海小笼包指南》,无形中也传播了小笼包的美食文化。 在悉尼阿什菲尔德的一条街上,有连续4家卖小笼包的上海餐厅。门口不乏当地人或游客,排着队只为那一笼美味。 ![]() 肉夹馍 在他们的眼里,肉夹馍是中式汉堡。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明治。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有一幕是天才谢尔顿在纠结:“三明治和肉夹馍,到底是谁更早被发明出来的?” 答案当然是肉夹馍轻松胜出,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 ![]() 煎饼 有趣的是,国外都管煎饼叫JianBing,肉夹馍叫RouJiamo。完全音译。 甚至有人在中国尝过煎饼果子后,把这门手艺带回自己的国家,发扬光大。 英国伦敦有家MeiMei’s Street Cart ,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开的煎饼店。她们从YouTube上自学制作煎饼果子。 一个煎饼卖6美元,很受当地人欢迎。 ![]() ![]() 臭豆腐 要说起臭豆腐,是当之无愧的美食王者。 在YouTube上搜索Stinky Tofu,都是外国人第一次试吃臭豆腐的视频。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一闻起来,会被刺鼻的味道呛到咳嗽。再尝一口,是一种怪异又美味的口感。但试过之后对臭豆腐欲罢不能的,大有人在。 奶茶 奶茶(Bubble Tea)在国外也是颇受欢迎的新鲜饮品。 尤其是经典的波霸奶茶,需要特殊吸管才能喝得上。外国友人用起吸管来,就像第一次使用筷子一样,有点笨拙的可爱。 如今,茶饮店已开遍全球,各种口味的奶茶、果茶成为他们日常饮品的选择之一。 ![]() 盐酥鸡 还有中国台湾的夜市小吃“盐酥鸡”(Salt&Pepper Fried Chicken)这次也入选了。 ![]() 咖喱鱼蛋 以及中国香港的街头小吃“咖喱鱼蛋”(Curry Fish Balls)。 ![]() 金巴普 韩国入榜的有金巴普(Kimbop),就是我们熟知的韩式饭团,类似寿司。 ![]() 辣炒年糕 还有辣炒年糕(Tteobokki),在大喊spicy的同时,还忍不住再来一口。 ![]() 章鱼小丸子,烤鸡串 日本有章鱼小丸子(Takoyaki)和烤鸡串(Yakitori),都是在美食广场和居酒屋里常见的小吃。 ![]() ![]() 软冰淇淋 软冰淇淋(Sofuto Kurimu)也上榜了。 它是由鲜奶油和牛奶制成。与普通冰淇淋不同的是,它的口感更加丝滑,易于融化。 ![]() RotiPrata,GadoGado,Rojak,Getuk,Keraktelor Roti Prata 凡到东南亚几个国家旅游,都能在街边小贩、美食广场和各式餐馆里找到煎饼(Roti Prata)。 不仅可以直接食用,也能搭配羊肉咖喱、各类沙拉等,别具一番风味。 ![]() Gado Gado 有款叫“加多加多”(Gado Gado)的印尼美食,加多意为“混合”。 顾名思义,是将蔬菜、鸡蛋、豆腐等食材放进一个盘子里,再淋上浓厚的香辣花生酱,搅拌均匀即可食用。与西餐中的沙拉很相似。 ![]() Rojak 同为辛辣口味的蔬果沙拉Rojak,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都很常见。它的读音很像潮州话中的“拉杂”,也有大杂烩的意思。 ![]() Getuk Getuk则是一款色彩鲜艳的甜点。 由去皮、煮沸并捣碎的木薯制成,再加入碎椰子片、山药、土豆、芋头等其他食材。简单的做法,也很受欢迎。 ![]() Keraktelor Keraktelor意为“蛋皮”,是一款富有新意的传统小吃。 不同于传统的煎蛋卷,它是用鸭蛋制作的蛋皮,包裹着糯米、碎椰子和干虾等食材。 ![]() Khao Soi,Sai Krok Isan 泰国的美味小吃不胜枚举,但这次入榜的只有两样小吃。 Khao Soi 一款金面(Khao Soi),因其金黄色的面条而得名。是由奶油浓郁的咖喱,配上椰奶和多汁的鸡腿制作而成。 ![]() 泰式香肠(Sai Krok Isan)也经常出现在当地人的餐桌上。 与其他香肠不同的是,它带有独特的酸味和大蒜味,这股浓郁的味道是通过发酵产生的。通常会用以烧烤或油炸,与生辣椒、新鲜姜蒜和蔬菜一起食用。 ![]() Chili Crab 辣椒蟹(Chili Crab)是新加坡的著名菜色。将螃蟹混以番茄和辣椒制成的酱汁,一起爆炒而成。 早在2011年,它就被CNN Go评入全球50大美味菜色之一。 ![]() Nasi Lemak 在马来西亚,无论是随处可见的路边小摊,或是高级的酒店和餐厅,都能吃上这款椰浆饭(Nasi Lemak)。 香蕉叶上铺着融入椰奶的米饭,再配以凤尾鱼、桑巴尔、花生、黄瓜等食材制作而成。 ![]() Pho,Banh Mi Pho 越南粉(Pro)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相传是在越南战争后,这道简单的美食才被难民们带到了各个国家,由此流传开来。 ![]() Banh Mi 越南班米(Banh Mi)也被看作是本地的特色小吃。 酥脆的长棍面包里,夹着猪肉香肠、香菜叶、黄油蛋黄酱等配料。是一款极具东南亚色彩的越南式三明治。 Nam Khao,Khao Jee Nam Khao 来自老挝的脆米饭沙拉(Nam Khao),在当地是一款很受欢迎的开胃菜。 它是以脆口的油炸饭团,与酸猪肉、干椰子片和红咖喱酱等食材混合而成。 Khao Jee 还有一款传统的老挝小吃(Khao Jee),意为“蘸鸡蛋的烤糯米”。 比较特别的是它的烹饪手法,把煮熟后的糯米饭,在小棍子上揉成圆柱形,再裹上蛋液、涂抹酱料,放至明火上烤。 ![]() Mohinga,Lahpet Thoke Mohinga 在缅甸的街头,经常能看见小贩挑着扁担在卖鱼汤面(Mohinga)。 它是以新鲜的鲶鱼熬成的汤底,配以烫好的米粉和柠檬草等制作而成。被看作是缅甸的非官方国菜。 ![]() Lahpet Thoke 茶叶拌豆(Lahpet Thoke)也是缅甸的传统小吃,也叫做“茶叶沙拉”。 因为它是以发酵后的茶叶,混合卷心菜、西红柿、虾干、花生、蒜片等食材,集酸、甜、苦、辣的口感于一身。 ![]() Lort Cha 来自柬埔寨的炒短米粉(Lort Cha),也是在当地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吃。 原料是米粉、牛肉、豆芽和韭菜等,加入甜辣风味的红酱,用急火快炒而成。 ![]() Halo-halo 来自菲律宾的一款甜品Halo-halo,很适合夏日解暑食用。 是在淋上炼奶的碎冰里,加入红豆、果冻、冰淇淋等配料,外表酷似彩虹般的色彩。 ![]() Kuih Cincin 在文莱,有一款环形蛋糕(Kuih Cincin),是用棕榈糖和红糖制成的传统油炸糕点。 其花状的饼干外观,很像当地的国花杜鹃。 ![]() 除了中日韩、东南亚的美食,还有几款周边国家的小吃也被纳入榜单。 khuushuur 在蒙古,颇具当地特色的传统主食炸油糕(khuushuur),这次也榜上有名。 黄澄澄的酥脆外皮里,塞满了羊肉或牛肉沫,既丰盛又饱满。 ![]() Vada Pav Vada Pav被称为“孟买汉堡”,因为外形酷似西式快餐中的汉堡。 在蓬松的面包里夹入炸土豆和饺子,再配上各种辣椒酱。是一款很有本土特色的主食。 ![]() Hoppers,Achcharu Hoppers 如果有机会到斯里兰卡游玩,就会发现到处都是卖煎饼(Hoppers)的地儿。 正如香港餐厅Black Sheep主厨Gisela Alesbrook所说:“斯里兰卡的薄饼,就像中国人的米饭般常见。” 它的外形看上去像薄透的小碗,是由米粉和椰奶制作而成。中间会打上一颗鸡蛋,再放上各类腌制水果和香料。 Achcharu 阿察鲁(Achcharu)是由辣椒粉和醋、糖、盐混合腌制成的,通常制作的水果包括芒果、菠萝等。 在当地做完SPA后,服务员会送上一杯热茶,旁边配的甜点就是阿察鲁。 ![]() Bun kebab,Falooda Bun kebab 在巴基斯坦的街头,随处都能找到像汉堡一样的小吃。 它在当地被叫做Bun kebab,意为“面包烤肉串”。在面包里放入碎牛肉或羊肉沫,搭配当地特有的酸辣酱食用。 ![]() Falooda 还有一款冰淇淋Falooda,也是在当地常见的夏日甜品。 由面条、牛奶、果冻等制作而成,会添加玫瑰水糖浆,所以看起来有种明亮的粉红色调,让人很有食欲。 ![]() Fuchka 水酱炸酥球(Fuchka)是孟加拉国最普遍的街头小吃之一。 外观是金黄酥脆的空心球体,通常配有土豆泥和鹰嘴豆馅,与切碎的新鲜黄瓜、酸橙等蔬菜混合一起。 ![]() Ema Datshi 众所周知,不丹人对辣椒是出了名的迷恋。 Ema Datshi被公认为不丹的国菜,就是由各种辣椒和耗牛奶酪制成的炖菜。也可以在其中加入牛肉、土豆和红米饭等配料一起食用。 ![]() 当然,这份街头小吃的清单远非详尽无遗。它展现出的,只是各地美食的一部分。 而美食无国界,它让身处各个国家的每个人,构成对一个地方最原始的味觉记忆。 这才是它的意义所在。 1.臭豆腐,中国 2.肉夹馍,中国 3.凉皮,中国 4.奶茶,中国 5.小笼包,中国 6.盐酥鸡,中国 7.饺子,中国 8.咖喱鱼丸,中国 9.煎饼,中国 10.章鱼烧,日本 11.烤鸡串,日本 12.软冰淇淋,日本 13.紫菜饭卷,韩国 14.辣炒年糕,韩国 15.煎饼,印度尼西亚 16.Gadogado,印度尼西亚 17.Rojak,印度尼西亚 18.Getuk,印度尼西亚 19.Kerak telor,印度尼西亚 20.金面,泰国 21.Sai krok Isan,泰国 22.脆米饭沙拉,老挝 23.鸡蛋烤糯米,老挝 24.河粉,越南 25.班米,越南 26.鱼汤面,缅甸 27.茶叶拌豆,缅甸 28.面包烤肉串,巴基斯坦 29.Falooda,巴基斯坦 30.Hoppers,斯里兰卡 31.Achcharu,斯里兰卡 32.椰浆饭,马来西亚 33.辣炒螃蟹,新加坡 34.炒米粉,柬埔寨 35.炸油糕,蒙古 36.Vada pav,印度 37.Fuchka,孟加拉国 38.Halo-halo,菲律宾 39.Kuih cincin,文莱 40.Ema Datshi,不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