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3891》中的不朽英雄——“孙占元”(上)

 新用户1950iCbf 2022-09-03 发布于河南

1946年初,一名二十岁出头的男青年报名加入我党的部队,他还对乡亲们说:“等我打完仗,和大伙儿一块引水、栽树、修出山的路。”然而6年过后,已经成为排长的他却牺牲在了战场上,永远无法和村民们一起完成建设山村的理想了。

1993年3月,这名烈士的故乡已经有了一口深248米、每小时出水量32吨的深井。这个小山村的村民们吃水困难的现象已成为历史,全村的村民们都在一步步迈向更好的生活。而至今仍有村民记得,当年那名男青年对他们说过的话。

回首1946年,那名男青年参军时坚毅的面容渐渐清晰起来……这名男青年叫孙占元,1925年出生于河南省林县三弓水村的一个贫苦山民家庭。孙占元出生的小山村,十年九旱。村里的人想要喝口水十分不易。孙占元家中有四口人,他们主要靠给别人打短工维持生计。

孙占元的母亲在他6岁时去世。待他长到10岁时,父亲也因病逝世,他只得和妹妹跟着本家四大爷孙永生活。懂事的孙占元不愿寄人篱下,他满16岁那年便带着妹妹回家了,此后就靠卖柴过生活。然而,不久后来到村中的灾荒和残暴的日军让孙占元不得不离开家乡,他带着妹妹一路要饭,最终在铜山县的一户地主家帮其喂猪谋生,受尽了地主的虐待。所幸他和妹妹受到了地主家长工的照顾,他们才在那里勉强熬了下去。

后来,妹妹嫁给了那个好心的长工,孙占元便回到了故乡。

1946年2月,孙占元报名参军。从小就因家乡贫穷而吃尽苦头的孙占元在去部队之前曾和乡亲们说,他随部队打完仗后要回来建设乡村,不少乡亲都将他的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孙占元随后被编入太行第5分区53团7连2排6班。他跟着部队在豫北一带执行剿匪和保卫解放区的任务。孙占元不爱说话,但他在军事训练时却总是最活跃的一个,他很快就被任命为6班的副班长。首次与匪徒对战的孙占元仅靠一支铁锹就生擒了一个俘虏,并缴获了一支步枪和300发子弹。为此,连里给他记了功,团首长还将他任命为班长。

         

虽然已经当了班长,但孙占元却总是主动照顾别人的那一个。他在行军途中见有的战士身体不舒服,便会主动帮他们背行李;看见战友的衣裤、鞋子破了口子,他也会帮大家缝补。

1948年2月,孙占元光荣入党,而他在这之前已经在部队立了5次功。1951年3月,孙占元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45师135团3营7连2排排长,跟随部队去到了朝鲜战场。

              

1952年8月,孙占元奉命带领2排的战士们进入597.9高地的“二号”阵地。由于这个阵地距敌人的驻地只有200米,孙占元来到这里后,便决定先带战士们构筑一道防御工事。

由于在白天躲避敌人的炮火修筑工事十分危险,于是,孙占元便带着大家连夜赶工。但他们刚建好一道防御工事,天亮之后,敌人就向防御工事上投来了一排排的炮弹,这些辛苦建好的战壕全部被毁。

几次过后,孙占元便想着在一个敌人轰不到的地方再建工事。他在阵地上巡逻时,发现一处棱坎下长着几棵狗尾巴草。在这个被炮火轰得面目全非的地方,竟然还有植物!孙占元意识到,这里肯定是个敌人的大炮轰不到的死角。

于是,他带着战士们在这里建筑防御工事。并在随后的战斗中于这个防御工事处用冷枪打了敌人个措手不及。

1952年10月8日,美方单方面中断了停战谈判,并在14日凌晨对我军所在的上甘岭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遭到了我军的抵抗。战斗开始后不久,敌人死伤千余人,孙占元也在他和战士们所构筑的防御工事处歼敌一百多人。但因敌方派了多个营的步兵接连进攻上甘岭,我军伤亡过大,最后我方战士转入了坑道,地面上的阵地被敌人占领。

天渐渐黑下来后,我军趁敌人在阵地立足未稳,便发动炮火向敌人进行反击。一阵阵轰隆声过后,敌人的大部分工事被摧毁。一直带领部队战斗的孙占元也被紧急任命为突击排排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