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江》第二十二期精选 | 进击的“内卷式”改革

 清江杂志 2022-09-03 发布于江西



近期,网络上传出针对国家整个教育行业的大改革意见——取消中小学教师的寒暑假,开展中小学生暑期课后服务工作。据说国内有些城市已经下发红头文件并开始试点工作,在国内掀起了热烈讨论,作为教师行业一大“香饽饽”面临取缔的可能,让许多踏入或瞄准教师行业的人们打起了“退堂鼓”。













教育行业现状














如果这项政策是真实的,那么从大局观看,这项政策显然与当今的形势息息相关,首先让我们仔细分析文件,起源主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革创新教育方式以达到令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增强全国中小学的教育服务能力。

这首先就将矛头指向了一直为人诟病的应试教育,试图改变传统单一麻木的教育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尽可能地落实全面的“义务服务”。这项政策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要求,同时肯定了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学校教育,强调学校的主体地位,是对一些民办学校、校外线上线下培训机构的精准打击。

近年来,一些校外的培训机构乱象丛生,以盈利为目的难以遵守教育的初心,教育者水平良莠不齐,教育内容杂乱,宣传具有欺骗性和虚假性等。

这项建议要求国内公办中小学因地制宜设计假期服务项目,保证教育服务的高质量。另外,大大提升了学生作为被服务者自我选择的空间,主要通过学生与家长沟通、家长自愿申请的方式参加,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原则,同时也打击了国内一些在职教师课后开班收费教学的现象。

这项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大写的“服务”二字,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从兴趣爱好到实践活动,增强对学生思想和涵养的培养,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减轻家长养育的负担,响应了近期出台的“三孩”政策。

从以上分析来讲,这项建议确实是在时代背景下教育界的大创新。但是,想必你也会和所有抵触这项政策的人产生一样的疑惑——谁来关心教师的感受?













浅析缘由














虽说教师从古至今都是一份受人尊崇和敬仰的神圣职业,但事实上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和“内卷化”的趋势下,教师在整个职业网络中的地位并不高。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教师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大,毕竟任何职业都要考虑生存,教师的观念不可能再理想化地限于教书育人。

就几年以来的数据统计对比来看,教师的工资并不高,很多人把考教招看作是人生的一条出路,而不是理想信仰。

社会中一直流传的“教师待遇好”很大程度上指向的是拥有寒暑假的调整时间。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认真备课教学,尽心尽力,有时还换不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有网友评论这项政策是“有心为祖国培育下一代,但无力面对现实”“为了催生无所不用其极”。

很显然,这项在教育界“内卷式”的政策很难为大众接受。

除却教师行业的顾虑,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也宁愿多花费时间和金钱在校外各类活动对孩子的增值中,学生自身对摒弃固有思维和在寒暑假前往学校发展自身的接受度也值得考量。同时,所谓“自愿”,最终能否得到有效落实也是大众关心的问题。













该“卷”向何处














不过,很多发言和我以上的部分想法都比较片面,很多人从事教师行业都甘于奉献,愿意为了教育行业的整改而作出个人利益的牺牲。也许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整管社会培训机构、完善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推广国家生育政策,这是必经之路。

任何成功的改革在一开始都无法预见结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改革创新,不断试验、摸索、总结、反思,才能找到最终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道路。

就目前从大众舆论反响来看,很难皆大欢喜,希望能在不断探索中接收大众的建议,中小学能摒弃利益思维、落实公益服务、践行育人初心;同时考虑现实因素,尊重教师意见,提高教师待遇,实现教育行业的有效创新改革。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