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养老,何需弹尽粮绝?

 加国第一生活 2022-09-04 发布于加拿大

1

有人说养老是一场“弹尽粮绝的战争”,这话说得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

的确,进入退休年龄之后,很多人都是算计着花钱,盘算着怎么能够拿到最高的老人金和补助金。可是疫情期间,很多人因为领了政府福利而让老人金大幅度减少,一旦政府补助金停止,真的接近“弹尽粮绝”的感觉。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过得这么紧张局促,也有很多老人家过得春风得意。吃饭、唱歌、跳舞、打球、旅行、拍照,每天既忙碌又充实,活得越来越年轻,让人羡慕得很。

其实,退休之后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得看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计划的。

你有没有认真地考虑过,退休之后是想靠自己养老还是靠政府养老?年轻的时候你就得想清楚这件事情,因为它决定了你要怎么支配收入,怎么做投资规划。

有些人心心念念着要靠政府的老人金和补助金生活,每个月1000多块,一对夫妻3000块不到,觉得这就足以了,并且希望这是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那么年轻时候的投资决定都要围绕着不增加退休之后的收入来进行。

所以就有人从来不购买RRSP,因为退休以后开始提取的话会提高自己的收入,从而影响老人金。也有些人在退休之前就把所剩无几的RRSP提取干净,这样就完全不会影响老人金了。

如果有些许存款,首先要考虑的是TFSA账户,因为在这个账户里的投资收益不纳税,未来提取也不纳税。那么就算在65岁之后每个月或者每年提取现金,也完全不影响老人金收入和其他政府福利。

你看,如果你是要拿政府的福利度日,那么你的投资决定都要围绕着减少收入来进行。你所作的投资不论收入多少,在提取的时候最好都不算做收入。

2

想要最大化老人金收入的人一定要记着尽可能的缩小收入,而不是缩小资产。什么是收入?什么是资产?

如果你有一套出租房,价值100万,这个房子就是资产。你的房子每个月收房租2000块,这2000块就是收入。

政府发给你老人金看什么?资产还是收入?看的是收入。

好多人害怕自己有资产,所以政府就不给自己发老人金了,所以赶在65岁之前集中处理资产,把资产变现全部变成了收入。

比如卖了自己的价值100万的房产给自己创造了30万的资本利得,再比如把自己的5RRSP全卖了直接给自己增加了5万的收入。

卖完之后呢?好多老人家会全部取出来以现金形式存放,认为这样政府就看不见了,不会影响自己的老人金了。

我们说过,政府看的是“收入”而不是资产。当这些资产还是资产的时候,你的老人金丝毫不受影响,但是当这些资产转化成收入的时候,老人金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为搞不清楚资产和收入的区别,明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老人金收入,结果却阴差阳错地让自己的老人金突然降低了好多。

如果上面两样资产都在64岁那一年卖出会怎样?会产生20万的应纳税收入,应纳税款大概9万左右,而且第二年当你65岁的时候,老人金和补助金全部都是零。

一位老人家如果一共才有35万的现金过后面的二三十年,每年平均不过1万块左右,却一下子要缴纳出9万的税来,那心疼到绝望的感觉可想而知。

所以退休之前,不要集中处理资产,不论你要做什么,请问问你的投资顾问或者专业人士,不要等一切都卖完了再问,那样就晚了。

3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收入就不错,或者现在手上已经有了几套房子,那么退休的时候应该是靠自己钱在养老了。

不是说老人金就拿不到了,因为老人金对于收入的要求还是挺宽容的,只要你的年收入低于8万,老人金是可以拿满的,直到年收入超过13万,它才会完全消失掉。但是老年金补助金对于收入的要求就有要严格的多,一旦你的年收入超过2万加币,补助金就没有了。

退休的时候,如果你有CPP和公司给的退休金,再加上一些投资收入或者房租收入,很容易就会超过2万收入一年,那么老年金补助金肯定就不用考虑了。既然如此,不必再纠结如何尽可能的降低收入了。

首先在工作的时候RRSP就是非常必要的投资,因为它可以延税,至少现在你可以少纳不少税金,把钱拿回来多储蓄,多投资,尽可能提高投资收益率,让它们在免税的账户里尽快翻滚。

如果还有闲钱,就要购买保险,无论是人寿保险还是大病保险,那是稳定的、锁定的钱,一旦人生出现重大变故,可以帮你兜底的钱。

再有钱就可以投资TFSA,这笔钱在未来不算收入;还可以投资房地产甚至是其他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这一切都是为了尽快放大资产,让自己的退休资本更加稳固一些。

4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钱才能退休?最近的一份报告说,加拿大人需要140万才能在65岁舒适地退休。

如果按照寿命为90岁来计算的话,一个人的退休生活大概是25年,如果140万完全不成长的话,分到每年的费用大概是56,也就是每个月4600块左右。

这个数字对于一个中青年人来说肯定不够花销一个月的,但是对于一个已经退休的老人家来说,不养房,只养车,再加上出去吃饭和偶尔出门旅行,应该是够了。

140万要靠多少年来积累呢?如果从25岁开始工作算起,一共工作40年的话,那么每年大概要存下来35000块,就是每个月差不多3000块。

有多少人可以一个月剩下3000块?

25岁的年轻人到45岁的中年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钱花,从3万收入到30万收入,大家都觉得自己手头紧,存不下钱。

其实只是意识而已,只是习惯而已。你还需要跟自己斗智斗勇。

如果你每个月设定自动从账户里提取一部分作为投资,那么慢慢地钱就会攒下来。如果你强迫自己买了一套房子,那么一旦房子交付你省吃俭用也得供下它。

一下子赚140万不容易,但是你可以从几百、几千开始累积,从存款、基金开始积累。慢慢地扩大投资知识,扩大投资范围,各种投资产品都用上,几十年下来,140万也并不是遥远的数字。

我曾经见过一个阿姨的RRSP账户里 130万的麦当劳股票,她就是从工作开始,每个月都把工资的一部分拿去买了麦当劳的股票,日积月累下来,收益相当惊人。

美国不是也有人每个月用工资的一部分去购买特斯拉的股票,刚到40岁就已经资产过千万宣布退休了么?不要忽略日积月累的重要性,那就是复利的神奇作用。

你还有多久退休?你的140万准备得怎么样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