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9【辉光日新163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识决定格局

 新文艺 2022-09-04 发布于山东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助解】

(略)

【大意】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是次等人;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去学习的,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这一章,一个生僻字都没有,意思也简单明了。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学识水平、能力、态度和行为,决定了这个人的格局。



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者”,往往会被人认为是天才。天才有没有?确实有,或许有很多。但是很多天才都不是全才,也有很多小天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除了基因遗传因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承与学习。基因遗传因素可能决定了这个人的初始化水平,但是如果小时候没养成好的习惯,长大后不能坚持与时俱进、继续学习,那么,“大未必佳”也就不难理解了。







学而知之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学而知之者”,两汉戴圣在《虽有嘉肴》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简单点理解,就是鞋挤不挤脚,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不去尝试一下,可能永远不知道水温到底是不是适合自己。学了才能知道自己的方向,方向明确了,才能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困而学之



当然,学习有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就是自己有学习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被动学习则是在别人的要求下,甚至是强制、监督下去学习。或者,是“困而学之”,也就是遇到了瓶颈、实际困难,不得不去学习。

如果说主动学习是“乐之者”,能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那么被动学习的人,他们的学习就是被动的、极不情愿的了。这些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并不快乐,甚至会感到很痛苦,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能够让“逼他们”的人满意,或者是把遇到的困难顺利地解决掉,仍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因此,这些人勉强可以称之为“好之者”。这样的人,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人生格局也就大不如前面两种了。







困而不学



或许,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不是生而知之者,也不积极主动地学习,即使遇到了难题,也不发奋图强、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改变面临的困境,只会不断地抱怨,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没赶上好时候、没生在一个好家庭......所有的“错”都是外部环境、是别人的,绝不会从自身找原因,更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孔子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不愤发努力,只一味地躺平、混吃等死,活该你只能做下等人!”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