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芍药甘草汤,典型医案

 谷山居士 2022-09-0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9三叉神经痛——李成年医案

舒某,男,52岁,工人,左侧面颊阵发性剧痛2周,在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几天发作次数更加频繁,每因咀嚼或说话而引发,痛时闭目流泪,旋作旋止,日渐精神萎靡,头晕目眩,不思饮食,象缓大,舌上无苔,中见裂纹,投以四物汤加细辛,钩藤,僵虫2剂,以期养血祛风却无效,遂改芍药甘草汤:

芍药30克,炙甘草12克,2剂后疼痛减轻,4剂后疼痛消失而收效。《经方验案评析》

论:包括李老的两条医案,这些神经性头痛的医案,症状都很接近,但仍是理解不出来这些症状。只能从芍药甘草汤的方义,营血不行,则肝气不舒也。为何营血不行,又不是汗多亡阳,难道是肾阳之虚?

10目昏——刘渡舟医案

刘某,男,68岁,有高血压七、八年,患两足胫拘挛已一年多,同时晕而两目视物模糊不清,舌红苔薄白,脉弦。辨为肝血虚少之病变《素问》五脏生成论: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有能视,足受血而能步。今天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故足胫拘挛,目睛视物不明。

生白芍30克,炙甘草12克

服药三剂后,足胫拘挛明显缓解,又服六剂,拘挛消失,视物清晰,但仍头晕,转用平肝熄风之法调治而愈。《经方临证指南》

论:即然肝血不足,不何不用归胶地呢?芍药不能补血,为何又治愈了。弦为肝脉,肝窍于目,肝主筋脉,所以有症,都指向肝木,此为肝气不舒证。肝主藏血,血郁不行,则肝气不舒。芍药行血而疏肝也,血行肝疏则诸病得解。

11睡中磨牙——石宜明医案

张某,男,5岁,198494日诊。患睡中磨牙,经驱蛔,清胃泄热,等治疗无效。证属筋脉拘挛之风证。拟柔肝缓急,解痉祛风,处方:醋制白芍30克炙草10克蝉蜕10克,

3剂后磨牙减轻,继服3剂后告愈,以后偶尔复发,仍服此方即愈。《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白虎汤医案,有胃热磨牙。本案芍药甘草汤,是肝急磨牙。

12呃逆——冯汉龙医案

一王姓老翁,呃逆连声,日夜不止,以致饮食减少,夜不能寐,连续三昼夜,深以为苦。日更数医,迭进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均未见显效:又以指甲放入烟管中吸之,即是呃止,少顷又发,再用则无效。先祖父诊其舌尖无苔,口干少津,脉弦细略数,阴虚之象已显。以脾土之阴受伤,至肝木上犯,上升无制,呃逆之所以由作也。《医学启源》谓芍药“泻肝补脾胃”,成无己谓“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此用阴和阳之法也。

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煎汤频频服之。尽剂而呃逆止。在舌津示还,原方加鲜石斛15克(先煎)一剂先煎,卒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肝阴不足,肝郁犯脾,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冲喉而形成该病,治宜养阴柔肝,降逆止呃,芍药、甘草养阴柔肝,肝舒则脾自安,故取良效。《仲景病案学》

论:脉弦细者,此为肝胆之脉,所以辨为肝木上犯症。数为相火不降,所口干少津。呃逆者,肝木之旺,脾胃之虚,胃气不降,厥气上攻也。

281《内经》病论:人之噫者,何气使然?黄师注解,寒气在胃,胃气上逆,故为噫。噫者,食停而嗳气也。本案脉弦细,是为木旺也。芍药甘草汤,行血疏木,培土建中。

呃逆又叫打嗝,是常见的生理现象。指甲放入烟管中吸之,此是偏方,在李可老中医的书中也有记载,让患者将自已的指甲减为细丝,装入烟卷中,点燃,狠吸几口咽下,呃逆遂止。此法来自民间,治呃立时见效。

15吐血——黄煌医案

当她走进诊室的时候,我差点没有认出她来。她脸色红润,丰满的脸庞上洋溢着喜悦,与一年半前相比判若两人。

她,71岁,名某小妹,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20104月,因为肝硬化反复呕血、贫血来门诊。我根据她消瘦、大便干结、下肢经常挛急的特点,给予芍药甘草汤:白芍30g,赤芍15g,炙甘草5g。水煎,每日1剂。服用4月以后复诊,病情稳定,呕血未出现,贫血好转。以后便仍守原方,加生麦芽30g。嘱其如果大便不成形,可以改为一剂药吃2~3天。如此一年多,她几次来门诊,都是此方。据她的近邻告诉我,这位老人本已做好寿衣,没有想到如此便宜的中药救了她的命,在当地传为美谈。

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肝硬化,必须是有脚挛急、大便干结如栗的,这是使用本方的临床抓手。芍药是解痉药,特别是配上甘草后效果更好,张仲景不仅用于脚挛急,还用于腹痛,特别是那种阵发性腹痛。《黄煌医话》

16烦咳——王兆奎医案,

一男子55岁,咳嗽少痰,郁郁微烦一年余,舌尖边红赤少苔,多方治之不效,予白芍30克,甘草12克,三剂咳嗽大减,继服五剂痊愈。《湖南中医杂志》《黄煌经方100首》

论:心烦,舌尖红,少苔,此是上火之象。而咳嗽者,肺燥失敛也,此就是典型的胆火犯肺,又多治不效。此是少苔少痰,不是肺气上逆,而是肺热肺燥之象。芍药甘草汤者,治上火之咳嗽。

此为何上火?还是营血不行,乙木郁滞,而甲木相火不。

17神经性呕吐——姜春华医案

俞某,女,38岁。患神经性呕吐已旬日,服多种药物无效。面色㿠白,舌淡,脉弦。投以芍药甘草及小半夏汤。芍药18克甘草4.5克半夏9克生姜3片,方3

按:呕吐可能由于膈肌痉挛所致。本案用芍药甘草汤缓急解痉,芍药与半夏同用,半夏有镇静作用与芍药有协同作用,仅1剂呕立止。《经方发挥与应用》《经方治验消化病》

论:面白为木郁,木主五色,入肺为白。脉弦为木旺。病呕吐者,木郁克土也。土病胃逆,所以呕吐。芍药甘草汤,疏木建中也。

图片

33痉病抽搐——李桂材医案

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取得效验。曾治一例频繁抽搐伴头项强急,牙关紧闭患者,痛苦万分,抽搐止后全身酸痛。多项检查均无异常。中医诊断为抽搐,辨证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以白芍60克,甘草30煎服10剂后,痊愈。余认为本方正合内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之意,确有止抽作用。

又治一例顽固性重症盗汗兼多梦易惊患者,兼有心悸,他医迭投玉屏风散等药物无效,遂用本方合甘麦大枣汤加五味子、牡蛎,计服8剂治愈。《当代医家论经方》

34跌伤挛痛——刑锡波医案

吕某,女,50岁,家庭妇女。病史:因跌伤,腰部牵痛,转动困难。脉细数,舌质偏红,无苔。予芍药甘草汤加活血化瘀药治之。辨证:阴血两虚,血脉失荣。治法:益阴和营,活血止痛。处方:白芍24克,赤芍24克,鸡血藤20克,当归15克,甘草12克。

服药3剂疼痛即减,转侧灵活。《刑锡波医案集》

论:芍药,行血疏木,是有活血化瘀的功能的。比如赤芍,就是活血化瘀,而赤芍者,只是产地不同,东北特有。

张锡纯解芍药:白芍出于南方,杭州产者最佳,其色白而微红,其皮则红色又微重。为其色红白相兼,故调和气血之力独优。赤芍出于北方关东三省,各山皆有,肉红皮赤,其质甚粗,若野草之根,故张隐庵、陈修园皆疑其非芍药花根。愚向亦疑之,至奉后因得目睹,疑团方释,特其花叶皆小,且花皆单瓣,其花或粉红或紫色,然无论何色,其根之色皆相同。

附:孟春、仲春,季春之分。

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月。每季第一月,为孟,第二月为仲,第三月为季。此是以农历为计。如孟春,为春季第一月:仲秋,为秋季第二月:季冬,为冬季第三月。孟为开始月,仲为中间月,季为最后月。如孟夏,仲夏,季夏,为夏季三月时。医学衷中参西录

44肛裂——严其达医案

李某,女,32岁,大便干燥半月,5日前大便干燥更甚,便后肛疼痛伴有少量鲜血,以后每次便后均感肛门剧痛,及有少量鲜血,其疼痛历经3小时方缓解。肛门检查:肛门后正中位有一梭形裂口,深及皮肤全层,色鲜红,牵拉裂口时有少许渗血并觉疼痛。诊断为急性肛裂,拟芍药甘草汤:芍药50克,甘草12克,水煎服。

次日大便软,肛门疼痛减轻,继服1剂,便软痛止。5日后复查肛门,裂口已愈合。《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45髋关节疼痛——刘渡舟医案

周某,女,12岁,因与邻儿玩耍,右髋部被踢,从此局部疼痛不可近之。后又出现低热,37.8度,经西医确诊为:化脓性髋关节炎,疼痛部位微肿,扪之灼手,且右腿屈不能伸。脉弦细而数,舌质红,先用芍药甘草汤舒筋缓急: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

服药仅二剂则疼痛减半,又服二剂后右腿已能伸直。所奇者,服药后小便挟有白浊物甚多,疼痛随之而轻。服药前局部穿刺有脓液,服药后再穿刺则无。因局部仍有红肿热感,遂改用仙方活命饮消肿解毒,祛瘀止痛,又服十余剂而愈。《经方临证指南》《伤寒论方医案选编——注,刘持年医案》

论:髋关节,通俗的理解就是大腿骨的骨股头和盆骨的连接处。芍药行血,也有化瘀的作用。

此是外伤导致瘀血,瘀阻不通,木气不行而郁遏,所以腿屈不伸,瘀热化脓。药后小便挟有白浊者,却是挺奇。《长沙药解》斑蝥解,治疯狗咬伤,还有瘰疬者,从小便溲出粉片血块,也是从小便排出。中药花蕊石,在治疗新伤瘀血时,也是通过大小便把瘀血排出体外。大黄甘遂汤,抵当汤,桃核承气汤等,都是通过二二便排出,只是小便排出者少。还有的妇人病,从产道排出。

附:《仙方活命饮》是治疗外疡的一个代表方剂。组成药物:金银花、防风、白芷、当归尾、赤芍药、乳香、没药、贝母、天花粉、陈皮、穿山甲、皂角刺、甘草。

用法:水煎服,也可用酒水各半煎服。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症见局部红肿焮痛,或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是由热毒壅聚,气滞血瘀所致。热毒壅聚,则局部红肿:气滞血瘀,则疼痛:正气抗邪于外,则身热微恶寒。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疮疡之要药:防风、白芷疏散外邪,使热毒从外透解:当归尾、赤芍药、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止痛:贝母、天花粉清热散结:陈皮理气行滞以消胀:穿山甲、皂角刺活血通络,透脓溃坚: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酒煎服,是取其活血通络以助药效。诸药合用,使热毒消解,气血畅通,则肿消痛止。

临床应用:本方为治疮疡阳证初起的常用方,以局部红肿焮痛、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为辩证要点。运用时,若痛不甚者,减乳香或没药:红肿痛甚者,减辛温之白芷,陈皮,加蒲公英、地丁、野菊花、连翘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血热甚者,加丹皮、丹参以凉血散瘀: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泻下通便。

本方多用于疖肿、蜂窝组织炎、乳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属热毒实证者。

图片

57脚拘挛急案——刘渡舟

贾某,男,53岁,左腿肚子经常性拘挛(就是抽筋),疼痛不能伸直,严重时能向外聚聚起一肿包。同时足大指向足心处抽搐,疼痛难忍。脉弦,舌质红而少苔。阴血不滋,筋绌急而使脚拘挛。白芍24克,炙甘草12克,连服四剂而愈。《经方临证指南》

论:腿肚子经常性拘挛,就是抽筋之义。脉弦为木郁之脉,脉证相对,风木枯燥之义。芍药甘草汤医案,大部分都是舌质红而少苔。

58小腿抽筋

数年前,当我和登山伙伴攀登北阿尔卑斯山脊时,一行人中间突然有人急叫:我的腿抽筋了,痛!喊罢便一屁股坐了下来。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每当爬山或去国外旅行时,我必准备多种汉方浸膏剂。于是我当即拿出芍药甘草汤浸膏让他服用,不一会儿疼痛便消除了,并且平安地结束了爬山旅行。打高尔夫球和徒步旅行时,也常有人小腿抽筋,如果正在走路,还可保平安无事。万一在开汽车或游泳时抽筋,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发生事故。

数年前有一位71岁画家,2-3个月前夜间腓肠肌痉挛突然发作,痛得几乎要跳起来。经过按摩,疼痛虽止,但从此以后每晚都要发作一次。诊疗后发现,他的腹肌并不怎么有力,但左右腹直肌却绷得很紧,像一张鼓起的塑料板,该症恰好是芍药甘草汤的适应证。投予本方一周后,腓肠肌痉挛完全消失。

另一例是千叶大学医院某护士长的弟弟,因脊椎骨疽住入外科病房。一天早晨,他的腿突然抽筋,怎么也伸不直。诊断时发现,他腹肌无力,仅表面腹直肌胀得鼓鼓的。投予芍药甘草汤,连服2周,小腿抽筋便不再复发。芍药甘草汤除能有效治愈小腿抽筋外,对神经痛和腰痛、小儿腹痛等症也有显著疗效。

很久以前,有一位家住千叶县成田市的中年人跑来看我,说他儿子腰痛得不能走路,请我出诊。我赶去一看,他儿子患的是坐骨神经痛,在床上直打滚,痛苦万分。他的腹直肌绷得很紧,投予芍药甘草汤,服后不到20分钟,疼痛全消。

芍药甘草汤虽有时对缓解疼痛有速效,但为了根治,仍需连续服用2~3个月。另外,如果老年人患严重的脚冷症,宜在芍药甘草汤中加附子,构成芍药甘草附子汤,也可治愈此病。(张向渠编译.抗衰老妙方.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241-243《经方研习》

论:此用治抽筋,必结合腹诊,有小腹弦急者,用芍药甘草汤,百发百中。

59小腿痛挛——姜春华医案

史某,女,32岁。劳力后周身酸痛,尤以两腿腓肠肌痉挛,舌淡,苔白,脉弱。拟以活血解痉,用加味芍药甘草汤。芍药30克甘草9克当归9克鸡血藤15克,方3

按:本案以芍药甘草汤治腓肠肌痉挛,加大芍药剂量,则镇痛效果更好。以芍药配伍当归及鸡血藤,活血养血,果药后患者症状大减。《经方发挥与应用》

论:肝主血,血虚木燥,筋脉失养,所以挛急。当归补肝木之血,芍药行血疏肝以解痉挛,甘草者,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73阳强——乔保钧医案

王某,男,36岁,1964年4月15日诊。3个月前,因与近邻不和,情志不遂,沉闷不乐,继之阳物易举,挺而坚硬。近月来阳举不倒,房事后也强而不衰,胀痛不堪,历经中医治疗,未获显效。查见形体健状,舌尖边俱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此乃肝郁化火,阴气耗损,阴愈虚而火愈旺,相火内蒸,气血不充所致。重投芍药甘草汤:

生甘草150克,芍药90克,水煎服,五剂症减,八剂而瘥。《黄煌经方100首》

74阴缩痛——胡希恕医案

刘某,男性,50岁,初诊日期1968921日。前阴抽痛,伴经常胃脘痛半年,经补肾养肝等法治疗无效,经友人介绍来会诊,舌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津血虚而筋脉失养,为芍药甘草汤的适应证:白芍18克,炙甘草18克。结果:服3剂前阴抽痛好转,服6剂诸症已。《解读张仲景医学》

图片

72阴缩症——周洵清医案

贺某,男,48岁。患者昨天从外地回家探亲,旅途劳累,不节房事。诊见:急性痛苦病容,少腹阵发性疼痛,喜暖喜按,阴茎及阴囊向上挛缩,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紧。此寒滞肝脉,阴缩之重症。立即用葱白、生姜捣碎,炒热外敷少腹,艾灸百会穴回阳救逆,并选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处方:白芍60克,甘草20克,小茴香30。患者服完第1剂,病去六七,连服2剂,诸症霍然。(周洵清.芍药甘草汤临床运用三则.长沙:湖南中医杂志,1987,(3):44)《经方治病经验录》

78阴吹——班秀文医案

韦某,女,34岁,教师。多次人工引产,生产2胎。现头昏耳鸣,肢体困倦,腿膝乏力,口干不欲饮,经行错后,量少,色淡,大便干结,3~5日一解,小便正常。经常前阴出气有声,如放屁样,无臭味,每日发作次数不等,多则10余次,少则3~5次。脉细弱,唇舌淡白。证属血虚风动,以养血柔肝、缓急和中为治。归身15g,白芍30g,首乌15g,生甘草15g。每日水煎服1剂,连服3剂。

原按:阴吹一证,《金匮》有“猪膏发煎导之”,为治之法,本例多胎之后,津血亏虚,风木失养,肝主风而脉络阴器,血虚而风动于下,故前阴有声如矢气,血虚则失于濡养,故大便干结、头晕耳鸣诸症丛生。仿《伤寒》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其肝气,复加当归,首乌,加强养血滋阴之功,阴血得复,肝木得养,疏泄功能正常,则阴吹自停。摘自:班秀文.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7.《经方治验妇科疾病》《国医大师经方临证实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