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窦氏专恣

 一中大语文 2022-09-04 发布于福建

秋七月,南单于上言请出兵共讨北匈奴,太后议欲从之。会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太后数召见之,窦宪惧畅分宫省之权,遣客刺畅于屯卫之中,而归罪于畅弟利侯刚,乃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尚书颍川韩棱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何敞说宋由曰:“畅,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敞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欲亲至发所,以纠其所变。而二府执事以为三公不与盗贼,公纵奸慝,莫以为咎。敞请独奏案之。”由乃许焉。二府闻敞行,皆遣主者随之。于是推举,具得事实。太后怒,闭宪于内宫。宪惧诛,因自求击匈奴以赎死。冬十月,以宪为车骑将军,伐北匈奴。窦宪尝使门生赍书诣尚书仆射郅寿,有所请托,寿即送诏狱,前后上书,陈宪骄恣,引王莽以诫国家;又因朝会,刺讥宪等以伐匈奴。反噬,当诛。何敞上疏曰:“寿机密近臣匡救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私邪臣所以触死瞽言非为寿也忠臣尽节,以死为归;臣虽不知寿,度其甘心安之。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伤晏晏之化,杜塞忠直,垂讥无穷。臣敞谬与机密,言所不宜,罪名明白,当填劳狱,先寿僵仆,万死有余。”书奏,寿得减死论,徙合浦,未行,自杀。寿,恽之子也。夏六月,窦宪出朔方鸡鹿塞,分遣副校尉阎盘等,破北匈奴单于于稽落山。秋九月,以窦宪为大将军,中郎将刘尚为车骑将军,封窦武阳侯,食邑二万户。宪固辞封爵,诏许之。旧,大将军位在三公下,至是,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长吏、司马秩中二千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窦氏专恣》)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寿机密近臣/匡救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私邪/臣所以触死瞽言/非为寿也/

B. 寿机密近臣/匡救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私邪/臣所以触死瞽言/非为寿也/

C. 寿机密近臣/匡救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私邪/臣所以触死/瞽言非为寿也/

D. 寿机密近臣/匡救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私邪/臣所以触死瞽言非/为寿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与“会天大雨”(《陈涉世家》)两句中的“会”字含义相同。

B. “太后数召见之”与“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数”字含义不同。

C. “而二府执事以为三公不与盗贼”与“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执事”含义相同。

D. “宪固辞封爵”与“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两句中的“辞”字含义不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单于请求东汉朝廷出兵共同讨伐北匈奴,太后先召集官员商议,后来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讨伐北匈奴,最终大败北匈奴。

B. 尚书韩棱并不认为杀死刘畅的凶手是刘刚,而是认为凶手就在京师,他在遭到太后严厉的责备后仍坚持自己的意见。

C. 何敞认为,因为自己的失职没能抓到真凶,便向宋由请求亲自督查此案,之后,得到了全部的案情事实,窦宪露出水面。

D. 郅寿屡次上书指出窦宪骄横傲慢,反遭窦宪诬陷入狱,被处以死刑,何敞为郅寿上书求情,郅寿被免去死刑改为流放。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后怒,闭宪于内宫。宪惧诛,因自求击匈奴以赎死。

(2)诚不欲圣朝行诽谛之诛,以伤晏晏之化,杜塞忠直,垂讥无穷。

【参考答案】

1. B    2. D   3. C   

4. (1)太后(知道真相后)非常生气,把窦宪禁闭在内宫中。窦宪怕被诛杀,就请求派自己去攻打匈奴来赎死罪。

(2)(我)实在不愿朝廷因诽谤罪而杀人,伤害敦厚的教化,堵塞忠诚之士进言的道路,留下恶名被后世讥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