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4A”臂章是如何设计的

 Loading69 2022-09-04 发布于四川

【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潘麟之

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内,陈列了一件粗布缝制的臂章(右图),长8.5厘米、宽6.5厘米,正面印有“N4A”,背面有“陆军新编第四军、尽忠职务、严守纪律、实行主义、完成革命”等字样。

文章图片1

资料图片

从1937年10月组建到1947年1月撤销番号,新四军历经10年,使用过多种臂章标志,其中佩戴时间最长、国内外影响最大的,就是由庄五洲、许幸之等人设计的“N4A”臂章。

臂章主要设计者之一庄五洲,于1914年7月生于台湾高雄。15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回到祖籍福建泉州,进入厦门美术专业学校就读,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为了推动华中抗日文艺活动的开展,1940年秋,刘少奇、陈毅采纳大家的意见,决定办一所像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那样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学校。庄五洲从上海来到盐城,在由刘少奇兼任院长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美术系担任教授。

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随着队伍不断扩大,需要有一个统一全军的标志,时任鲁艺分院美术系教授的庄五洲和许幸之等人,承担起了设计臂章这一任务。

不久,庄五洲和同事们以原有的臂章为蓝本,设计了一种外方内圆、蓝白相间、椭圆形的图案,中央写有“N4A”。蓝色表示蓝天,椭圆形中的白色象征光明,寓意中华民族前途无量,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N”是英文“New”(新)的首字母,“4”是新四军的建制代号,“A”是英文“Army”(军队)的首字母。

图样经庄五洲画出正稿后,其线条简洁流畅,视觉醒目有力,很快得到了陈毅的赞赏。样稿通过后,臂章用石版印刷,在全军指战员中发放佩戴,并一直沿用到1946年。“N4A”臂章,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产物,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其设计者也永载青史。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4日06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