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真正原因,被在印度打捞上来的石碑揭开了

 怀旧書馆 2022-09-04 发布于广东

1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这样大规模的远航活动比西方的大航海时代还早半个世纪。

只可惜郑和之后,中华民族逐步开启了闭关政策,没有了更伟大的远航史,可谓是谱写了新开篇,却没有后来的续集。

文章图片1

只是800多年前的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派郑和如此浩浩荡荡地七次下西洋呢?

史学家和航海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有很多说法。

其中,坊间流传比较广的一种是“复仇说”,这种说法认为是朱棣为了寻找被自己赶下台的侄子朱允炆。

因为朱棣当年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朱允炆。

文章图片2

在南京被攻破时,朱允炆自己放了一把火,把宫殿烧了,只留下一具烧焦的、无法辨认的尸体。

后有传言说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逃亡到了海外,于是,朱棣担心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这便成为了他心中有一道梗。

朱允炆忠厚老实,在被朱棣赶下台后,即使逃到国外,就凭此种性格,也翻不起啥风浪。

这朱棣又怎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三番五次派郑和率领几万人,兴师动众出海寻找呢?

而且这出海,花费巨大,劳民伤财,亏本生意朱棣可不会做,而且此种说法,也只是明代顾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语,并无史实记载。

文章图片3

那朱棣让郑和三番五次下西洋的真实目的究竟是啥?

直到1911年后,在英国人在印度洋里打捞的一块石碑,才真正告诉了世人,原来如此。

2

郑和原名马和,云南回族人.

年少明军平定云南时,他成为了孤儿被俘,遭受了宫刑,成为了太监,后来成为了燕王府的一名杂役。

文章图片4

在燕王府的日子里,郑和渐渐展露出他天资聪明,又积极好学的一面。

朱棣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可造之才,于是将他留在身边,加以教导,终长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广识之人。

等后来朱棣做了皇帝,他念着郑和曾立下诸多战功,给他赐姓“郑”,由此才有了郑和这个名字。

郑和跟随朱棣多年,朱棣对他的学识、才能都非常的了解,知道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学习过航海知识,于是让他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

文章图片5

因为海寇猖獗,扰乱了海上贸易,明朝建国以来一直实施的是禁海政策。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他先后出使过日本、暹罗等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航海实战经验,也肃清了周边的倭寇,还明朝以更加安定的海防

1405年,也就是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总计27000余人组成浩浩荡荡200余艘的船队,所到之处,很多当地人都以为是军队侵略,不受欢迎。

不过,第一次下西洋的重大收获就是生擒了当时盘踞在马六甲海峡、劫掠过往船达万余艘、扰乱海上贸易的明朝第一大海盗首领陈祖义,为后面下西洋通好通商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文章图片6

第一次下西洋回国,郑和及船员们仅仅休整了10天时间就再次向着海洋出发。

因为第一次不受待见的经历,从第二次开始,以后的每次远航,郑和都携带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包括金银财宝、丝绸瓷器等用以布施沿途各国。

可是,在第三次下西洋再次经过锡兰时(现在的斯里兰卡),当地国王收到郑和的大礼,一边隆重的接待,却又因为垂涎于郑和船队所携带的大量宝物,还一边安排大王子勒索郑和,毁掉了郑和靠岸的小船,截断了郑和回船队的后路。

这锡兰是坐落于印度洋上的一个如梨形的岛屿,曾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的十字路口”。

文章图片7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锡兰国王并非一个有远见之人,仗着特殊的地理优势,经常打劫、抢掠来往船只,所以难免看到郑和的大礼及船队后妄生贪恋。

郑和没想到这送礼还送出了问题,不过他带的2000余随从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趁着锡兰国一心想抢掠船队的空隙,直接杀进城活捉了国王,解了船队遭掠之急。

后来郑和把锡兰国王押回了国,并重新扶持了新国王继任,还协助其治理安邦,自此,锡兰成为了明朝的又一通好国

1405年至1433年,郑和在28年间七次受命下西洋,航行范围也越来越远,终因劳累过度在第七次航行中过世。

文章图片8

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的远航之举远远超过半个多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在中华民族一向友好的外交政策上,所到之处,即使有过冲突也没有过侵略或是殖民,这也为中国外交开创了新篇章。

可惜在郑和之后,明朝便再也没有派人去过印度洋,对外政策也越来越保守,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3

对于郑和当年七下西洋,开销与耗费都是巨大的,除了大量的布施赠送以及奖赏以外,郑和还大量的购买异地物资、物种回国,在开拓国人眼界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内银钱短缺。

为什么如此还要七次下西洋呢?

公元1911年,英国海军在海岸线附件打捞出一块石碑,但并未过脑,只是看得上面刻的五爪双龙戏珠比较精致,所以就铺在了码头上做铺路石。

文章图片9

后来,一位名叫托马林的英国工程师正在斯里兰卡南部港口城市加勒的街头游荡时发现这块石碑上面似乎刻着字,于是他开始仔细端详了起来。

托马林敏锐地察觉到,这很可能是某个国家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

消息传开之后,立马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当时斯里兰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好多英国的专家纷纷前来研究这块石碑。

其中有学者确认,这是一块中国明代的石碑,上面的文字记载的就是郑和下西洋事件。

随着不同专家的翻译、解读,一直以来困扰着人们的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慢慢浮出了水面。

文章图片10

郑和布施碑高144.5厘米,厚15厘米,宽76.5厘米,石碑的正面和背面都有双龙戏珠的浮雕,具有浓浓的中国风情。

上面的文字一共有三种,分别是汉字波斯文泰米尔文,但经过长时间风雨的侵蚀,另外两种文字已经都看不清了,只有中文可以勉强辨认出来。

多年以来,来自各地的专家、教授对其进行修复和解读,大致弄懂了其真实含义。

据石碑上的中文记录:“大明皇帝谴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永惟大德、礼用报施,仅以金银、织金苎丝宝幡、香炉以充供养。”

石碑上面的落款是永乐七年二月,和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相吻合。

虽然语气还是很诚恳的,但明朝的傲慢也很显眼。比如说昭告、仅以就很大国风范。

文章图片11

根据石碑上汉文的记载,郑和等人受明成祖朱棣的派遣来到西方各国,目的是巡礼圣迹、向各个佛教寺庙布施香礼,和各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朱棣就是这么一个这豪商,说好听点是为了宣扬国威,说白了就是亮肌肉。

4

此外,汉字还记载了各种祭品的清单,以及期望与各个国家建立友好往来的意图。

明朝是真心实意地想和各国建交的。

话说在朱棣篡权后,经过他鼓足干劲,撸起袖子向前跑等一顿操作猛如虎的努力下,明朝站起来了。

文章图片12

此时,只能在陆地上发展已然不是朱棣的小目标了,来让自己无处安放的膨胀心激流勇进一番。

而郑和经过多次下西洋,的确完成了朱棣交代的任务,还算不辱使命。

对于明朝百姓来说,人们见到了很多以前从没见过的东西,知道除了亚洲大陆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郑和带回来的象牙、犀角、香料等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甚至连辣椒也是在那个时候引入中国的。

此外,郑和下西洋沉重打击了沿海的海盗,“海禁”政策得到了放宽,普通民众也能够出海和各国进行贸易活动了,许多人因此富了起来。

对于海外各国来说,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之中,他们对郑和船队的态度逐渐由害怕转为接受最后转为欢迎。

文章图片13

每当郑和的船队到来的时候,大家纷纷赶来欢迎,并拿出自家的特产来交换瓷器、丝绸等物品,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将种子、栽培技巧等传授给当地人民,使当地的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深受人们喜爱。

甚至有很多国家的国王不远万里派人去明朝都城,在觐见皇帝的同时表达对郑和船队的感激之情。

这样各国之间友好交往的情况持续了二三十年,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

文章图片14

郑和下西洋对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亚非各国来说,这个东方大国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示出自己先进的文明。

我国的汉字、典章制度、宗教礼仪逐渐传到其他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在异国他乡绽放风采。

总之,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开创了我国外交史的新纪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