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军缴获电台后不会用,一国军俘虏效力,25年后成我军开国中将

 粤海画苑 2022-09-04 发布于广东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组织最需要是电台有电台我们就能快速传递消息,避免陷入国民党的包围,拯救更多的共产党人。

一直到1930年,我军终于在第一次反围剿的过程中缴获了一台电台。

可是得到了电台之后,我军却没人会用。最后还是两个国民党的俘虏,教会我们如何使用这台电台。

这名俘虏究竟姓甚名谁?后来他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文章图片1

被俘虏的人才

1909年5月出生于江苏武进县的吴人鉴,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的代表,父母都是农民的他,小时候经常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不过吴人鉴非常努力,从小学习成绩就比较出色,所以他的父母拼死拼活硬生生供他考完了大学。

先是在1924年考入工专学校,接着又在1928年,用自己攒的钱考上了交通学校通信科,开始了自己通信员的一生。

老话常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吴人鉴在交通学校还没学到东西的时候,学校就突然被并入了黄埔军校。

一时之间,曾经的农民吴人鉴,变成了黄埔军校的人才。

文章图片2

1929年在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吴人鉴便加入国民党,并被分配到了国民党第18师,以通信员的身份开始努力。

由于吴人鉴能力出色,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从普通的通信员被提拔到了中尉台长的位置,还让他带了不少的徒弟。

对于这样的职位,吴人鉴非常满意。

虽说电台台长的待遇比不上其他同级别的职位,但好歹是负责电台工作,几乎不用冲到战场一线,可以说是非常的安全。

可是正当吴人鉴以为自己的军旅生活,会安然无恙度过的时候,国民党军的一次战败,改变了他的人生。

文章图片3

1930年,蒋介石再一次组织兵力“围剿”我军。

但此时我军已经初具规模,面对蒋介石不讲道理的进犯,决定开始第一次“反围剿”作战。

在毛主席等人的英明领导之下,纵使实力差距巨大,我们依然打赢了这一次反围剿战争。

其中红四军彻底歼灭了国民党第18师,俘虏了超过9000名国民党士兵,而吴人鉴便是其中之一。

在成为俘虏之后,吴人鉴每一天都惴惴不安。

他虽然没见过共产党如何对待俘虏,但他却清楚地知道国民党会如何对待俘虏。

一想到那悲惨的画面将成为自己的未来,吴人鉴就顿时两眼一黑。

文章图片4

在此后的几天里,吴人鉴惊讶地发现自己明明是个俘虏,却每天都能吃好喝好睡好,甚至吃得比红军战士还要好。

为此,他还找到自己的徒弟刘达瑞聊天说:“你说共产党对我们这么好,是不是马上就准备杀了我们啊。”

刘达瑞摇了摇头:“师傅,我看不会。这几天相处下来,我感觉共产党和咋们不一样。”

话音刚落,房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迫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英武的军人推开门来,吴人鉴认出这人是参谋处处长郭化若,是专门负责他们这些俘虏的人。

郭化若进门之后,左边瞧瞧、右边瞅瞅然后开口道:“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会使用电台的人加入,有愿意的请举手。”

文章图片5

听到这话,吴人鉴不禁感到有些奇怪。

为什么共产党会突然在这个时候,从俘虏中挑选一个会使用电台的人呢?

电台的重要性

在上个世纪的战争中,除了正面硬碰硬的武器和战士之外,身居后方的电台工作也同样重要。

有人说电台是部队的眼睛和耳朵,1927年我军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当时蒋介石背弃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约定,开始大肆地“围剿”我军,疯狂的压迫共产党人的生存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保全大局,党中央的情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各地红军之间的联络,周总理特意组建了中央交通局

文章图片6

所谓的中央交通局其实与邮局有些类似,就是由当时的情报员携带情报用双腿来传递信息

但人终究不是机器,靠这两条腿来回传递信息,一般都会耗费半个月以上的时间。

战争期间,情报要相距半个月才能收到,那对战况的影响可不小。

与当时的中央交通局相比,拥有电台的国民党不过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情报传递到位

对于当时的我军,如果拥有完善的电台系统,那将会避免很多伤亡。

为此中央领导都非常重视电台,毛主席甚至专门为电台下达了命令,要求战士们在战胜之后尽可能寻找电台。

而蒋介石那边也同样知道电台的重要性,为了避免电台被缴获,他对电台设备的控制非常严格,除了国民党当局安排的电台设备,其他人一律不允许购买电台。

文章图片7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军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始终没能缴获任何一个电台。

一直到1930年,红四军才从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缴获了第一台电台,让毛主席都十分兴奋,多次前来鉴赏这台电台。

但是拿到这台电台之后,新的问题又来了。

当时我军大多数成员都是农民出,一些读过书的干部又没有学习过电台。

所以我们缴获了电台之后,就开始因不会使用电台而烦恼了起来,就连毛主席都为此一筹不展。

为了尽快将电台用在情报工作当中,朱德元帅提议从9000名俘虏中询问一下,看有没有人愿意加入共产党,教他们如何使用电台。

而寻找俘虏的任务,便被交给了当时参谋处处长郭化若。

文章图片8

第一位通信员

虽说我军从俘虏中选拔通信员的举动很是纯粹,但是在吴人鉴的眼中却不是这样。

吴人鉴看来,这是共产党在筛选有用之人。在筛选完了之后,其他的“无用之人”很有可能被就此处理掉。

于是吴人鉴冷笑了一声:“那剩下的人呢?剩下的人会被杀掉吗?”

吴人鉴这话一出,整个牢房内都吵闹了起来。

看着眼前的骚动,郭化若捏了捏眉心道:“不会,我们共产党采取自愿制度,不愿意加入共产党的,我们会提供回老家的食物和金钱,让你们离开战场。”

听到这话,吴人鉴直接愣在了原地,他不敢相信共产党对待俘虏竟然会如此温和。

文章图片9

其实在这几天的相处中,他早就知道了共产党的真正样貌。

共产党与他们国民党完全不同,是真正为了人民而战的队伍。

只不过郭化若的话语反而起了反作用,在座的人一听到可以领食物和金钱回老家,一下子就都不想打仗了。

看没人愿意加入,郭化若叹了口气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吴人鉴突然举起手来:“首长,我愿意!”

而紧跟着吴人鉴,他的徒弟刘达瑞也举起了手来,还冲着师傅吴人鉴笑了笑。

文章图片10

就这样,吴人鉴和刘达瑞一同加入到了共产党当中,成为了共产党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电台通信员。

这之后,共产党也真的按照郭化若承诺的一般,将其他俘虏全部送回了老家,没有为难任何一个人,让吴人鉴和刘达瑞加入共产党的决心愈发坚定。

同时为了与过去身为国民党的自己分别开来,吴人鉴还将名字改为了王诤。

电台工作

身为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王诤的加入对我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喜。

不少当时的红军领导都为此特意接见王诤,甚至毛主席都与他们一一见面,甚至还给他们端茶倒水。

文章图片11

在诸位领导的热情欢迎之下,王诤师徒二人感觉自己就像回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并下定决心要为革命事业奋斗。

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是有了王诤这样的人才,当时我军依然只是拥有几台质量不佳的电台。

不过王诤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在加入共产党之后,已经学到了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

哪怕是用质量不佳的电台,他也依然可以与敌军的通信员进行“作战”,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将情报传递给组织。

文章图片12

领导们自然也清楚提供给王诤的条件并不好,但是王诤达到的成果却超乎他们的想象。

于是,领导们便决定组建一个无线电队,由王诤担任队长,培养更多的人才。

至于设备,在王诤加入共产党之后经历了的数次反围剿战争,已经缴获来了大量的电台。

虽然这些电台多多少少有些损伤,但是以王诤师徒的能力,他们还是可以将这些电台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几年的时间过去,红军无线电队已经在王诤的培养之下出现了不少能人,包括王诤最初的徒弟刘达瑞在内,一大半的通信员都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存在。

文章图片13

因为这样的功绩,中央本准备对王诤进行表彰,却被王诤拒绝。

按照王诤的意思,自己曾经是反动派的一份子,比起接受表彰,他更宁愿继续专注在自己的工作当中,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给王诤最大的奖章

在长征结束之后,王诤也跟随大部队来到了延安。

当时延安的建设还刚刚起步,尤其是电台方面的建设难如登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王诤每天忙得废寝忘食,只为了建立起无线电通信网络

文章图片14

但当时红军刚刚结束长征,大家每天能吃一顿饱饭就已经十分开心,更别说是无线电相关的原材料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王诤先是每天带着其他通信员上街“捡垃圾”,寻找那些因战争而废弃的金属制品。

然后再将这些金属制品解体重制,制作成为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原材料。

在王诤等一众通信员的努力之下,无线电通信网络终于颇具雏形。

据说,当时延安使用的通信设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都是王诤等一众通信员亲手制作的。

在此后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之中,王诤和他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为组织解决了大部分的烦恼。

文章图片15

在解放战争期间,每个月中央都要发送超过140万字的电报,而负责这些电报的人便是王诤。

也因为王诤十几年兢兢业业的表现,毛主席都在一次开会的过程中,当着大家的面夸奖王诤说:“等到仗打完了,我们要给王诤最大的奖章!”

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不严谨,不过也表达了毛主席对王诤的认可。

等到解放战争结束之后,屡立奇功的王诤被安排了通讯部部长的位置,同时也授予了他中将军衔,让这位曾经的国民党俘虏变成了开国中将。

而王诤的电台之路也没有就此止步。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抗美援朝等战争,王诤也同样立下了功劳。

文章图片16

当时我军面对美帝国主义先进的雷达设备,电台通信一度陷入了瘫痪状态。

于是年逾半百的王诤再一次披挂上阵,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前线的战士们解决了雷达干扰问题。

其实王诤之所以能够如此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原因不仅仅在于他对共产党精神的认可,更多的是他在共产党中体会到的战友之情。

比起国民党中的勾心斗角,共产党战士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纯粹。

有一次王诤在战斗中为保护电台而晕眩,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躺在竹排上到达了安全地带。

文章图片17

真好奇发生什么的时候,他便看到竹排边上一个个血手印。

一瞬之间他便明白,这是他的战友们为了救他,不惜受伤也要扛着竹排带他走。

正是这样经历过生死的伟大战友情,让王诤为共产主义事业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而王诤自己,同样也堪称伟大。在1930年加入共产党之后,他为了组织的情报工作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1978年,王诤因病去世。

因为他的功绩,武进区罗阳镇专门为他塑了一座雕像。任何了解过这位开国中将生平经历的人,都将会铭记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