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进拴|神游蝴蝶泉

 智泉流韵原创 2022-09-04 发布于河南

郭进拴|神游蝴蝶泉

对蝴蝶泉的向往,因为电影《五朵金花》。这部音乐影片,不仅有载歌载舞的欢快场景,还用幽默诙谐的故事,表达了真挚的爱情。当时,我只有20岁,情窦初开,还没有意中人,整日哼着“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这首电影插曲,对爱充满了遐想,充满了渴望。

农历的三月,蜂飞蝶舞,百花盛开,是大理最美的时节,蝴蝶泉合欢树散发的清香,吸引着许多的蝴蝶从四处飞来。这些蝴蝶,大小不一,大的,有手掌那么大,小的,像铜钱那么大,有红,黄,白,蓝等七个颜色,一百多个品种。数万只蝴蝶,相聚在泉水边翩翩起舞,那场景,让人震撼。
这个时候,许多的白族青年,也聚集在蝴蝶泉边,用对歌来寻找意中人。影片中的金花与阿鹏,就是在蝴蝶泉边对歌时,一见钟情的,并相约来年再相会。来年的三月,当阿鹏去寻找金花时,由于只知名字,别的一概不知,闹出不少啼笑皆非之事,让人忍俊不住。



当时,看完这部电影,我极其兴奋,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向往,彩云之南,蝴蝶泉边,好浪漫,好有激情,如能到那去寻找心爱的人就好了。
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记中就写到过: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

“徐霞客闻之已久的蝴蝶泉有三绝:泉、蝶、树。蝴蝶泉的水是从岩缝沙层中浸透而出,没有任何污染。而且蝴蝶泉是四个潭,并不是一个烂泥塘;蝴蝶泉公园内,不说凤尾竹、圣诞树等夹道迎客的新栽林木,也不说满山遍野的松林、柏林、棕榈林、茶林、杜鹃林、毛竹林,就说蝴蝶泉边的合欢树吧。知道吗?这株夜合欢树,每当四月初开花时节,白天花瓣张开如一只只蝴蝶,夜晚又花瓣合拢吐出阵阵扑鼻清香。蝴蝶是会飞的花朵,这合欢树的花朵是静止的蝴蝶;最后说蝶。蝴蝶泉蝴蝶种类繁多,每年阳春三月到五月间,蝴蝶大的如巴掌,小的如蜜蜂,成串悬挂于泉边的合欢树上。


盛况最空前是四月十五日,这一天被白族人定为蝴蝶会。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郭沫若于1961秋到大理游蝴蝶泉时,也曾写下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诗句。”
蝴蝶泉与蔚蓝而浩淼的洱海还有一段距离,与大理也相隔不很远。大理这座城市,对于我们许多内陆人来讲,感觉遥远得很。唐以前的一些书里,把这里描写得并不美丽,常常叫不毛之地,或叫蛮荒之地。《资治通鉴》里讲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得故事。孟获得家乡,想来与大理也不十分遥远。总之,大家以为这一块土地,开化开发得迟晚。其实,唐宋以后的文学作品也好,史籍也罢,都说这里早先就发达得很,昌盛的原因,是气候宜人,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我这回到此一游,方明白传说也好,籍载也罢,把大理都还没有说到最美处。

大理这个现代美人“金花”的故土,实际上坐落在一个盆地当中,海拔较高,水源丰沛。你到大理新城、旧城或者郊区、农村随便走走,就会惊喜地看到,清澈的水,都是一大股一大股地在渠道中奔流,小草碧绿,田野碧绿,树木碧绿,东西向摆布的南屏障苍山大部,也是碧绿的。据说在白族人心目中犹如圣山般高峻的苍山顶,一年四季有皑皑白雪,但我游玩的那天,潮润的雾,浓郁厚重,从当腰以上把山罩了,愣是没有看到一山三景致。却是,苍山云弄峰脚蝴蝶泉的五彩缤纷,我真切地欣赏到了。
由柏油路边进蝴蝶泉,还有不到千米的距离,两列青翠的茂竹,生生做了一回导引者。竹是凤尾竹,粗粗细细,粗者如成年男人的脚腕,细者若七八岁小孩的手腕,却一律挺拔,直直向天去。竹竿表皮不同,绿,黄,灰,白,据说至少有十来个色调,遗憾的是我没有足够时间去辨认。竹子梢头是细碎的叶,有的比我们北方的柳叶大长和尖,有的则细小得似沙棘的叶片。可是色翠得很,青得很,鲜得很,新得很。竹叶连缀着,堆摞着,密密实实,以至泉边。


去蝴蝶泉,得过一道石门。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三个遒劲大字“蝴蝶泉”,就镶嵌在门楣上。门框周围,这里那里,散长着一株一株的杏树。杏树的叶子全无,细的壮的枝杈,曲曲折折,向上向外伸展去。而粗的枝,是干枯的色气。那些屑细的枝桠,情况就不同了,泛了青,朗润鲜亮。最奇的,是梢头上,顶满了花蕾,有的已经有小拇指头弹那么大了。一些苞蕾端头,已然张开了小小的口,就像小孩无拘的嘴巴,有很多话要说的样子。树梢的花骨朵以及花骨朵露出来的那点花瓣,都是粉白粉白。席慕容有一首诗写人们在一个地方错过看一处与时令有关的美景,其中一句是:“无缘的你/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仰望一树树摇曳的花蕾,我恹恹的。
蝴蝶泉,原名是无底潭。传说,若干年前,在无底潭边,住着张老爹和女儿雯姑。一日,父女俩在山上砍柴,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鹿。

小鹿俯卧在雯姑的脚边,一声接一声地哀嚎。雯姑见状,弯腰抱起小鹿,恳求追过来的猎人霞郎放过它。雯姑的美丽与善良,感动了霞郎,他答应了请求,并将小鹿送给雯姑,还拿药为它疗伤。小鹿作为媒介,点燃了爱的火焰,雯姑与霞郎相爱了,常相会在无底潭边。雯姑还绣了一幅百蝶图,作为定情物,送给了霞郎。
若不是,虞王对雯姑的美貌垂涎三尺,求婚遭到拒绝后,打死张老爹,强行掠走雯姑,霞郎也不会夜闯王府,去救雯姑,也不会与王府家丁拼命厮杀了。那么,雯姑与霞郎,也不会为固守爱情,坚贞不屈,被王府家丁逼得走投无路时,相抱着跳进潭中,用生命诠释了忠贞的爱。
雯姑与霞郎沉入潭底后,一对大蝴蝶飞了出来,随后,又陆续飞出了一些小蝴蝶来。传说,那是雯姑与霞郎、小鹿,以及百蝶图的化身。为纪念雯姑与霞郎,无底潭改名为蝴蝶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为了对爱的忠贞,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有情人,用生死相许,用生命来固守,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佳话。世界上,爱以得不到为最美。


若是,雯姑与霞郎能牵手,男耕女织,生儿育女,过着及其平淡的日子,相濡以沫到永远,谁能说那不是爱?
返回的路上,想起《徐霞客游记》中对蝴蝶泉的记述:“泉上大树,当四月初花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钧足,自树巅倒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可以想象几百年前的蝶会是怎样的缤纷璀灿。现在已经没有真蝶千万翻飞而至了,但来这里观光的中外游客却始终络绎不绝,除了苍山的巍峨,洱海的妩媚,还有什么吸引着他们呢?

是那个美丽的传说吗?----那一对为忠贞爱情双双化蝶的白族青年的传说,这使得在花间舞蹈的蝴蝶有了自己鲜活的魂脉,这小小的蝶,钩起了人们怎样的追思哟,就连一朵浪花,一颗露水,亦或是一只小鸭的黄蹼,一束待放的雏菊都能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凄美的一段传说,那么幽长一条的石径,那么青翠的一片竹林,那么明澈的一眼清泉,人们怎能不相约来到这美丽的蝴蝶泉边,追思,遐想呢?


泉盛半泉水,十步开外的崖面,有多个出口,游人欣喜里按照当地风俗去洗三下手,据说此水能赐福,赐财和确保爱情甜蜜。断不可洗涤第四次,那样的话,就会有不吉利的事情缠身,比如衍生婚外情什么的。

仍然有红的黄的洁白的花,在周遭烂漫开放。却是没有花蝴蝶飞翔。导游说,那是时令迟晚的缘故,每年农历三四月间就好了。我脑袋就有妙曼的景象闪现:高原空气清新,天一派湛蓝,亦无劲风。恍惚间,云雨来又去,阳光复灿烂,奇花异草竟相绽放和昂扬了头颅。泉边的合欢树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各色蝴蝶,大小蝴蝶,嬉戏其间。蝴蝶泉,真成了蝴蝶的世界。


蝴蝶泉边,有穿裙裾的姑娘走动,也有男女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我知道都是些装扮成“金花”和“阿鹏”的青年人在诠释民族文化或云南印象什么的。看着,就心旌荡漾了。我其实见到最漂亮的“金花”,是在蝴蝶泉南的洱海,在“大运”号游船上。那姑娘,高挑而丰腴,白族装束,大眼睛,鼻子棱棱的,有白而齐的牙,嘴角生两记圆深的酒窝,始终给人以温柔与亲切。我喜欢她的打扮,更喜欢她的温文尔雅,有不知道的事情便找她解释。姑娘一直笑吟吟的,讲这说那。但无论怎样请求,她就是不开口唱《大理三月三》。每每这时,她总是摇摇白嫩的手,一副害羞的样子。

如今,蝴蝶已经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了,蝴蝶泉也成为一个美的发源地,农历四月十五日,是传统的蝴蝶会,会期游人如织,情歌四起,姑娘小伙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载歌载舞,热闹非凡。他们才真像蝴蝶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