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邹鲁文化探源的几点意见

 巨岳 2022-09-04 发布于山东

关于邹鲁文化探源的几点意见:

1、 不可仅仅依赖典籍,要结合出土文物加以佐证。如邾国青铜器等

2、 关于邹鲁文化历史的说法如邾国古都(曲阜市息陬距曲阜故称6公里一带说有瑕疵),应该突破倾向曲阜的说法,重新大胆探索,大胆打破訾娄在曲阜附近的说法。

3、 邹鲁圣迹、遗迹的考证应突破汉代以来传统的束缚。民国山东学者王献唐在《春秋邾分三国》中说,邾国“故都究在何所,古无明文”。“所引栝地志诸书,古邾城在邹县东北者,皆指汉县,非指邾之故都”。 既然参照物已经错了,现在再依据它们研究还有价值吗?

4、 研究的范围和参考的出土文物不应局限在邹鲁两地,应放眼全国全部邹鲁文物资料。如滕县志记载的凤凰岭沟涧出土的伯俞父诸器实际就在现在邹城范围。滕州安上邾国彝器也在凤凰山附近。

5、 不要盲目崇拜学界名家。他们不可能用太多精力关注和研究邹鲁文化。

东夷土著古国——————六七千年前野店遗址,凤凰山下史前墓葬。

东夷文明————————凤凰山下史前墓葬

神农部族————————或说炎帝即为神农氏

炎帝、蚩尤———————蚩尤与炎帝同为神农氏后裔,蚩尤活动在邾地西侧。

邾娄文明————————语音邾娄,传承延续了夏商周仁义传统。

邾国形成————————邾国先人系东夷人的一支周武王时封曹侠于邾(訾娄),春秋时加子爵。为书写方便起见,改从邑声之邾字

鲁从西迁————————鲁为周初从西方迁徙来监视东夷诸国的新国

邹鲁文明发展——————为什么称邹鲁一是邾娄文明在前,二是邹为儒学复兴地。

为楚所灭————————《汉书·地理志》: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

邹鲁文明继续发展

1凤凰山遗址:石盖墓群,出土伯俞父诸器、龙首铜钺、铜鼎、铜剑、及邾国彝器等及山顶祭遗迹。野店遗址出土的带有彩绘图案的红陶鼎,磨制纤细带有穿线微孔的骨针,精美的玉铲、玉环,陶器底部留下的布纹……充分说明距今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2]少昊金天氏之墟(今曲阜旧县),凫山女娲(今曲阜小雪镇凫山)、伏羲庙遗址都在鲁地,大昊伏羲氏之域,在邾地。

3《帝王世纪》说:神农氏作,是为炎帝,《汉书2古今人表》及《易·系辞》疏将炎帝与神农氏合称呼为炎帝神农氏

 4《逸周书·尝麦解》中,有命蚩尤于宇少昊之语。少昊墟,曲阜也,在鲁城内。蚩尤在少昊之西垂。

5《炎黄氏族文化考》中王献唐先生说:所谓邾娄文化,实即炎族文化。因为黄族称处于东方的炎族为东夷,所以也叫东夷文化东夷炎族的文化,之所以又叫邾娄文化,主要是因为炎族的语言音调如邾娄,所以黄族人即呼炎族为邾娄。

6]郭克煜先生在其《邾国历史略说》一文中认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国先人曾以蜘蛛为图腾,建国之后,即以蛛为国名。后来,为书写方便起见,改从邑朱声之邾字,《邾公钟》之邾字,正是这样写的。但取子铜钺的发现足以否定此说。

7春秋后期,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凤凰山一带,定居于鲁都,周游列国,创立了儒家学说,使鲁成为文教兴盛的中心。孔子殁后,儒学渐趋衰微邹人孟子挺身而出,继道统,辟杨墨,著《七篇》,继承、坚持、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使仲尼之教独尊于千古。因此,邹遂成了儒学复兴之地,与鲁同为儒学的发源地。到两汉魏晋,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经学家、文学家如韦贤、韦玄成、匡衡、王粲、仲长统、王叔和、唐彬、刘宝等都出生于邹地,并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8邾国早时定都于訾娄(邹东凤凰山一带,所以邾国亦称邾娄国。二迁于邾瑕(在今济宁市南5公里处)。但是这里地势低洼,常年遭受水灾的侵害,为避下就高,又三迁于峄山之阳。 《邾分三国考》中,说疆域大概为:邾,在今邹县中部、南部,济宁东境,滕县北境,东、西、北三面界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