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节快要到了,能看到“冠盖相望”的盛况吗?

 东瓜聊成语 2022-09-04 发布于贵州

  

今年的疫情反反复复,时不时的零星暴发,不禁令人担忧:眼看中秋节就要到了,我们能看到“冠盖相望”盛况吗?

“冠盖相望”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唐雎说秦昭王》,意思是官吏和车子络绎不绝,隔得很近,相互之间看得清清楚楚。形容使者和官吏往来不绝。

相传秦昭王时期,齐国和楚国联合攻打魏国,魏国危在旦夕,于是派使臣到秦国求救。使臣派了一批又一批,车马在秦王宫前穿梭,“冠盖相望”,络绎不绝。却始终没有看到秦王的救兵。

魏国的唐雎已经九十多岁了,实在等不下去了,就请求魏王道:“就让老臣到秦国去做说客吧,我一定让秦国的救兵比老臣先到。”

  

眼看没有更好的办法,魏王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两次拜别唐雎,含着泪目送他离开。

唐雎到了秦国,拜见了秦王(秦昭王)。

秦王客气地说道:“你老人家不顾疲惫远道而来,真是太辛苦了。其实魏王已经派了很多使臣来求救,我已经知道魏国危急了。”

唐雎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是毕竟有求于人,也不好发作,继续劝谏道:“大王知道魏国危急,却不发救兵,我认为是替大王出谋划策的大臣无能呀!我真替大王担心!”

秦王有些不解,问道:“此话怎讲?”

  

唐雎说道:“魏国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之所以向西侍奉秦国,藩属秦国,接受秦国的冠带,春秋两季按时进贡,是把秦国看成可以信赖的盟国。可是现在秦国却见死不救。等到把魏国逼急了,割地加入合纵的队伍,到时候秦国相救都救不了。齐国、楚国却能从中得到好处,变得更加强盛,那对秦国又有什么好处呢?”

秦昭王恍然大悟,马上出兵救援魏国,魏国转危为安。

魏国苟延残喘了许多年,最后秦国放水淹了大梁城,魏国灭亡。

这个时候,魏国的安陵君据安陵自守,拒不投降。

  

秦王(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寡人想用五百里的地方来换取小小的安陵邑,你愿意吗?”

安陵君说:“大王施加恩惠,以大易小,我占了天大的便宜呀!可惜安陵地方虽小,确实祖宗留下的,就算是死了,我也不敢弄丢呀!”

秦王当然不高兴啦,但也没有办法。

安陵君知道这是权宜之计,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给面子,这是想干嘛?我已经灭了韩国和魏国,安陵君凭借五十里的土地而存活,那是因为他尊重长者,我不忍心攻打他罢了。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君却不愿意,这是不给我面子呀!”

  

唐雎替安陵君辩解道:“大王,不是这样的,有好处谁不想呢!只不过安陵君的土地是从祖先那里继承过来的,安陵君就算粉身碎骨也得守住,就算是给他千里的土地来交换,他也不敢要呀!”

秦王顿时生气了:“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天子之怒吗?”

唐雎揣着明白装糊涂:“没有听过!”

秦王怒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唐雎反问道:“那么大王听说过布衣之怒吗?”

秦王不屑地说道:“布衣之怒,不过就是脱掉鞋子帽子,光着脚在地上撒泼,用头撞地罢了。”

唐雎按着剑正色道:“大王说的是庸夫之怒,不是士之怒。士之怒就像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五步之内,伏尸二人,全天下都会披麻戴孝。”

秦王听后,只觉得脖子凉飕飕的,冷汗直冒,打消了抢夺安陵君的地盘的想法。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词典》《战国策·魏策四·唐雎说秦昭王》《古文观止·唐雎不辱使命》

声明: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