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失误的术前访视,差点酿成医疗事故!

 gxx166 2022-09-04 发布于广东



术前访视不能马虎!

 

术前访视是在择期手术之前,麻醉医生提前了解患者的体格情况、手术史、用药史及各种检查是否有异常等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会及时调整麻醉方案,甚至暂停手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刻意强调的是择期手术,急诊手术一般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择期手术的意思是,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的迟或早一般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有充裕的时间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以及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如果患者本身存在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情况,会延迟手术。当各项准备都有利于患者的时候,再选择最好的时机进行手术。

前不久,我们手术室来了一位车祸外伤的患者,准备做颅骨缺损修补术。因为刚刚做完颅内血肿清除没有多长时间,因此她的意识并不完全清醒。如果准确定义一下,应该算作浅昏迷的状态。

浅昏迷是指,患者大部分的意识是丧失的,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呼吸、血压、脉搏等无明显变化,可有大小便失禁或者尿潴留。

当这个患者被推进手术室以后,外科医生也都跟着进来了。于是,大家就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手术。麻醉科王医生抽药、打开插管包,也在积极准备着麻醉的相关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正在要进行麻醉给药的时候,麻醉科王医生发现了一个问题:当他给患者吸氧的时候,她似乎感觉这个患者的下巴非常的硬(可疑张不开嘴)。一般情况下,麻醉科医生对患者的呼吸情况十分敏感。毕竟,守住呼吸和循环两关,患者一般就很难出现危及生命的风险。二者当中,尤其以呼吸更为重要。没有了氧,生命活动将停止,一切都是空谈。

她尝试着掰了掰患者的下巴,掰不动!这时她已十分警觉,莫非这个患者的张口有问题?如果张不开嘴,就无法建立人工气道,手术就无法进行。即便在患者不张嘴的情况下,强行鼻腔插管获得成功,但仍旧存在巨大的气道管理风险,这是在术前未预料到的。有的人会说,可以气管切开啊。外科的回答是,这个患者前不久在ICU住了一个月,当时就是做的气管切开。切开的位置刚刚长好,还在水肿期,因此不能再切开。

现在首要的问题,是要搞清这个人为什么张不开嘴,仅仅因为无意识也不至于这么难掰!在心里后悔昨天没仔细术前访视的同时,王医生再次翻阅着病例。突然,她惊讶地发现,病理里明明记录着下颌骨是骨折的。问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说,考虑到当时这个患者的颅脑外伤比较重且术后一直不平稳,下颌骨折的事就一直搁置了!因为之前一直做的气管切开,大家都忽略了张嘴的问题!
怎么办?骑虎难下,一切都准备好了,难道还能因为不能插管就停手术吗?
后悔归后悔,努力找解决方案吧。在联系麻醉科主任的同时,王医生找来了纤支镜。如果嘴实在张不开,就经鼻纤支镜引导插管。
好在给了一点镇静药后,尝试再次掰嘴。经判断,管子能进去。这下,大家就放心了。
如果贸然给药,万一患者麻醉诱导后不喘气了,又没有办法插管,再次气管切开势必对患者是又一次的损伤。万幸的是,及时发现了这一失误!

这次失误的术前访视,让她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也给我们每个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封面图源于太帅图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