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薯育苗技术分享!

 沐源农夫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春节一过,红薯育苗马上就要开始了,对于红薯一般什么时候开始育苗?育苗期大概多久?估计有不少人还真不知道。大部分人在育苗红薯时,通常直接将红薯储藏起来,直至春季时发芽长藤,然后再剪藤成段扦插到土壤中生长。

红薯出苗需要积温110°C,不同品种有差异,红薯适合生长温度16-38°C,温度越高生长越快,例如每天温度20°C,110÷(20-16)=27天左右,出苗前需要测量地温。

其实,现在红薯育苗的方法很多,只要掌握好技巧,高产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那红薯一般什么时候开始育苗?育苗期大概多久?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红薯块根育苗

红薯块根也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红薯,块根育苗也是最常用的育苗方法,育苗时间根据各地不同会有所出入,但是一般情况下红薯育苗应在2月中旬到4月中旬之间进行,春红薯的育苗时间在淮河以南地区2月中旬以后开始,淮河以北地区气温稍低,可往后推迟至3月到4月上旬。覆盖薄膜育种可提前,露底育苗可往后推迟,但是应在4月20号之前育苗较为适宜。

第一、要注意苗床布置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苗床以东西朝向为好,可以避免北风或者南风对苗床的影响,床土要选用疏松、肥沃、无病虫害的沙质土壤,厚度在5厘米左右,床土加入适当的有机肥料提高红薯小苗的质量和数量。

第二、要注意红薯选种

红薯要选用大小适中、无病虫害、没有冷害和湿害,重量在3两到一斤的为宜,每亩红薯需求50公斤红薯。

第三、要注意红薯处理

红薯在种植之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温水50摄氏度处理10分钟,也可用多菌灵或者是其他药水浸泡,在苗床也可适当撒上药水,防止病害发生。

第四、要注意红薯的排种

排种有斜排、平排、竖排三种,在排薯过程中应掌握“大薯密排、小薯稀排”的原则,排完之后要在薯块上面覆土,保证出苗均匀整齐,便于管理。

薯藤冬眠育苗

薯藤冬眠育苗法是将秋天收获的薯藤留至第2年作红薯苗。

1、剪藤:

在秋季红薯收获后,选择无霜冻、无病害的健壮薯藤,去除叶片,保留1厘米叶柄,按每两节一段剪截。

2、强制休眠:

将剪好的薯藤放入浓度0.5%的安菲特林溶液中浸泡两分钟,取出晾干表面水分。

3、筛沙:

将普通黄沙用筛子过滤,去除大颗粒砂子和杂质,洒水,湿度以沙子捏紧后松开能散开为度。

4、沙藏:

先在地面挖坑,长和宽不限,深度1.2米(视各地冬季冻土层的厚度而定,以储藏温度在5-10℃为宜)。然后将薯藤采用一层藤一层沙的方法平放坑中,藤间留1厘米的间隙。每层沙厚度不少于3厘米,上一层沙厚不少于15厘米,在其表面盖以塑料薄膜,霜冻重的地区,薄膜上再覆盖秸秆或草帘。

到翌年春季红薯栽种时节,将薯藤起出扦插即可。薯藤冬眠育苗法可省去种薯育苗的占地和育苗期间的田间管理,经沙藏的薯藤取出后已经生有少量的新根,扦插后冲施“巴内达碧卡”根聪聪生根剂成活快,长势好,可使红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5-20%。

薯根育苗

薯根育苗法是将秋天收获的薯根通过移栽至温室内或楼房阳台处,通过整个冬季栽培红薯藤,留作红薯苗。

1、秋季红薯收获后,选择无霜冻、无病害的健壮薯藤根,藤根上部的藤蔓从根部向上各留2-3节,除去叶片,保留1厘米叶柄待用。

2、根据育红薯苗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温室内采取开小沟(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沟心距80厘米,把红薯根在小沟两旁按20厘米的株距进行栽种,一般每平方米栽种12株。在房屋的阳台上可采用花盆栽种红薯根,方法同温室栽培。

3、在温室内或房屋阳台地面的上方(距地面约1.6米),按红薯根栽种的株行距拉14-16号的铁丝,并在铁丝上绑一些塑料绳或麻绳,绳子的一头绑在铁丝上,另一头绑在红薯根上。待红薯根上的藤蔓发芽后,每株选留3个健壮的萌芽,一个萌芽对应一根绳子,以便在红薯根发芽后藤蔓顺着绳子向上攀延。

4、新发出的红薯藤蔓需人工向绳子上缠绕,一般1-2天缠绕1次,待红薯藤蔓长至1.5-2米长,且距大田移栽还有10天左右时,即可采收薯藤,去除叶片,保留1厘米长的叶柄,按每两节一段剪截,每200-300段扎一捆,栽于温室地里或花盆内,浇透水,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10天左右,薯藤段上部萌发出小芽,下部萌发出一定的根系,此时即可移栽大田。

薯根育苗

具有充分利用空间、育苗量大等特点,且薯根到春季还可收获一定产量的红薯。采用此种方法育苗,温室或房屋阳台内的温度应控制在5-25℃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每平方米可培育400-600株红薯苗。


  制作:商丘市佰味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