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路风光无限 尽是“诗和远方”

 zzm1008图书馆 2022-09-05 发布于上海

驶入平水大道,映入眼帘的是绵延的会稽山、蜿蜒的若耶溪,两旁沃野开阔,民居错落在群山的环抱里。葱郁山林、溪水人家、石桥古亭、飞鸟鸣虫……大道纵横,沿途皆风景。

“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在大诗人杜甫眼里,泛舟若耶溪,夜宿云门寺,摆脱世俗的纷扰,青鞋布袜,过简单生活,是人生的一大愿景。如今,就让我们沿着“浙东唐诗之路”,奔向“诗与远方”。

走平水大道,一路往南,边上就是静静流淌的若耶溪。清亮的溪水,斑驳的河墈,两岸的花树、农田、远山,透出一种自然的野趣。

《水经注》对若耶溪有过这样的记载,“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

图片

若耶溪为越中第一名溪,若耶是越语地名的遗留。因欧冶铸剑、西子采莲、南林越女等越国故事均发生在若耶溪流域,故若耶溪在六朝时期就已经是著名胜地。若耶溪因西施浣纱又名浣沙溪,亦称刘宠溪、五云溪。

图片

“若耶”一名源自古越音,传唱千年不绝,充满古老和神秘感。若耶溪两岸更是流传着太多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有帝王、高僧、诗人、隐士……

图片

据记载,若耶溪汇集横溪、尧郭溪等15条小溪,长29公里,是鉴湖36水源中集雨量最大的一源。

的确,独特的山水风光,让若耶溪自带“流量”,成为历史文献和诗词歌赋中的“宠儿”。“地必寻天目,溪仍住若耶”,唐代贾岛的这句诗,彰显了中国古代若耶溪在文人雅士心中的重要地位。“遥闻会稽美,且度若耶水”,李白曾这样流连沉醉于越地的山水间。孟浩然钟情于若耶溪,将之引为心中知己:“相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

图片

此外,谢灵运、贺知章、杜甫、王安石、苏东坡、秦观、陆游、辛弃疾、徐渭……无数文人骚客,亦从若耶溪上泛舟而来,游历吟咏。历代文人雅士所留下的众多佳丽诗文,使若耶溪声名远播,从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仅次于剡溪的重要水路之一,并与“山阴道”一起,被奉作“古越文化双璧”。

图片
图片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古道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历史遗存的符号。在柯桥,便有这样一条既传承文化记忆、兼具新时代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功能的上青古道。

图片

上青古道,光是名字就充满着古韵,满眼绿意,而它的得名来自首尾两端地名:起点的平水镇上灶,终点的王坛镇青坛,是柯桥区最早修复的游步道之一。

上青古道全长21公里,由日铸岭古道、万寿山古道和陶宴岭古道三段连接而成。其中日铸岭古道历史上是王化山民去平水集镇或经上灶乘船上古城的必经之路,被称为绍兴的“茶马古道”。陶宴(隐)岭古道因南朝齐梁年间医药学家陶弘景隐居于此而得名,是绍兴南部山区至今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驿站古道遗址之一。

图片

走进古道,拾级而上,两边茂林修竹、绿荫繁盛,还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加上沧桑的青石板和斑驳的老屋,古朴气息扑面而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独行或结伴,静享慢时光。

图片

回溯800年、2500年前,在上青古道上发生的故事,便是流传古越绍兴的“胆剑文化”“南宋文化”的不老传奇。比剑石、日铸云梯等讲述着越王率众北抗吴、楚的坚韧与毅力;下马桥、议事坪、卧龙坪等诉说着赵构逃难、刘伯温心系天下的艰辛与胸怀。

图片

日铸岭得名源于欧冶子炼剑的传说,“昔欧冶子铸剑,它处不成,至此一日铸成。”天地悠悠,沧海桑田,往事付云烟,但承载这些故事的上青古道依然完好,其旁的淙淙溪水不息流淌。

图片
图片

站在平王线平水入口处西望,秦望山、刻石山巍峨耸立,雄风不减当年;秦望山麓脚下,千年古刹云门禅寺屡毁屡建,一直令人向往。

图片

现在的云门寺殿宇坐落于平水镇平江村,门户低矮,显得内敛与单薄。而在历史上,它却声名显赫。据记载,云门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本为王献之旧宅,听闻此地上空有五彩祥云,晋安帝得知下诏赐号改建为“云门寺”,门前石桥改名“五云桥”;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曾在云门寺狂练书法,终成大家;著名的《兰亭集序》曾秘藏于此,被萧翼从辨才手中骗走献给了唐太宗,从此声名大噪。

图片

@顾观东

自晋唐以来,云门寺成为了高僧、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唐朝时更是成了唐诗之路的“承接点”和“中转站”。在《全唐诗》中收录的2200多位诗人中,到云门寺造访过的达400多位,被誉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第一名人客栈”。

图片

历史上的云门寺规模宏大,一度成为浙东传播佛教的中心,创“即色宗”学说的高僧支遁和“幻化宗”学说的高僧昙一就出于云门寺。陆游在《云门寿圣院记》中写道:“云门寺自晋唐以来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时,缭山并溪,楼塔重覆、依岩跨壑,金碧飞踊,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观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虽寺中人或旬月不得觌也。”足见当年的盛况。

图片

@同程验客

如今,云门寺内外还残留着不少各个年代的遗迹,如王献之的“洗笔池”、“五云桥”“五云山亭”“辩才塔”、陆游学习的“云门草堂”等,有的屋基仍清晰可见。云门寺犹如一个沉睡的博物馆,亟待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期冀重拾昔日荣光。

图片

@顾观东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来源:柯桥文旅、柯桥日报 全媒体记者 曹梦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