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会有“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这种说法?

 天上才一天 2022-09-05 发布于重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个奇特的现象,许多威势赫赫的大富大贵之家,到败家时,如大厦倾倒,只在一瞬。正如黄炎培先生总结的一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为此后人无不感慨概括为“富不过三代!”

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完整的来说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有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的说法。

三代指的是家族传承的世系,一般指的是祖、父、子;或者是曾祖、祖、父。“富不过三代”中的三代,并非是一个确切的时限,只是说富贵不能长久而已,有的可能在当代,二代就已经衰落了,有的是四代、五代才开始衰落。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中国古代不外乎此三点。

01.政治变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王朝更替频繁,即使不是王朝更替时,皇位更替频繁,每当王朝更替或皇位易主时,都会有人升天有人入地,这就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古代还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随时随地都有身败名裂的危险,其范例比比皆是:秦朝李斯、清朝和珅等朝廷重臣,富甲一方,其家族都是当代而败亡。




汉朝初期名将周勃、卫青,霍光等人,其后代鲜有善终者,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大臣上朝如同生离死别,直到平安下朝回到家中,才能庆幸今天还活着。

政治变动,龙眼无恩,是中国古代家族不能长久的原因。

02.人之本性

一般来说,首代创业者都是兢兢业业,吃苦恼老,勤俭持家,奋发向上,才能创下一份不小的家业,二代人目睹父辈创业的艰辛,受到父辈的教育影响,还能够守住家业甚至更上一层楼,但三代和四代就不一样了,从小受到父辈的溺爱,享受着父祖辈的福荫,倚仗父祖辈的权势,加之周围环绕的都是同家境的公子哥,和周围马屁精的恭维,内心不禁毫无进取心,而且不少人直接成为了纨绔子弟。有的甚至成为“恶少”、“乡霸”了。

03.教育观念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在中国,小孩子就是家中的宝,捧在手中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什么给什么,造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

而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纵然家里泼天之富,一般也不由子女挥霍,并且让子女独立,引导他们创业。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他们都直接把一大部分财产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将少部分留给儿女。他们的做法让子女的依赖性大大降低,自立能力反而全面加强。

五服是亲族结构中区分族人亲疏关系重要的分界线。向上至高祖父母为上五服,向下至玄孙夫妇为下五服。通俗来讲就是指同一个高祖的嫡、堂兄弟之间的亲戚范围。

穷不过五服,是指在五服范畴内,不可能家家都穷。

“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是说,万物都遵循一个规律,有兴必有衰。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肯努力,不怕路长,早晚会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