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不和必然会带来失败,赵武灵王的悲剧

 送你一杯心晴茶 2022-09-05 发布于陕西

「心·念」

愿你一心,念念温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要说谁能一出手就能攻击到你要害的,那一定莫过于至亲至近的人。

像赵武灵王的悲剧,就是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造成的。

为了扭转赵国日渐衰微的国势,赵武灵王不惜让全国人民都改穿胡服,向林胡和楼烦两个族示好。

赵武灵王之所以要向胡人示好,是因为赵国虽然打败了林胡和楼烦两个外族,但是害怕像以往一样,这个两个外族的人很难被中华礼仪所驯服。

胡人不能被驯服,就不能增强自己的国力,等于是劳而无功,所以赵武灵王就想出了让全国人民改穿胡服,以示胡汉本是一家的意思。

这一招果然让胡人大为感动,不再和赵国为敌,让赵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只是如果想让赵国彻底无后顾之忧,还要解决强秦的威胁,才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赵武灵王为了能够一心对付强秦,不惜让太子早早继位掌管朝政,而让其他的儿子也分居要职,打算以父子齐心的合力,一举击败强秦,让赵国从此走向强国的地位。

老天好像也很关照赵武灵王,当赵武灵王谋划这一切的时候,正值秦武王身死,秦国正陷入了众公子争权夺势的胶着。

秦国国内如此纷乱,自然顾不上赵国的动向,后来秦昭王继位以后,忙着和楚、魏、韩等国斗争,更是顾不上赵国。

这正是天赐的良机,也是赵国强大起来的最佳时机。

谁知道就在这么关键的时机,赵武灵王的庶长子公子章竟然发动了叛变,带兵杀死了已经是赵惠文王的太子。

而不服公子章的大臣们为了平息叛乱,又杀死了公子章。

而发生这一切的时候,赵武灵王还在一个叫沙丘的地方谋划如何能够出其不意地将秦一击成功,根本不知道两个他最看重的儿子已经因为争权夺利,而身首异处了。

公子章死后,那些参与平叛的大臣害怕公子章的叛乱是在赵武灵王的授意下发生的,为了免罪,便封锁了一切的消息,悄悄率军将沙丘的行宫包围起来,最后竟然将赵武灵王饿死在深宫中了。

古人说:“家和万事兴。”

像赵武灵王这种悲剧,就是因为儿子不和而祸起萧墙,如果儿子和睦,也许历史就改朝换代了。

其实从历史的很多故事也可以看到,只要家不和,带来的一定是悲剧,而不会是喜剧。

有的甚至是一代人的家不和,会带来几代人家庭关系的混乱。

就像是齐桓公因为能够登上王位,是用杀死兄弟的代价所换来的,所以他晚年最怕的便是自己的儿子也会延续他身上所发生的悲剧,结果他死了以后,儿子们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斗争。

齐国的领袖姜氏一代代争斗下来,导致越来越衰败,最终被臣子田氏所取代了。

田氏为什么会取代姜氏?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田氏家族特别团结,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富的帮助贫的,强的帮助弱的,所以田氏家族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取代了姜氏坐上了齐国君主的宝座。

很多人评价历史总说成王败寇,其实能成王的一定有能成王的原因,能失败的也必然有其失败的原因。

但是我想最关键的一个原因一定是拥护你的人多于反对你的人,这是决定成功与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

平时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都会有一个现象就是如果一个人比较受人爱戴,那么这个人不论在哪种环境都会过得比较舒服。

但是一个人如果比较招人讨厌,那么这个人无论在哪种环境都会过得比较痛苦,日子就会比较煎熬。

为什么有的人就比较受人欢迎,有的人就容易被人排挤呢?

用一句话也许可以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那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当然能不能“得道”,也是需要学习的,除非是那些生来就具备深厚善根的人不需要学习,就知道“道”在何方。

但大部分人应该都要学习,才能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得道”。

所以要想生活的幸福,生活的顺遂,就一定要学习有关于“道”的知识,当自己能够完全按照天地的大道去生活时,相信就一定能够实现“得道者多助”人生。

商鞅的故事告诉你,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比才华更重要

2022-02-04

从历史的教训来看,真会享受的人才是人生赢家

2022-02-04

忍辱才能负重?韩信为你证明“圣母”不是一个贬义词

2022-01-29

撕日历倒计时

廿八
廿七
廿六

读完这篇文章,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评论。

新浪微博|徐风月舞刺绣

点个在看感恩遇见,愿我们和挚爱的人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