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臣际遇,当赤脚大仙遇到文曲星君

 猴格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有一个历史传说故事,玉帝让赤脚大仙去凡间做皇帝拯救民间疾苦,赤脚大仙懒惰惯了不愿意下界,玉帝只好承诺让武曲星君和文曲星君也下届给他帮忙,赤脚大仙才下人间做皇帝,这就是说宋仁宗和包拯以及狄青的传说故事。

在历史上,的的确确的,宋仁宗和包拯有令人难忘的君臣际遇,宋仁宗理解包拯,成全他的名节,包拯也做到不负君恩为国为民。

会做官家的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也是长大成人的唯一儿子。他的传奇故事有很多,狸猫换太子是最知名的,被民间戏曲演绎不知道多少年多少遍。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讲了真宗的两位后宫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刘妃让人用死狸猫充当李妃之子,再把李妃儿子害死,但是执行命令的宫女寇珠不忍,把孩子交给太监陈琳,陈琳又送到神一样存在的八贤王处,充作八贤王的儿子。刘妃之子被立为太子,不幸夭折,只好收养八贤王的儿子【就是李妃之子】,最后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母子相认,好人的好报,坏人得到惩罚。

真实的历史却是:李氏是刘妃的宫女,大概是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就对年龄很大还无子的真宗说梦到赤脚大仙要来做她的儿子,对于思子成狂的真宗来说,那是必然不放手的,因此临幸李氏,还真怀孕了。但真宗最爱刘妃,一直想让真爱坐上皇后宝座,对李氏没感情,只是当普通后宫一员生育的机器,因此对外宣称刘妃有孕,等待李氏生育把孩子送给刘妃。对于孩子成为准皇后的儿子,李氏还是很配合的,毕竟她身份低。后来,仁宗出生,刘妃立后,李氏也有了崇阳县君的封号,之后李氏又生一女夭折,晋封才人、婉仪。仁宗继位后,封先帝后宫,李氏也晋封顺容,临死前晋宸妃。刘太后死后,仁宗知道了生母的事,追尊生母为皇太后,并提拔舅舅家,还把闺女福康嫁给表弟李玮。

仁宗是一个很宽厚的人,性格温和宽仁,勤俭律己,能够知人善任,也有改变社会弊端的决心,是一个很好的守成之君。但仁宗缺少决断又没有主见,朝令夕改是常事,在位那么久两府官员屡屡更换,纵使贤臣也不能安于其位,宋代党争实缘于仁宗。

仁宗就是一个大好人,暖男,知道你是贤臣,为国为民,但是他就是没有接受贤臣的意见去改革弊政振兴国家挽救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勇气,就是啥都明白,愣是没勇气没魄力去干,仁宗就是这样一个优柔寡断的好人,这样的君主,臣子们还是很喜欢的,连敌国皇帝也喜欢啊,敌国皇帝软弱谁会不开心啊,所以,仁宗死后,辽国皇帝才遗憾呢,怕新皇帝是个强硬派咯!所以,千百年来,在历代的君臣推崇下,仁宗的名声都是极好的。

但是,对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软弱的君主却是很令人遗憾的,就算是很爱戴仁宗的他的臣子们,也是很无奈的,例如,仁宗对后妃家眷的毫无原则。

仁宗后期比较宠爱张贵妃,就对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超常提拔,本来,张尧佐是进士出身,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正常升迁,但是架不住侄女给力啊,没几年就从知县到知州,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又荣升三司使,做全国财政的一把手。如此恩宠,还不够,某日,仁宗一日之内,授给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怀康节度使、景灵宫使和群牧制置使四项要职,天下为之哗然。

谏官们愤怒了,纷纷上书攻击张尧佐,怼仁宗,希望仁宗能够收回成命,这一回,软趴趴的仁宗终于硬气一回,和大臣们互怼。

仁宗先发制人怼谏官:你们又想说张尧佐的事?节度使一个粗官,至于让你们揪住不放?殿中侍御史里行唐介挤到前面来顶撞: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都做过节度使,怎么会是粗官?一句怼的仁宗又失去勇气,无言以对。此时,谏官们像炸锅一样,包拯、吴奎、陈旭、王举正、张择行等等纷纷挤到仁宗面前七嘴八舌的争辩,特别是包拯,言辞激烈,竟然把唾沫星子都喷到仁宗脸上,仁宗一败涂地,逃回后宫,张贵妃一直关注消息,知道事不成,还得向皇帝道谢,仁宗用袍袖擦脸说:包拯向前说话,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为谏官乎!面对台谏官的咄咄逼人,张尧佐很识相的足迹主动辞去宣徽使和景灵宫使的职务。

嘉佑名臣包龙图

包拯和仁宗一样,有很多传奇故事,比如黑炭了,比如被嫂娘抚养成人了等等等。但实际呢,包拯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白面书生,又是独子。

包公,名拯,字希仁,世人称包待制,因为做过天章阁待制;包龙图,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包孝肃,谥号孝肃。

包公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被演义附会成半神的清官,他生活在北宋时期,少有孝行,名闻乡里,个性刚直严峻,不苟言笑,有希仁笑黄河清的谚语;为官清正廉洁、执法严厉、不畏权贵。

比较著名的事迹有天长县断牛舌案、七弹王逵、四弹郭承祐、三弹张尧佐、伪皇子冷清案、劝谏仁宗早立太子等等。

包公的仕途还是比较顺利的,在一个位置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半载的就挪地方,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呆的时间比较长的就是监察御史【纠劾百官过失】和知谏院【监督君主,对百官也有监察权】,因此还获得一个绰号:包弹。

而在世人皆知的权知开封府的任上才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三个月【嘉祐二年三月上任到三年六月离任】,任期虽短,但影响颇深。

宋史包拯传: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青天、包待制、包龙图这几个美称就是从此时得来的。

仁宗在子嗣上非常艰难,几个皇子都夭折,仁宗努力耕耘也没有得到一个皇子,倒是生了几个小公主。随着年龄的增长,仁宗几次病重,曾经昏睡三日,把大臣们都吓坏了,等到他清醒时,谏官范镇哭谏,请求仁宗择立太子,仁宗就和他对着哭泣,说再等二三年。

仁宗也是当局者迷,不但是年事已高,而且身体不行,上朝时口水往龙袍上流都不知道擦,大臣奏事都无力说话,还幻想什么生儿子啊。当时包拯为御史中丞,也是劝谏中的一员。

包拯说: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仁宗不痛快的质问:卿欲谁立?包拯就解释:臣非才备位,所以乞预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耳。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六十,且无子,非邀后福者。仁宗无言以对说:徐当议之。

包拯当时已经六十,独子包繶已经死去五年,所以才对仁宗说自己无子,两个都没有儿子的人更有情感共鸣,仁宗在心里对立太子的事也没有那么抗拒。最终择立宗室子赵署为嗣,是为英宗。

包龙图遇到宋仁宗

包拯耿直无私,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也就是遇到了宽容仁爱的老好人仁宗,没有仁宗的宽容、赏识、提拔重用,包拯也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为民,他们君臣相知,互相成就,演绎一场千载难逢的君臣际遇。

就是这样。

请多多支持猴格,觉得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