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皇帝到和尚,亡国君赵㬎的传奇人生

 猴格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很多人都认为宋恭帝赵㬎是因为文字狱而被元英宗赐死,其实不然,宋恭帝并不是因为那首诗被杀害,而元朝也没有文字狱。

导致赵㬎遇害的那首诗最早的出处,来自元末明初的隐士恕中无愠禅师【1308-1386】的《山庵杂录》:

合尊大師者。宋幼主瀛國公也。既歸附大元。薩禪皇帝命薙髮為僧。帝師躬為摩頂。授祕密戒法。精煉堅確。已多應驗。至英宗朝。大師適興吟詩云。寄語林和靖。梅開幾度華。黃金臺上客。無復得還家。諜者以其詩意在諷動江南人心。聞之於上。上収斬之。白乳流溢。上悔。出內帑黃金為泥。詔江南善書僧儒集燕京。書大藏尊經。庸助冥福。首夏駕幸上都。避暑中途遇弑。新書經未及半藏。乃已。

和禅师大约相同时期的陶宗仪【1329-1412】所著的《南村辍耕录》也有记载,只不过诗句和恕中无愠禅师所记载的有出入。

◎宋幼主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此宋幼主在京都所作也。始终二十字,含蓄无限凄戚意思,读之而不兴感者几希。

到了清初康熙年间,潘永因编写的《宋稗类钞》又直接抄写了陶某的诗句并添加了说明。

少帝在燕京。凄凉无赖。时汪水云以黄冠放还。少帝作诗送之。云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汪元量,号水云。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军陷临安,随三宫入大都,没有查到汪元量南归的确切时间,最早当为至元十九年【1282】的后一年,因为就在至元十九年,大都出现谣言,先有僧人说土星犯帝星,对皇帝不利,之后又有人自称宋主,聚众千人扬言要劫救监狱中的文天祥,因此,在那年的冬天,忽必烈处死文天祥,并把年仅十二岁的赵㬎祖孙迁到上都,全太后被安置到正智寺为尼直到死去。

次年【至元二十年】,汪元量出家为道士,请求南归获准,此时的赵㬎已经在上都了,不大可能再去做送汪元量南归的诗吧?或者是汪元量和赵㬎一起去了上都,在赵㬎被安排去吐蕃时的至元二十五年,汪元量请求南归,这个时候,十八岁的赵㬎做了这首诗送别。

来说说这首传言给赵㬎肇祸的诗,不管是“寄語林和靖。梅開幾度華。黃金臺上客。無復得還家。”还是“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都有林和靖和黄金台。

林和靖是北宋那位梅妻鹤子的隐士,黄金台是指战国时期燕昭王在北京筑台,置千金于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故事。前一句大概有怀念故国的嫌疑,后一句要说有自比燕昭王招揽贤士的嫌疑某认为实在过于牵强。

如果强行这样牵扯,也未尝不可能,毕竟莫须有也能入罪不是?但是要说赵㬎因为这首诗被元英宗杀,就令人质疑了。说这首诗有碍,不管是赵㬎在十二岁还是十八岁做的这首诗,他在写诗之时没有获罪被杀,怎么可能过去几十年后,经历了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到元英宗,赵㬎也从一个少年变成垂死老人之时才因为此诗赐死呢?这秋后算账的时间也未免太长了。

当然,如果强行说是因为写诗者的身份不同导致结局不同,也未尝不可能。但是,赵㬎被杀后他的儿子赵完普并没有受到牵连,一直活到元顺帝时期还健在,元末发生了韩刘起义之后,大臣才向顺帝建议为免被起义军做招牌,应该把赵㬎的儿子赵完普迁徙到沙洲安置。

【至正十二年五月】庚辰,监察御史彻彻帖木儿等言:“河南诸处群盗,辄引亡宋故号以为口实,宜以瀛国公子和尚赵完普及亲属徙沙州安置,禁勿与人交通。”《元史》卷四十二顺帝本纪五

元朝廷在那等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都没想过要杀害赵㬎的儿子,只是把他迁徙远离中原地带。生活在元朝中期的赵㬎又怎么会因为几句不痛不痒的小诗丧命呢?那是绝无可能的。

元代并没有所谓的文字狱,为什么没有呢?因为蒙古人自从出道,大杀四方,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基本都是所向披靡,根本没有遇到强大的对手,他们在征服的过程中接触了更多元的文化,汉文化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换句话说蒙古人在汉文化面前没有其他少数落后的民族常有的敬畏和自卑,所以元代是历代少见的开明,对民间的思想学术听之任之不予过问。

至元二十五年【1288】十月,赵㬎学佛法于吐蕃,自此,赵㬎在汉文史籍差不多就销声匿迹,直到至治三年【1323】四月赐死河西。

虽然汉文史籍没有多少记载,但在中央民族学院教授王尧根据藏文史料《红史》《汉藏史集》《西藏王统记》《贤者喜宴》等书考证,藏文史籍中留下不少痕迹,说赵㬎住在西藏的萨迦寺,曾任总持,号合尊法师,从事佛经翻译,有《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论》等译品传世。

赵㬎不是死于因诗获罪,那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据元代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记载:

“是年(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的《汉藏史集》记载:

先前,当杭州宫殿被蒙古人火烧之时,蛮子之皇子向蒙古皇帝归顺了,但不得信任,被放逐他乡,到了萨迦地方,修习佛法,人群集聚在他周围。此时,蒙古皇帝的卜算师们说:“将有西方僧人反叛,夺取皇位。”皇帝派人去查看,见许多随从簇拥此蛮子合尊,将此情向皇帝奏报,皇帝命将其斩首。赴杀场时,他发愿说:“我并未想反叛,竟然被杀,愿我下一世夺此蒙古皇位!”由此愿力,他转生为汉人大明皇帝,夺取蒙古之皇位。又据说蛮子合尊被杀时,流出的不是血,而是奶汁。

《红史》记载:

薛禅汗继位后的至元十三年时蛮子地方的皇帝幼主在位三年,伯顔丞相攻取南宋地方,将其皇帝送往萨迦寺,出家称合尊大师,后来到格坚汗(英宗)时将其杀死,死时不流血而流奶。

从这些史籍来分析,或许赵㬎因为受人拥戴,遭到妒忌,被人污蔑罪名导致赐死丢性命的,也或许是教派之间倾轧的牺牲品。

不流血而流奶,是佛教的说法,人冤枉被害流出来的血是白色的,像奶汁一样。从记载来看,藏人对合尊的态度是同情的,认为他是被冤屈的。

他到底是什么原因被赐死,至今没有明确史料指证,只能等待新的史料发现了。毕竟没有史料支持也不能瞎说啊!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据《释老传》记载,当时萨迦派的首领衮噶罗朱也死于至治三年,和合尊大师同一年死去。

衮噶罗朱是萨迦寺主,也是萨迦在元朝的第八任帝师,备受元朝皇帝重视信赖,而他死后,接任帝师的并不是他们朗氏家族的兄弟子侄,是一个名叫旺出几监藏的人接任第九任帝师的职位,直到三年后,泰定二年【1325】,旺出几监藏死后,才由朗氏家族的衮噶勒炯【衮噶罗朱异母弟】接任第十任帝师的职务。

那么,衮噶罗朱之死和合尊大师之死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不晓得啊,这只是个人联想而已,也需要史料佐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