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整改应从解决问题的根源入手

 学院2009 2022-09-05 发布于北京

敬请关注☞ 包头审计 2022-05-11 22:16 发表于内蒙古

图片

揭示问题是审计的基本职责,目的是推动解决问题,要一体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做好新时代的审计整改工作,要从解决问题的根源入手,从而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维护审计监督权威,推动“治已病”与“防未病”一体落实。就目前来看,审计整改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被审单位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注重审计发现了些什么问题什么类型,却弱化了整改工作。一些单位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粗浅地认为只要把应缴未缴资金上缴、未及时下达的财政资金下达,就算是落实了审计决定,进行了审计整改。有些问题被审计单位屡查屡犯,有些部门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敷衍应付审计监督和审计整改,造成形式整改。二是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间协调不力、推诿等综合原因。如往来款项长期挂账、资产账实不符问题的形成,有些单位问题形成20多年之久,整改势必会有难度。三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整改到位、成效如何,缺乏评判的标准和依据。如一些单位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屡禁不止的问题还经常发生,缺乏相应的处理手段,没有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审计整改往往是流于形式。四是审计整改后续跟踪不够。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专职人员,监督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的落实,评估审计整改的效果,使审计整改工作处于两难境地。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提出以下建议:

图片

转变观念

提高重视程度

一是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提高被审计单位对整改工作的认识。强化主体责任,将整改工作纳入被审计单位领导重要议事日程,自觉地把整改工作放在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严格按时限完成整改,不留死角。


强化内控

改进管理模式

二是强化内控,改进管理模式。重整改,要有从根源解决问题的措施,即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同时,还需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上下级领导之间沟通协调,以制度促进管理,用制度约束无序的运行模式。


转变方式

分类督促整改

三是转变方式,分类督促整改。改变以往审后整改的方式,审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促和指导。能立行立改的问题,要在审计期间立即整改;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审计督促其建立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加强对审计成果的运用。

感谢您阅读

撰稿:王   敏

编辑:马浦尧

审核:刘   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