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摄生消息

 大山860 2022-09-05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秋季摄生消息

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

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肺盛则用咽以泄之。

立秋以后,稍宜和平将摄。但凡春秋之际,故疾发动之时,切须安养,量其自性将养。

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惟宜针炙。下痢,进汤散以助阳气。又若患积劳、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干饭、炙煿,并自死牛肉,生脍鸡猪,浊酒陈臭,咸醋粘滑,难消之物,及生菜、瓜果、鮓酱之类。

若风气、冷病、痃癖之人,亦不宜食。若夏月好吃冷物过多,至秋患赤白痢疾,兼疟疾者,宜以童子小便二升,并大腹槟榔五个,细锉,同便煎,取八合,下生姜汁一合,和收起腊雪水一钟,早朝空心,分为二服,泻出三两行夏月所食冷物。

或胸脘有宿水冷脓,悉为此药祛逐,不能为患。此汤名“承气”,虽老人亦可服之,不损元气,况秋痢又当其时。此药又理脚气,悉可取效。丈夫泻后两三日,以薤白煮粥,加羊肾同煮,空心服之,殊胜补药。

又当清晨睡觉,闭目叩齿二十一下,咽津,以两手搓热熨眼数次。多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

又曰:季秋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渗泄,奉藏者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千金方》曰:三秋服黄芪等丸一二剂,则百病不生。 

肺腑秋旺

肺属西方金,为白帝,神形如白虎,象如悬磬,色如缟映红。居脏之上,对胸,若覆盖然,故为华盖。

肺者勃也,言其气勃郁也。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总计八叶。肺为脾子,为肾母。

下有七魄,如婴儿,名尸狗、伏尸、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辟臭,乃七名也。

夜卧及平旦时,叩齿三十六通,呼肺神及七魄名,以安五脏。

鼻为之宫,左为庚,右为辛。在气为咳,在液为涕,在形为皮毛也。上通气至脑户,下通气至脾中,是以诸气属肺,故肺为呼吸之根源。为传送之宫殿也。

肺之脉出于少商,又为魄门。久卧伤气,肾邪入肺,则多涕。肺生于右,为喘咳。

大肠为肺之府,大肠与肺合,为传泄行导之府。鼻为肺之宫,肺气通则鼻知香臭。

肺合于皮,其荣毛也。皮枯而毛落者,肺先死也。

肺纳金,金受气于寅,生于巳,旺于酉,命于亥,死于午,墓于丑。为秋日,为庚辛,为申酉,其声商,其色白,其味辛,其臭腥。心邪入肺,则恶腥也。

其性义,其情怒。肺之外应西岳,上通太白之精。于秋之王日,存太白之气入于肺以助肺神。

肺风者,鼻即塞也。容色枯者,肺干也。鼻痒者,肺有虫也。多恐惧者,魄离于肺也。身体黧黑者,肺气微也。多怒气者,肺盛也。不耐寒者,肺劳也,肺劳则多睡。

好食辛辣者,肺不足也。肠鸣者,肺气壅也。肺邪自入者则好哭,故人之颜色莹白者,则肺无病也。肺有疾,用呬以抽之,无故而呬,不祥也。

秋三月,金旺主杀,万物枯损,欲安其魄而存其神者,当含仁育物,施惠敛容,藏阳分形。万物收杀,雀卧鸡起,斩伐草木,以顺秋气,长肺之刚,则邪气不侵。逆之则五脏乖而诸病作矣。

 
相肺脏病法

肺病热,右颊赤。肺病,色白而毛槁,喘咳气逆,胸背四肢烦痛。或梦美人交合;或见花幡衣甲,日月云鹤,贵人相临。肺虚,则气短不能调息。肺燥,则喉干。

肺风,则多汗畏风,咳如气喘,旦善暮甚。气病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曰,宜酸以收之,用辛以补之,苦以泄之。禁食寒食肺恶寒也恶肺有病病不闻香臭臭鼻生息肉息或生疮疥,皮肤燥痒,气盛咳逆,唾吐脓血,宜服排风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