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所处的精神层次

 云语禅心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处于哪个层次,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以及幸福感。当然也可以说,你的精神状态处于哪个层次,决定了你的行为方式以及你的幸福感。所以,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对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如何更好地在这个世界生活有很好的帮助。

本文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依序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递进。只有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出现对更高级需求的追求——通俗一点说就是当人吃饱穿暖时,才开始追求生命的安全保障;当安全得到保障时,才开始追求爱人和被爱(不止是爱情);当爱与归属的需求被满足时,又开始追求被人尊重;当被人尊重时又开始追求自我实现---这个说法很西方,中国人不容易理解,我们换个说法,就是追求个人精神的满足(包括但不限于理想或价值观的实现)。

文章图片2

那么,现在的中国人处于什么样的精神层次呢?我们逐层次分析。

首先,第一层次的需求即生理需求,中国人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满足。14亿人的大国实现脱贫是一个不小的创举。这么多人不再为吃饭穿衣发愁,在中华文明史中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中国朝代的更迭大多与饥荒有关。在1949年以前,中国大多数人都在为填饱肚子发愁,甚至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也处于物资短缺状态)。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其他需求都建立在这一需求满足的基础上,而这一需求的满足在时下的中国乃至世界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俄乌战争就很可能导致粮食危机,再比如目前的上海疫情中,人们的需求层次竟然也倒退到了第一层次——每天为抢菜而发愁。国家为什么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为了让中国人第一层次的需求得到保证。民以食为天,饭吃不起就会地动山摇,覆地翻天。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第二层次的需求为安全需求。目前世界上很多地区的人这一层次的需求都还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巴勒斯坦、乌克兰、阿富汗等国——其实,只要有战乱的国家,这一层次的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还有枪击案频发的美国,人们的安全感满足度也不高。而在人口及民族众多的中国,人们的安全感反而很高,这当然与国家的有效治理密切相关。

第三层次的需求即爱与归属的需求。中国目前吃穿不愁,社会安定,男女平等,大家可以比较自由地追求爱与归属感的满足。但这一层次需求的满足偏个性化,国家只能提供一个后台保障,至于是否能满足则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一般来说,情商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强的人需求可以得到较好满足,而情商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的人需求较难得到满足——长期单身、家庭不和、离异就是其外在表现。目前在中国,这一部分的人数也还不少。

怎么来解决一部分中国人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国人爱与归属感获得能力的教育和培养——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好,年轻人往往从网络学习相关知识,而这些网络信息并不准确,很多还有误导作用,比如心灵鸡汤,女拳文化等。

文章图片5

第四层次的需求为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个人价值的自我感觉(自尊),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他尊),外在表现就是一个人的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但总的来说,尊重感的满足更多地来自于他人的评价。

中国是一个非常看重尊重感满足的国家,中国传统的光宗耀祖观念就是一个典型表现,中国人还创造了“面子”一词,其内涵也是对尊重感的追求。在时下的中国,十个人里有九个都好“面子”吧?

那么,好“面子”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好“面子”好的一面是可以激发人们的好胜心,促使大家为创造财富而努力奋斗,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并改善大家的物质生活——中国改革开发四十年就是伴随着好胜心的激发走过来的。对于好胜心,中国人借鉴并使用了一个外国名词:竞争。

文章图片6

好“面子”不好的一面则是会引发攀比心和虚荣心,使人们产生焦虑。中国改革开发四十年,激发大家的好胜心,宣传消费主义总的来说正面意义大于负面意义,但时至今日,消费主义的副作用已越来越大,它引起中国人产生强烈的攀比心和虚荣心,并在行为上追求高消费、高负债,导致现在的80、90后普遍背上高额的房贷车贷,并形成了追求奢侈品的风气。在疫情冲击、经济下滑的当下,他们因此而承担了极大压力——当前法拍房数量快速增加就是一个表现。

适度的尊重感是需要的,但追求不必要的尊重感满足也就是攀比心和虚荣心,则需要引起警惕,它使中国人产生普遍的焦虑,并极大地影响到中国人的幸福感。

另外,对于奢侈品消费也需要保持警惕。奢侈品本质上是满足富人虚荣心的高级道具(也有作为商业道具的作用),一般人没有这个消费力就不要去强求,不然就会“得了面子,输了里子”,最终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

文章图片7

第五层次的需求为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情况下,追求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在第四层次的需求即尊重感需求得到满足后才开始的,所以有条件追求第五层次需求的人并不多,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群:

1. 财务自由的人群(富豪和部分中产阶级),比如一些知名商人、企业家,在财富足够的情况下,为了追求自身精神满足仍在勤奋工作;

2. 艺术家,并不一定有很多财富,但他们更多地追求个人精神的满足,不太在意物质生活的好坏;

3. 有宗教信仰者,他们的物质财富不多甚至很少,但并不妨碍他们对精神满足的追求,其中某些人的精神满足程度还很高。

总的来说,中国人普遍处于第四个层次即尊重感满足的层次,其余大部分处于第三层次爱与归属感和第四层次尊重感之间,达到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人极少。当然,绝大多数人第一层次生理需求和第二层次安全需求是得到满足的,这也要感谢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人普遍所处的第四层次,让中国人普遍处于焦虑之中,如何消除大家的焦虑,增强大家的幸福感,是还需要大力解决的问题。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更多人的精神层次将上升到第五层次,幸福感将会大大增加。不追求尊重感的过度满足,转而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径。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