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读缠论的三大优势和缠论的“劣势”

 通俗易懂学缠论 2022-09-05 发布于湖南

深度解读缠论的三大优势和缠论的“劣势”

今天是07月19日的周二,在欣赏干货之前我们结合手机版缠论中枢指标软件来对当下的大盘行情走势做个解读。

还记得我们昨天的分析吗?通过上图借助手机版缠论中枢指标软件对15分钟上证指数的构造图我们不难看出,下跌笔A与下跌笔B相对应的MACD区域a和区域b是存在中枢背驰的,这个时候只要验证它形成转折拉回中枢,大概率就可以确定行情已经企稳了,至少已经终结了15分钟的下跌,因为是底部背驰形成转折出的15分钟一买,我们刚刚所说的在昨天其实就已经得到验证了。

手机版缠论中枢指标软件上看大盘15分钟的走势的结构是这样的,背驰出一买拉回中枢之后,指数是做了一个中枢扩展延伸的走势,目前看还是属于15分钟企稳震荡的行情;对于后期的走势结构,只需要关注行情是继续震荡升级构筑形成30分钟走势中枢呢还是说明天在15分钟做完中枢扩展后直接向上突破呢?这些我们都可以借助手机版缠论中枢指标来继续跟踪,这也是学习缠论的你毫无压力要掌握的分析逻辑。

在缠论中枢指标软件的应用上,每个人对缠论理解的不一样看待缠论中枢指标软件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更有甚者把缠论中枢指标软件当成是那种他常见到的傻瓜式买卖点提示指标,请问这样观念去看待缠论指标软件能用好这套缠论中枢指标软件吗?本质原因来说还是不懂缠论。下面一起来欣赏今天文章标题对应的干货。

我在网上看到有不少技术派在抨击缠论呢?为什么很多抨击缠论的人总认为缠论只是一种幻想性的理论呢?其实从本质上来解释还是他不懂缠论,不知道缠论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这就好像很多人拥有一套缠论中枢指标软件,但是它总把缠论中枢指标软件当成是那种它经常见到的傻瓜式的买卖提示指标软件,请问这样能用好缠论指标软件吗?同样,你在应用缠论分析的时候总是看这眼前的走势就断定缠论是一门幻想的理论?这不是很可笑吗?所以对那些说缠论只是一个适合幻想的理论的人我强烈建议你把我下面的所说的内容看完,这将改变你思维和认知。

一部理论靠不靠谱主要看适合不适合自己,有没有用心去接触它,无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或是道氏理论,国内运用娴熟的人比比皆是,但若我们不会用,就说不靠谱,明显就是我们自己还没有参悟透。

金融市场你若没有个一招半式想要在市场游刃有余的行走于风险与利润之间谈何容易,只有在市场走的越久,才发现自己永远只是在一个学习阶段,人生不亦是如此吗?谁能说自己此生能参透做人的真谛?

回归主题,缠论靠谱吗?

我们知道缠论是由禅师创作,其中不乏对走势进行了,分笔、分段、中枢和背驰与三个买卖做了介绍,如果你有学过波浪理论,悟透会容易点,以波浪结合来举例,一买就是一浪,二买就是二浪,三买三浪为划分,波浪是以五浪为推动浪,缠论是以三段为趋势,波浪推动浪中以二四浪为推动中的调整浪,缠论是以中枢统一称呼为调整结构。

在数浪中国内确实有高手,单纯的数浪其实比较难,因为浪型会变化,才有千人千浪,市场走势和你数的不一致,那就是数错了,有的时候做一件事情要下苦工,可以去熟读波浪法则,类似这种,一三五浪可延长,每段细分五小浪.....。而缠论可以说结合了一些大家所长整合为一个理论,包括了笔分型,线段,中枢等,就是把趋势分解细化,再结合均线和背驰理论来脱离掉一些不确定性的趋势,以达到更好的判定市场。

无论是缠论还是其它理论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就好像看过的一部电影,当每个人成年后都要去山上拔一把剑,但不是每把剑都适合你,你需要找到那把能在市场保护你的剑。

而大道至简,越学到后面才发现,简单的越好,并且这种简单不是你眼睛看到的简单,是你在市场身经百战后的内心的简单。

对于靠不靠谱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没有哪种技术分析方法好或不好,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只要能稳定盈利就是完美的。所以我从我学缠论的经验讲两个方面,一个是缠论的优势三个,另一方面说一下缠论的“劣势”三个,我为什么把“劣势”打上引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劣势是建立在那些不懂缠论的人身上的,只有你没学懂缠论才会在应用缠论实践过程中形成这种错误的思维而产生的“劣势”,所以我希望你看完这篇内容后会有所改变有所突破。

我先说优势

首先,我觉得缠论是给了我们一套非常严格的级别划分标准,并且这套标的条件准近乎是苛刻的,同时也是最难理解的那一块;这个点如果没有学好,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很容易出错,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并且缠论能完全的把波浪理论的核心思想容纳进去,缠论形成了一个包容性非常大的技术分析体系。

其次呢,缠论对于特定的级别,买卖点机会的选择有非常标准的界定,它能让交易处于一个持续的机械分析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MACD和布林带指标来进行有效配合,通过这样来寻找入场的最佳时机。

通过对价格走势级别的划分,能够让我们知道如何调整市场的放大镜,既可以看到全貌,又可以看到细节。

然后我说一下止损,对于止损环节,我有自己的想法,之前我一直纠结于是该用抛物线指标呢,还是用20周期均线指标,还是说使用前高前低这样的压力致肠胃,还是说用固定点位止损?

其实,我觉得缠论对于价格的点位是非常敏感的!有很多时候,对于某个点位,它无论如何就是不能破,哪怕是破了一个点,那么就意味着原来的结构即将发生改变。因而,我们完全可以以这个点位作为结构变化的止损点位。

那么其实对于一波行情能持续多久这个很多人都纠结的问题,也是很多技术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缠论也能解决!

我打个比方如果是日线级别的结构出来了,那么根据缠论的标准,下一个类笔的形成就至少要5根K线也就是5天;如果说要构成日线级别的线段,那么至少需要13根K线,加上实际走势的复杂性,则至少需要20天以上。

有此我们就能够做大致的预估,就不用担心明天行情就结束了,反而可以喝着茶很淡定的看着价格自己去演绎。

至于具体的交易机会,我们则完全可以用更高倍数的放大镜来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2H级别、30M级别,甚至5M级别去发现更细致的交易机会,这都是确定性高的策略。

我总结一下,缠论这个方法,毕竟只是一个技术分析研究体系,它是不可能对市场存在的所有情况都能够做到非常全面的归纳总结的,因而我们实际当中去的应用过程也会很复杂。

然后,我简单的总结了下我习缠论的过程中遇到的坑,也就是弊端在哪?

弊端之一:是某些行情中不存在同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

我们按照缠论的技术分析研究体系来看,第一类买卖点就是底背驰或顶背驰的点位,但是在实际走势当中,我们会发现在同级别中很少出现如此标准的形态结构,直接V型反转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所以,如果我们非要等到标准的第一类买卖点出现,那时估计就没机会了。后面的行情直接进入了第二、第三类买卖点的运行中。所以,不用过于看重第一类买卖点,或者可采用更小级别的走势来分析。

弊端之二就是第一类买卖点是假的。

通过线段和笔的划分,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找到背驰段,然后很开心的入场做多了,第一类买卖点也是成功了,价格顺利推进。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期待第二类买卖点的出现,因为赚大钱的机会来了。以买点为例,在第一波价格上涨过后,我们肯定会去等待价格的回调,类似波浪理论中的二浪回调,然后很开心的买了进去,等第三浪启动。然后发生什么了?怎么价格还是继续的往下跌?还创新低了呢,不对呀,书上不是这么说的啊!

这时才我们才能基本确认,我们碰到 假的 的第一类买点了,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刚才的反弹仅仅只是构筑了一个更高一级别的 下跌中枢 而已。我们在交易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多的,这上面我就吃过很多次亏,最后终于找到相应的办法去规避它。

弊端之三是缠论的核心是不预测市场的,但又可给出相对明确的方向

有人许多人认为,通过学习缠论的技术研究体系应该能预测后面价格的走势,像波浪理论一样,第一浪出来后就可以预期第二浪的回调,第三大浪的上涨。是的,的确在结构确定的情况下,缠论和波浪理论一样是具有类似的预估效果,很多时候的话还能把大致的运行时间也给预估准确。

可以即是这样,为什么还说是坑呢?因为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在形态结构确定的情况下!

如果当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时,就好像我们开车的 过程中突然遇到了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了,那么我们还能继续往前开吗?肯定是不能!缠论当然也是一样道理,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那么此前的预估就错了,就必须顺应新的环境调整方向和节奏。如果我们不进行调整的话,那和刻舟求剑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说啊,有很多时候就算是你画的结构图形没得到市场验证,那也没事,是因为市场结构变了,重新应用理论调整一下,做出新的路线规划图,这样就好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需要走一步看一步,脚踏实地,戒骄戒躁。

我们综合起来来看,在实际的操作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还是在第一类买卖点,其实所有的第二类和第三类买卖点都是更小一个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这点如果能处理好,那就能比较好的应用缠论来分析了。

我说的这么多基本解释了缠论到底靠不靠谱的问题。

其实呢市场上,还有非常多的技术派的分析高手,有很多种不同的套路,只要是能稳定盈利就是完美的,没必要去纠结。

觉得有收获,右下角点个“在看”!


>>>歇后语:笔者接触过国内外各式各样的交易分析理论,但笔者始终觉得缠论才是真正唯一完美的一套适合东方投资者的交易分析理论。这套理论不仅仅是讲解分析思路,更是一套集合了交易分析、仓位管理、心态与资金完美结合的东方交易理论圣典。这套理论涵盖的包含关系、分笔、一买、二买、背驰等等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一个交易参与点,这是国外很多理论不能比拟的。同时,缠论它不仅仅适用于股票,还适用于期货,数字币,外汇等等一系列用K线表示的市场!并且学习缠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