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而不衰、历久弥香,对话清华大学王钊:首创《衰老生物学》课程,他希望衰老科学被更多人知道

 嘟嘟7284 2022-09-0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编者按

年初,适逢哈佛教授大卫·辛克莱著作《Lifespan: Why We Age-and Why We Don't Have to》简体中文版正式上线(简体中文版译为《长寿·当人类不再衰老》),时光派受中信出版社委托,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王钊教授为书籍作序

在交谈中,王钊老师十分热情向我们分享了衰老领域研究进展,而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为了能让国内青年学生与衰老科学“离得更近”,他率先在清华大学首开《衰老生物学》本科课程

此举一出,可谓开国内高等教育里衰老相关学科教学改革先河。今后,中国学生拥有了可以系统性学习衰老生物学知识的课堂,民众们科学理解、干预衰老,指日可待。

图片

王钊教授与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誉为“DNA之父”的詹姆斯·沃森教授交流

(左为受访者,清华大学王钊教授。

素材由受访者提供,未经许可禁止二传二改)

这一切,与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1977年,高考得到恢复,而同年高中毕业的王钊老师也抓住了这一机会,如愿拿到录取通知书。采访中,王钊教授告诉我们,自己的好运气真的要感谢高中班主任程道模老师,“程老师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尽可能通知了所有学生,晚上还无偿为大家补课。高考恢复,老师们比我们还要高兴!”

次年,在与家人协商后,王钊老师选择入学医学院,并在五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考取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

期间短暂的工作经历,让王钊老师希望能继续去追逐理想,于是,他决定东渡日本再度求学。从这个长寿国度起步,王钊老师学成中美,朝梦想日夜兼程:观察生物,研究细胞,调控基因,他与衰老生物学结下不解之缘。

今日,应时光派邀请,王钊教授将与我们一同分享他眼中的“衰老生物学”,并就“衰老与进化、熵变”、“我们有无可能避免衰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干预衰老”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下是访谈的详细内容。

图片
图片

Q

A

图片

为什么会衰老,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人类寿命的延长基本上都发生在生殖期后,其儿童期、青春期、生殖期等并没有随着寿命的延长而相应地、成比例地延长

由此可以推论,这种最大寿命不变而平均寿命的延长,并不是进化和遗传等先天因素所造成的,而主要是后天和环境等因素诸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营养供给、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等改善所带来的硕果

如若非要字斟句酌的话,当今人类期望寿命的增加只能算是延年而非真正的益寿。而衰老正是这种预期寿命的延长所带来的伴随产物

就个体来说,衰老的具体机制是什么呢?实际上有多种理论来解释衰老的形成原因,但又没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衰老理论机制。

无论是器官磨损、端粒缩短(海弗里克极限)、还是什么为年轻人腾出空间/资源(Weismann),以及听上去更科学的G.C. Williams的拮抗多效性理论、Medawar的突变积累/遗传漂变理论、T.B.Kirkwood的一次性体细胞理论、与熵增相关的细胞衰老理论等,都从某个角度对衰老的形成机制进行了阐明。但感觉到目前为止的这些衰老理论就像是盲人摸象,摸到的确实是大象,但却不是完整的大象,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能完全彻底说明衰老机制的大一统的理论。

图片

如果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衰老形成的机制,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衰老的基本机制就是机体分子保真度的丧失

我们知道,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其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原则上是分离的。身体作为生物基因散播和传递的载体,体细胞只需要生存到确保能繁殖的年龄就够了。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便不再需要体细胞了——衰老随之来临。

所以衰老是一种非适应性的特征。由于衰老的不利影响发生在繁殖开始之后,所以其选择压力是中性的,也就是说,衰老既不会提高也不会降低生物的适存度。繁殖期后自然选择力会随着增龄而下降,反映在机体内就是分子保真度的丧失;反映到外部指征上,就是我们看到的衰老过程。衰老是发生在DNA传承完成之后的事情,所以大自然对生物个体衰老与否无动于衷!

图片

下面我们再简单说一下你问的“衰老可以避免吗”的问题。从上面我们说的“为什么会衰老”来理解,衰老肯定是应该可以减缓甚至避免的

进化的力量非常巨大,我们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影响或改变进化的方向和步伐。而如上所述,衰老并不是一个进化事件,也就是说进化并不在意你对衰老做了什么或者改变了什么,这就使得我们有了改变衰老进程的进化论基础。

无论通过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的自律,还是借助于医药保健卫生事业的进步,甚或是机械、数字、虚拟现实等高科技的加持,随你折腾,反正影响的基本上就是你这个个体(遗传重任已经完成了)。

所以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观点:也许我们无法战胜死亡,但我们终将克服衰老,“老而不衰、尽享天年”并不只是梦想

图片

当然,发生在繁育期后的衰老,虽然已经脱离了自然选择的范围和生物进化的轨道,但即使衰老对种群进化没有那么大的价值(至少在进化长河的较短时期内),其对于个体和社会文化来说仍然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意义作为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到种群的优化与进化),那么“抗衰老”、“延缓衰老”等也就有了现实的和未来的意义

图片

Q

A

图片

衰老也是类似的道理,所以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并不认为存在能够特异性决定人类衰老或者长寿的基因(当然如果你非得把能够影响人类衰老或者寿命的基因称之为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我也不反对。这样的基因绝不止一个!),因为衰老或者长寿不是遗传性疾病(或性状),不是某一个基因的突变或者表达就能够决定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变化,并且基本上不是DNA层面的变化而是表观遗传层面的改变。

就像毛毛虫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蹒跚学步的孩子到健硕的成年人再到耄耋老人,基因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但看上去却大不相同,因为其表观遗传特征变化了。小孩儿会长牙,老人会白发,不是说老人就丧失了长牙的基因、小孩儿就没有白发的基因,这些基因从一个个体的降生到逝去一直都是保存在其基因组里面的,只是随着年龄及发育、成熟、衰老的不同时期,或沉默或表达发挥了不同的效应(而且多是综合性的系统效应)而已。

基因组就像一架钢琴的所有琴键,而人生就像是一首首优美又不尽相同的乐曲,你用钢琴演奏它,并不是让你时时刻刻把所有的琴键都一起按下去、一起发出轰鸣的声响,而是根据编好的、又或是随性的曲目一节一节地、十指分工合作有规则地让一部分琴键适时恰当地发声,优美的乐曲随之流淌而出。同一架钢琴可以演奏出不同的乐曲,或短促或绵长、或低沉或高昂。一曲终了,并不一定是所有琴键都要派上用场,一如人体基因组里那些在人的一生中基本上从不表达的众多基因一样。一首乐曲的完美演绎,除了钢琴外,还有作曲、演奏、配乐、甚至不同听众感受的协调和综合,才可能得以完成。任何一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所以人生与衰老也是这样的道理,而且比一首乐曲的演奏要更复杂、影响因素更多。

图片

至于说有一些所谓的长寿家族,我个人认为,与其说是家族的基因在起作用,不如说是家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包括教育)起了更大的作用,并且这个作用主要是发生在表观遗传层面的。不然的话,寿命的两极分化早就愈演愈烈,那些没有长寿基因的家族过上几百年后岂不都要消亡了?

图片

Q

A

图片
图片
图片

Q

A

饮食

日本人的饮食很有特色,他们的食材一般都比较新鲜,海鲜较多(岛国嘛),蔬菜很多拌酱生吃(不大会炒菜),而且无论吃什么都大概只吃7分饱!这一点很重要,与当今抗衰老界流行的热量限制CR/饮食限制DR基本是一致的

图片

锻炼

日本民众习惯将运动锻炼融入日常生活,各种球类如棒球、垒球、网球、羽毛球非常普及。工作人员通勤很多也是步行、骑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体力活儿,也不大有人偷懒。我也一直认为,心态放正了,一些劳动也是可以当成运动的😀。

图片

此外,日本人非常喜欢泡澡,泡澡能够舒缓精神、消除疲劳,对健康的促进和延年益寿的作用还是很值得重视的。算是被动运动吧?

心态

就我所认识的一些人来看,对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意外或波折,多能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这些灾难和波折给人带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挫折和应激,减少了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了整体的健康水平。

图片

工作

日本有退休制度,但很少见到老年人退休以后在家什么都不干的,基本都是退而不休。其实很多研究结果也证实,老人们有个固定的适当强度的岗位工作,可以让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并且也更加长寿。这在我的另一部译著《长寿秘诀——来自科学前沿的健康长寿秘诀》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

图片

上面说的几条都是个体性的,还有一个社会性因素就是国家的医疗保健体系。日本拥有非常完善的医疗技术和保健体系,医学科学研究也处于世界的第一梯队,使得国民能够享受到及时、精准、合理、先进的治疗和康复。

图片
图片

Q

A

图片

出版了教材、做好了课件,然后在学校和院系的鼓励和支持下,这门课就顺理成章地开设了。目前是对全校本科生开放的,从选课、上课、到期末的结课考评,整体反映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高等教育的相关领域开设《衰老生物学》这门课程,将极大推进该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无论从相关科学理论(如为什么会衰老)、实用技术(如怎么样抗衰老),到专业人员的培养和社会大众的关注,方方面面的贡献和积累,最终会影响到全球生态圈的共同繁荣、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如果有其它大学的同行希望开设这门课,我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希望衰老生物学这门学科能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并为社会和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姜茶(时光派研究院)

—— TIMEPIE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