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节眼里的“崇祯本”

 吴营洲文存 2022-09-06 发布于河北

梅节眼里的“崇祯本”

——《金瓶梅词话校读记》阅读碎札

吴营洲

梅节对“崇祯本”十分尊重
《金瓶梅》有两大版本系统:一为“崇祯本”,一为“词话本”。
梅节所校订的《金瓶梅词话》,自然属于“词话本”系统。
梅节校订所依据的底本,是日本大安株式会社的配本。
当然,梅节的校订本虽是以“大安本”为底本,但却“覆以北京图书馆藏中土本的两个影印本、即古佚小说刊行会本和联经本,遇有疑难则核对现藏台北故宫原本……”
尤为重要的是,梅节校本参校了“崇祯本”。虽然“崇祯本”与“词话本”不属同一系统,但“崇祯本”一是“词话本”付梓在前,二是“崇祯本”是在“词话本”抄本的基础上整理润色而成的。正是如此,梅节校本很自然地就会参校“崇祯本”。用梅节自己的话说就是:“梅节校本”其实是个“汇校本”。
梅节所参校的“崇祯本”,以《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为主,兼采《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绘图真本金瓶梅》《古本金瓶梅》《重编古本金瓶梅》……
在参校过程中,梅节对“崇祯本”十分尊重,凡是“崇祯本”改定或认定的文字,梅节大都认可,并予接受,且在自己的“校读记”中一一注明。诸如第十四回中:
“浅感蛾眉”,“感”崇本作“蹙”;“生下”,“生”崇本作“坐”;“丢出事来”,“丢”崇本作“弄”;“却是”,“却”崇本作“都”;“从广东回来”,“广东”崇本作“广南”;“打俏棍儿”,“俏”崇本作“倘”……
此等例句,书中多有,碍难胪列。
梅节对“崇祯本”改定或认定的文字,时有赞叹之声,诸如:
第五十七回有一句“凭栏独笑”,“崇祯本”改“笑”为“恼”。梅节便称:“上文'道恼了潘金莲’,下文'把一天愁闷都改做春风和气’,'恼’较胜。”
第五十八回有一句“荣华显亲”,“崇祯本”改“荣华”为“荣身”。梅节便称:“与上文'致君泽民’相对,'荣身显亲’义长。”
第七十一回有一句“与何公公要瞧瞧”,梅节称:“崇本无'与’字。《词话》原本当是'与何公公瞧瞧’,较轻脱。'何公公要瞧瞧’就有意成房。'要’为校入崇本异文。”
此等例句,书中多有,碍难胪列。
梅节甚至还对“崇祯本”校订的因由,作番解释,以张其是。
梅节对“崇祯本”的校正
当然,梅节对“崇祯本”的校订,时也不以为然,认为某某处、某某字“崇祯本”校订错了,并指出其错在哪儿,及因何致错,进而标出正确的语句该是怎样的。诸如:
第十四回中的“只见”,“见”字崇祯本作“现”。而梅节认为:“此应为'是’形近之误。”
第十五回中的“你听了”,“了”字崇祯本无。而梅节认为:“'了’字应为'听’重文号之误。”
第十六回中的“教把傅二叔”,“把”字崇祯本无。而梅节称:“疑为'他’之形讹,又或为'你’之误。玳安称'傅二叔’,西门庆称'傅伙计’'傅自新’。”
第十六回中的“尽脱白绫袄”,“尽”字崇祯本无。而梅节称:“当是'去’之误,与'尽’简体形近。”
第十六回中的“听说一遍”,崇祯本无“听”字。而梅节称:“应为'诉’,二字简体形近致误。”
第十六回中的“叫玳安道到”,崇祯本无“道”字。而梅节称:“应为'到’之讹衍。”
第十六回中有一句“不知那边可有人觉道么”,“觉”字崇祯本作“知”。而梅节称:“'道’应为'到’。本书底本二字同音通假。”
此等例句,书中多有,碍难胪列。
梅节对“崇祯本”的微辞
当然,梅节对“崇祯本”的校订,时常也不以为然,甚至颇有微词。主要是认为其编订者时常因为读不懂原文而乱行删削。诸如:
第十三回有一句“出三不信我”,梅节称:“此五字崇本无,以费解删去。”而梅节认为:这五个字中,“我”应为“哉”之形误,“出”也应为“能”之形误。(因为底本中“能”的草体,与“出”形近,故常混讹。)而“三”,或为衍字,或为“岂”的讹损,而它又与“能”字误倒。因此,这五个字的正确读法应是:“岂能信哉。”梅节还借便调侃道:“《词话》编者发议论,喜用酸文言。如第十四回:'若似花子虚终日落魄嫖风,漫无纪律,而欲其内人不生他意,其可得乎。’一本正经,令人发噱。”
第十六回有一句“再不的房子盖完”,梅节称:“崇本无'房子盖完’,以费解删去。”梅节认为:“'的’上应有'不等’二字。'再不’,句。'不等的房子盖完’,句。上文'不的,你着人来看守’,是瓶儿第一个建议。西门庆主张把房子盖完,李瓶儿孝服满再娶。'再不’是李瓶儿第二个建议。”
第十六回有一句“相交了一世方才好”,梅节称:“崇本无'了一世方才好’,以费解删去。”梅节称:“《词话》原本应为'相交了一场,才死’。'场’简体误'方’,'死’误'好’,均形近之讹。写定者以不通,增'世’字。但花太监搬来才一年多,那得称'相交了一世’。”
第十九回有一句“这还是那人家哩”,梅节称:“此七字崇本无,以费解删去。”梅节解释称:“'是’应为'欠’之形误。上文李瓶儿骂蒋竹山'砍了头是个债桩’(浑身债的生动说法);下文接着说:'你趁早与我搬出去罢!再迟些时,连我这两间房子,尚且不够你还人’。含意自明。'哩’应为'的’,本书底本'的’'哩(里)’常混,盖因'的’轻读即为'哩’。”
此等例句,书中多有,碍难胪列。
梅节对“崇祯本”的揶揄
梅节对“崇祯本”的校订,倒也不乏揶揄,直言其常常“臆改”。诸如:
第四十六回有一句“却是顶缸受气”,“崇祯本”将其中的“却”改作了“说”。梅节直称:此为“臆改”。梅节认为:“却”应为“确”,这属“同音借用”。
第四十八回有一句“不乘此”,“崇祯本”将其中的“不”改作了“当”。梅节直称:此为“臆改”。梅节认为:“不”应为“可”,这是“可”“不”行草形近致误。梅节为此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三回“老身只道裁衣日不用破日”,第四十二回“你不认得他”,“不”均为“可”之误。
第四十八回有一句“到那里等”,“崇祯本”将其中的“等”改作了“听消息”。梅节直称:此为“臆改”。梅节认为:“却”疑为“候”之讹。梅节称:“据下文,来保、夏寿只是等'回书’,并无什么消息。”
第五十回有一句“扫进里面”,“崇祯本”将其中的“扫”改作了“撞”。梅节直称:此为“臆改”。梅节认为:“扫”应为“扠”,与“扫”形近致误。梅节为此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二十三回:“老婆见无人,急伶俐两三步就扠出来。”第七十二回:“不想我两三步就扠进去。”
第六十七回有一句“也没那人显念”,“崇祯本”将其中的“显”改作了“想”。梅节则称,此为“臆改”。梅节认为:“显”应为“题”之形误。并称:“'题念’本书常用语。”(所举例句略)
第七十八回有一句“听了话笑言休饶舌”,“崇祯本”改作了“听的笑了言休饶舌”。梅节直称:此为“臆改”。梅节认为:“《词话》原文有缺文'听了话,话休饶舌’。缺者应为'笑’字。今'言笑’为校入崇本异文。崇本改'话休饶舌’为'言休饶舌’,是要改词话体为说散体。《词话》誊清上板时,却将行间'笑言’二字插错地方,变成不通文字。”
此等例句,书中多有,碍难胪列。
但,梅节校本自然也参考、借鉴了当代他人的校订成果,但任谁的校订,都未必全是对的,但凡遇到校订错的,梅节均以“非”“非是”“恐非”“均非”等语点明,绝不称其为“臆改”。梅节对当今的同仁,很是厚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