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湘纪实】张岳清/重建县城

 潇湘原创之家 2022-09-06 发布于湖南

重建县城


作者:张岳清

县作为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推行郡县制,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

县城则是全县的门面和窗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具有多种功能,是全县政治、商业、文化的中心。

四十年前,国务院决定岳阳市、县分设,恢复岳阳县建制。新县城地点确定为离市区60里路的荣家湾。

荣家湾原是京广铁路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每天有二趟来去的绿皮慢车停靠,零星南来北往的旅客带来了些许人气。几条弯曲小街两旁是低矮的民居,容纳了二千多靠搬运、小商贩和种蔬菜为生的居民。他们过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沉闷的生活。延续了不知多少年代的荣家湾,一直默默无名。就连近在咫尺的岳阳市民,许多人也从未踏足过荣家湾。

不惑之年的黄甲喜年富力强。县城搬迁荣家湾不久,就被任命为岳阳县委书记。极短时间连升二级,金榜题名的黄书记却是忧虑多于欢喜。

“净身出户”是指婚姻中,过错方在离婚时承担责任,不主张任何财产,空手离家。市、县分设,县城到荣家湾重建,市里仅拨给县里300多人和少量的开办费。老县城里积攒几十年的老底子,如学校、医院、技术人员、工厂、机械设备等都留存市里。此时的黄书记两手空空。比喻虽不恰当,但现状确实严峻。

肩负使命而赤手空拳的黄书记,带领着市里调派到县里的那300多位满怀激情的干部、职工,来到了荣家湾。大多数人来之前虽说有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迎接他们的则是遍地苍凉,一无所有。连歇脚挂袋子的地方都冇得,现实让人沮丧。无奈中很长一段时期,他们乘火车早出晚归,中餐靠馒头、饼干充饥,过起了读“通学”的生活。尽快建好新县城便成了黄书记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人是英雄,钱是胆。有时一分钱都可难倒英雄汉。何况建县城不是小钱,而需巨额投入。天上不掉、地上不结,钱从哪里来?全县76万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民生需要保障;全县2万多吃“皇粮”人员每月工资也要按时发到手;铁山库区几万移民到中洲乡、春风乡后,不习惯湖区生活,而聚集闹事;区、乡及部门工作人员在机构变动中心态躁动、队伍不稳……这些都让新任的县委书记如坐针毡、忧心忡忡。

说起我与黄书记缘份,那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岳阳市(县级市)换届选举,抽调一批人员为大会作筹备工作。我分在资料组,在郭亮街老县委招待所上班。那时他任职市农办主任,是副市长候选人。虽见过几次面,但无任何交流互动。此时他不认得我。而我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别人说的十个字:黄秀人、中师毕业、能力强。

任管农业的副市长黄甲喜同志两年后,率领组织部李观正、宣传部罗作谦等干部来到毛田区南冲公社八斗大队办点。恰巧那年我大内弟任八斗大队党支部书记,许多时候他们几位领导就在我岳父家中商量工作。时间长了,慢慢地我也与黄市长几位熟悉起来。中年的黄市长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身板笔直。常年穿着中山装或者黄军装,脚穿黄胶鞋。头发不长,往脑后梳得整齐,一顶旧草帽出门戴着、进门即挂在肩上。握手时感到粗糙,手掌上有茧壳。衣裤上常沾着泥巴和灰尘。远看像农民,近看慈眉善目。他讲话时声调低缓、语速不快、沉稳大气。此后见面他称呼我为“岳清同志”。这一称呼至今保持了45年之久。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黄市长带领八斗人民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建造了四栋二层楼可居住120户人家的居民新村,建起了崭新的八斗中心小学。许多时间黄市长都在工地挑砖、挑瓦、挑泥水桶,忙个不停。

黄书记上任伊始,带领县四大家领导和规划、设计人员在荣家湾火车站四周十几里路勘察,为新县城选址。连续一周,他们边看边议,思路逐渐统一。老街太过窄小;火车站铁路以东有白羊水库;往北有荣湾水库和新墙河,均不是理想之地。唯有火车站、京广铁路往西地势平坦,往前是大片山丘,比铁路线高出二十多米。再往西一马平川直达洞庭湖边的鹿角码头。这片东西长30里、南北宽20里、足够容下新县城百年扩展。东靠京广铁路、西临洞庭湖,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更何况不占过多农田,不惧怕新墙河每年高洪水位的侵扰破坏。新县城地址既有山的依托,又有水的滋润,是居家创业的首选福地。

下午,二十多位新县城开拓和决策人站在荣家湾火车站候车室大门外,对着开始西斜的太阳,映红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客。黄书记趁热打铁说:新县城地址大家统一了意见,我提议县城中轴线就以我们站立的地方为起点,往西笔直修建一条宽70米的主干大道。街道名称叫东方路。黄书记又指着前面3里多路丘岗下的平缓地点说,在那里从南往北再修建一条同样宽70米的主干大道,就叫天鹅路。两条大道的交汇处,即是县城中心。城中心做个大圆形花园,中心竖一个几十米高的大钢管灯塔。白天让鲜花扮亮县城,夜晚让灯塔照亮全城,让南来北往坐在火车上的旅客,经过荣家湾时也看见县城的光彩。计划用三年时间初具规模,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黄书记话声刚落,四周掌声响起,热烈而持久。

体制内核心的确立,不仅需要有顶红帽子,更需要有政治智慧及勇气。能否成为大家拥护的核心,其关键只有一条,那就是真心为民。

县四大家全体领导会议连续开了两天。中心议题只有一个,为加快岳阳县快速发展献计献策。时而激烈,偶尔沉寂。黄书记除讲了开场白后,就一直在笔记本上作记录,始终一言不发。

官场有严格的规则和秩序。开大会时主席台上就坐领导,谁前谁后,谁左谁右,工作人员会前列出草图,呈送一把手阅后,再摆上写有姓名的小标牌,按顺序对号入座。开小会发言人先后也是按职务、资历。谁先谁后,领导们都门儿清。

将近30人冗长而有序的畅所欲言,勾描了全县大致发展方向。民主的程序已完成,集中的时间已到。面对众说纷纭,如何归纳总结、去粗取精,提出切实可行,符合县情的振兴蓝图,这需要黄书记有宽广的视野,独到的眼光。

黄书记从国家改革开放近五年的政治大局说起,介绍外地省、市、县迅速崛起的成果和经验,继而讲到现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使命与担当,时不我待的紧迫性,结合当时岳阳县情,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会场鸦雀无声,只有钢笔在笔记本上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响声。

黄书记话锋一转,提出后三年四大目标。一是建好新县城,新修荣家湾火车站,县城人口由现时几千人增加到6万人;二是新建8个大中型工厂,引进2个三线大厂,以增加就业人口,增加城市居民、培植税源、增加财税收入;三是打造水路、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新修三条公路。一条是荣岳公路,全长24公里,经春风乡,到湖滨、到市区。二条是荣新公路,全长12公里,连接107国道。三是荣家湾到鹿角码头公路,全长15公里。同时高标准修建好鹿角码头。四是扩大杂交稻种植面积,培育壮大乡镇十大明星企业,为农民增收、乡镇解困做好扎实工作。黄书记成竹在胸,侃侃而谈。与会领导听得如醉如痴。先是目瞪口呆,听到黄书记谈到实施的可行性细化方案时,脸上逐渐由阴转晴,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当黄书记讲到荣新公路跨铁路大桥要建造得可与市区巴陵大桥媲美时,平日不苟言笑矜持的县领导们禁不住哈哈大笑,用劲鼓掌。不如此似乎不能表达自己心中的那股豪情。

此时不搏待何时。汨罗籍县长葛送培,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老资格领导、县人大主任李九州,政协主席司马毅,先后表态与重建岳阳县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代表各单位要求县委将项目分给他们,不完成任务,决不调离。并表示:要象黄书记那样,把老婆、孩子安置到荣家湾,将家人粮食、户口关系迁到县里,将家安到县里,专心致志搞好工作,完成时代重任。

“出主意、用干部”,伟人毛主席的六字箴言,是管理者的基本功。黄书记深谙此道。组织部拿出方案后,县委迅速召开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县直70多个委、办、局正副职名单。按管理程序,分别交县人大、县政府审议通过。县委研究干部的原则是,从市里下派的提升一级,从区、乡调来的平级安排。提拔的自然高兴,从农村调县直单位的更加喜欢,总算进了城。虽说暂时没有城,但迟早会有城。

平常县委常委会研究后,开出谈话通知单,通知个别谈话,征求意见。领导谈话后签字交回通知单,再发任职文件。黄书记拿着一叠厚厚的任职文件,知道若是一个个谈话,要花费大量时间。县常委会上黄书记提议将四大家领导见面会与县直单位正、副职任职会合在一起开,获得常委们一致认可。宣读任职文件后,县直部、办、委、局正职上台领回各自单位公章。县人大颁发了县直组阁单位一把手任职证书。黄书记最后讲话,提了三点要求。新县城两年初具规模。县政府负责二十多条街道平整与绿化。县直单位负责本单位办公楼、宿舍楼的建设;每半年召开讲评会,行动不力,效果差的免职。黄书记最后强调,县财政目前只有一千多万的收入,光工资部分需要二千多万。资金困难、缺口大。各位切不可打县财政主意。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黄书记代表四大家已经吹响了重建县城的冲锋号。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群二百多位新县城的开拓者,就像冲锋陷阵的勇士一样,爆发了巨大的能量。钻山打洞,死皮赖脸,托关系,找熟人,每天行走在“乞讨”中。到了外地,为省钱夜晚坐候车室半醒半睡到天亮,到公共厕所洗把脸后,在路上、公交车上啃几个包子、馒头。上班前赶到领导办公室门口守候。围着领导讲好话,乞求领导给照顾,硬磨软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哗哗流淌的钞票,像山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从省市上级部门汇聚到荣家湾。这些“山大王”用“化缘”、“打劫”搞来的钱在县政府划拨的土地上,请来了基建队,搭起了脚手架,过起了边建设,边“乞讨”的日子。

陈波、陈跃进从市体委调派县体委担任正副主任。各级体委都是清水衙门,穷得叮当响。他俩用了两个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省、市体委的牙缝中抠出几万元。交完土地费、青苗补偿费后所剩无几。讲评会上因行动不力受到黄牌警告。平时不善言谈交际的他俩只好陪着笑脸找关系,在长沙几家省厅结识了几位有权批钱的领导。“二陈”从酷暑跑到寒冬。

多年后已任市体育局副局长的陈跃进对我说,在荣家湾那两年多过的是“叫花子”生活。蹲守领导楼下从下午守到晚上11点多钟。怕误事不敢外出吃晚饭,饿着肚子,瞪大眼睛,观察领导行踪。夏天热汗泗流,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手脚冰凉。吃苦受累我还不怕,最难过的是满怀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归,心里的苦才是真的苦。

昔日荒凉的荣家湾变得热闹。挖机、推土机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拖拉机的突突声交织在一起,把沉睡了千年的荣家湾唤醒。宽广笔直的大马路在响声中每天延伸,马路两旁的脚手架林立。楼、堂、馆、所开工、竣工的鞭炮声每日不绝于耳。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在众人的企盼中,两年多时间,一座漂亮的县城屹立在荣家湾。

黄书记在任职后极短的时间里,白手起家给岳阳县带来了一座新县城,而全县人民心中和口中则给黄书记竖了一座丰碑。

作者简介:

张岳清,出生在岳阳市,工作在岳阳县。公务员岗位退休。现在市老年大学文学班学习。喜欢阅读,偶尔习作,愉悦身心。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