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上的这山在平阴?

 渐华 2022-09-06 发布于山东

《山海经。海经。大荒北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这个河济所入,海北注焉的先槛大逢之山是什么山?它的具体位置在何处?

文章图片1

它就是位于现平阴东平两县交界、东平湖东北岸的大寨山。大寨山,旧称狼山、大槛山,是“先槛大逢之山”。

文章图片2

大槛山作为泰山西麓最高峰,首先进入古人视野是很正常的。此大槛山得名,源于此山在弇兹燧人合雄氏领域中的紧要地理位置——这里是沟通中原与东夷大岛之门。槛是大门坎子的意思。其西禹所积石之山,就是大禹为了放干西海大泽,疏通黄河,开挖運河,堆积清淤沙土的地方。址有两处疑似,其一为景阳冈一带沙堌堆,号称九岭一十八堌堆,现在阳谷县张秋镇西。其二是禺山,也称禹山、吾山、鱼山、羽山,现东阿县鱼山镇鱼山。

文章图片3

上古太行之东与泰山之西山东地台之间的区域是一片汪洋泽沼。至禹所积石之山章句,则是继陆地露出其后,雷夏治理、大野既渚的进行时,这是华夏早期陆泽并存、高冈浮于洪水的时代。《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此处古村,多以“海”“沟”“涯”“陂”“岭”“台”“岗”“滩”为名,那时大禹率领先民响应虞舜的号召治理洪水,生活在汪洋包围的高岗之上的部落,一边深挖连通沟渠河道利于排出漫溢的洪水,一边用淤积的沙石加固抬高部落居住的房台,非常切合当今山东湖区滩区群众的传统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