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错与误判] “急性与慢性肺血栓栓塞的对比”的相关临床知识、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忘仔忘仔 2022-09-06 发布于山西

急性与慢性肺血栓栓塞的对比

影像表现

急性和慢性肺栓塞在CT图像上均表现为血管内边界清晰的充盈缺损。急性肺栓塞的征象包括:血管完全闭塞伴管径增粗、部分性充盈缺损,以及动脉腔边缘与管壁呈锐角的充盈缺损(图12)。有时周围肺野可见楔形阴影,即Hampton驼峰征,提示肺梗死。慢性肺栓塞的征象包括:血管完全闭塞伴管径变细、动脉腔边缘与管壁呈钝角的新月形充盈缺损,以及网格状或片状血栓(图1)。慢性肺栓塞的其他直接征象还包括偏心性血栓或钙化血栓(图3),继发征象包括支气管或体循环侧支循环广泛开放、肺内马赛克样灌注征及血管壁偏心性增厚伴钙化(图3)。一旦明确肺栓塞,需观察有无右心压力升高的表现,包括室间隔呈弓状突向左心室、对比剂返流入下腔静脉伴肝静脉扩张

重点

在外科手术、创伤及内科疾病中,急性肺栓塞是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年发病率为23/100000~69/100000。在血流动力学受损的患者中,病死率高达20%~30%。慢性肺栓塞可导致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慢性肺栓塞能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如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并改善预后。

临床相关知识

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很多,均与Virchow三联征有关:血液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血液淤滞或湍流)及血管内皮损伤或功能障碍。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包括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气促、心悸、心动过速及胸膜炎性胸痛,可伴或不伴深静脉血栓形成。

鉴别诊断

导致肺栓塞假阳性诊断的原因包括:肺动脉强化不良所致的血流相关性伪影、呼吸运动伪影、线束硬化伪影及误将肺静脉认作肺动脉。

线束硬化伪影和条状伪影较常见,可由上腔静脉内致密的对比剂、插管和其他医源性设备引起,在骨窗图像上易被识別,表现为延伸到肺动脉外的放射状异常密度影。

轴位图像上,血管分叉可能被误认为慢性肺栓塞的线样充盈缺损,而冠状位或矢状位重组图像能显示该改变位于肺动脉分叉处。

非血栓性肺栓塞(如骨水泥、水银及碘油)可能与钙化的慢性肺血栓栓塞相混淆。病史是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椎体成形术、水银注射史、肝动脉碘油栓塞术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

癌性栓子也易与血栓形成的充盈缺损相混淆。

教学要点

影像学检查提示慢性肺栓塞的征象包括:与动脉壁呈钝角的偏心性充盈缺损影、线样网格影、钙化栓子、支气管侧支循环广泛开放及肺内马赛克样灌注征。在运用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时,应注意观察上述征象。

Image

Image

1 A.轴位增强CT显示左肺下叶肺动脉分支急性肺栓塞(白箭)。注意栓子与血管壁夹角呈锐角,这是急性栓塞的典型表现。B.14天后对该患者行CT平扫,扫描图像显示左肺下叶外周肺野出现楔形稍低密度影,即Hampton驼峰征,提示肺梗死(* 

Image

Image

2 80岁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既往因乳腺癌行左乳切除术。A.在肿瘤分期随访时,增强CT意外发现左肺下叶急性肺动脉栓塞(白箭。注意血栓与血管壁夹角呈锐角。B.36天后复查增强CT,轴位图像显示栓子部分再通,呈网状或条状充盈缺损(白箭头),这是慢性肺血栓栓塞的典型表现

Image

Image

3 76岁女性,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9年前接受脊柱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A.左肺动脉干层面增强CT双斜位重组图像显示,管腔边缘出现新月形充盈缺损(白箭头),这是慢性肺血栓栓塞的典型表现。注意左肺动脉干管径与主动脉弓(*)相等,符合肺动脉高压改变。B.冠状位重组图像显示肺内马赛克样灌注征,这是慢性肺血栓栓塞的继发征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