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感染病毒不要怕,教你四招对付它

 知是派 2022-09-06 发布于北京
和我们一起get用得上的真知识

本文作者:老韩 | 本期责编:阿米
内容审校:小山 | 科学审核:胖萌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家好,「知是派」流感系列科普的最终篇来啦~

在流感系列的科普内容中,小知带大家回顾了著名的“1918流感之疫”,通过“流感病毒的前世今生”探讨了“全球大流行病”的概念,了解了“流感≠感冒”,还进一步学习了免疫与疫苗的相关知识—“遏制流感的大杀器”(若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相关关键词查看往期文章)。

即便懂得了这么多道理,但仍然没人愿意亲自体验它。

可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偶尔生个病,万一不幸流感中招,又该怎么办呢?

别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实用的方法其实也最简单,那就是——

第一招:多喝热水,重新启动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万一患上季节性流感,只需要卧床休息并且大量补液就可以了。

说白了,就是“多喝水,多休息”。
 
如果把这简单的六个字换算成医生的专业建议的话,可以参照美国最好的医院梅奥诊所给出的建议:

多喝热水:面对流感要多喝水,这里注意选择温热白开水、果汁和清淡的汤来防止人体脱水。

重新启动:也就是好好睡觉,以充足的休息来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感染。

 
另外,还可以考虑用非处方止痛药让患者的感觉更舒服点,比如药店就可以买到的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和芬必得(布洛芬),都可以减轻患者头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这里需要额外提醒的是,儿童和青少年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因为这种药可能会引发瑞氏综合征(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疾病)的风险。
 
另外,为了防止流感病毒在社区形成传播,患者必须呆在家里静养,直到体温稳定在腋下温度36.0℃-37.0℃满24小时后再说。
 
其实流感中招后,大多数人可以靠居家治疗自愈,但对于病情危重,或有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医生很可能就会给他开抗病毒药物。

第二招:高危人群,需要重视


哪些人属于可能会引发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呢?

65岁以上老年人

2岁以下儿童(所有5岁以下儿童都属于严重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但2岁以下风险最高)

6个月以下婴儿(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孕妇及产后2周以内的产妇

住在养老院和其他长期护理机构的人

 
另外,如果原本就患有基础病的患者,也是流感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比如:

哮喘

神经或神经发育疾病

血液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

慢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囊性纤维化

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

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

肾病

肝病

代谢紊乱

严重肥胖(BMI≥40)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含水杨酸盐药物的未成年人

因疾病(如艾滋病或某些恶性肿瘤)或药物(如接受化疗或放疗,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一图了解高危人群↓↓↓

既然有高危人群存在,就必定可能出现需要紧急就诊的时候。该如何判断什么时候可以居家自愈,什么情况下要紧急就医呢?

第三招:出现情况,紧急就诊


不幸患上流感,无论选择居家治疗还是药物治疗,都要留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当出现以下警告信号时,一定要立即就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