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实秋是怎样评价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的?

 古稀老人赵 2022-09-06 发布于北京

年龄就是优势,晚逝也是一种优势,更是一种绝对优势。因为比同时代的人活的时间更长,又有同时代的经历,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他的话更可信一些,更接近事实一些,至于真正的对与错,那就只有当时人知道了。

鲁迅先生生于1881年9月25日,卒于1936年10月19日,周作人生于1885年1月16日,卒于1967年5月6日,梁实秋1903年1月6日,卒于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比周作人18岁,是他们的晚辈,比他们俩分别晚去世了51年和30年。

他们三人都做过北京大学教授。梁实秋在清华读书时就到周作人家,请他到清华做过演讲,后来共事三年。梁实秋和鲁迅先生因为“第三种人”、“自由人”的不同观点发生论争,长达8年之久。

他们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界颇具影响的人物。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中国现代思想解放先驱,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伟大导师。

周树人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因为他们三人同处过一个时代,有过较深的认识和了解,而梁实秋死的又晚得多,所以,后来梁实秋对周氏两兄弟的评价,人们更看重一些。并且,无论梁实秋怎么说,他俩也不会争辩。这里看看梁实秋后来对二人的评说文章。

我们知道,梁实秋从1927年到1936年和鲁迅先生论战,持续八年之久,直至鲁迅先生逝世后自然结束。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1970年,梁实秋写了一篇《关于鲁迅》。是应当时台湾许多年青人要求所写。当时在台湾,鲁迅的作品是被列为禁书。

他声明不愿意谈论鲁迅。在也被鲁迅骂过的陈西滢从自海外回到台湾,和梁实秋一起会餐时,人们问陈西滢对鲁迅的看法,陈西滢笑而不答。梁实秋说“关于鲁迅,最好不要问我们两个。”因为两人都和鲁迅有过冲突。“我们说的话,可能不公道,再说,鲁迅已经死了好久,我再批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他的作品在此已成禁书,何必再于此时此地“打落水狗”?”

“我如今被催逼不过,再破例一次,重复一遍我在那文里说过的话。”抗日战争时,梁实秋曾当时的在中央周刊写过一篇“鲁迅和我”。

他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引用伏尔德的话说:“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命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

说鲁迅从一个典型的旧式公务员,北洋军阀政府中的教育部当一名佥事,在卷入当时北京学界的风潮,而被章太炎排斥出教育部。“此后即厕身于学界,在北京,在厦门,在广州,所至与人冲突,没有一个地方能使他久于其位,最后停留在上海,鬻文为生,以至于死。”

说“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

说鲁迅“是绍兴人,先天有“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又一本的杂感集。”

“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

说鲁迅不满现状,却没有自己的主张和办法。只是谩骂,谩骂腐败的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

说鲁迅没有文艺理论,首先是以一团怨气为内容,继而是奉行苏俄的文艺政策。还说鲁迅全集把鲁迅翻译作品也收了进去。

承认鲁迅的杂感用意深刻,文笔老辣。但说要心要忠厚,……在这一点上很怀疑鲁迅是否有此胸襟。说“讽刺的对象最好是一般的现象,或共同的缺点,至少不是个人的攻讦,这样才能维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而不流为泼妇骂街。鲁迅的杂感里,个人攻讦的成分太多,……”还说“鲁迅的杂感多属断片性质,似乎是兴到即写,不拘章法,可充报纸杂志的篇幅,未必即能成为良好的文学作品。”

说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小说,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说“一部作品,在艺术上成功,并不等于是说这个作家即能成为伟大作家。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必须要有其严肃性,必须要有适当的分量,像“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似乎尚嫌不够把它的作者造成一个伟大作家。”

说“在文学的研究方面,鲁迅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本“中国小说使略”,在中国的小说方面他是下过一点研究的功夫的,这一本书恐怕至今还不失为在这方面的好书。”

认为鲁迅对人生的观察是零星的局部的肤浅的。说“鲁迅的态度不够冷静,他感情用事的时候多,所以他立脚不稳,反对他的以及有计划的给他捧场的,都对他发生了不必要的影响。他有文学家应有的一支笔,但他没有文学家所应有的胸襟与心理准备。他写了不少的东西,态度只是一个偏激。”

大约在1982年后,梁实秋写过一篇《忆周作人先生》。开头就说在北平西城八道湾一个弯弯曲曲的陋巷里,住着一位高雅的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八道湾是当时鲁迅和周作人和住的地方。

梁实秋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代表清华文学社会,到周作人家邀他到清华演讲。还说“那个时代,一个年轻学生可以不经介绍径自拜访一位学者,并且邀他演讲,而且毫无报酬,好像不算是失礼的事。”

说“从北平城里到清华,路相当远,人力车要一个多小时”,但是周作人准时来了,有两三百人听他演讲《日本的小诗》。

1934年梁实秋也到了北京大学,和周作人做了三年同事。期间,他们来往不多,但梁实秋到周作人家作过好几次的座上客。

“我很敬重他,也很爱他的淡雅的风度。我当时主编一个周刊《自由评论》,他给过我几篇文稿,我很感谢他。他曾托我介绍把他的一些存书卖给学校图书馆。我照办了。他也曾要我照拂他的儿子周丰一(在北大外文系日文组四年级),我当然也义不容辞。”我在这里发表他的几封短札,文字简练,自有其独特的风格。

说周作人“晚节不终,宦事敌伪,以至于身系缧绁,名声扫地,是一件极为可惜的事。不过他所以出此下策,也有其远因近因可察。”

说周作人当汉奸是受妻子及留学日本影响。说“抗战开始,周先生舍不得离开北平,也许是他自恃日人不会为难他。以我所知,他不是一个热中仕进的人,也异于鲁迅之偏激孤愤。不过他表面上淡泊,内心里却是冷峭。”

说两人性格形成都受家庭生活影响。他们的祖父周福清,因为行贿买科考官员,被判改斩监候,为了祖父官司,上下打点,周家衰败,其父不堪生活压力,早早去世了。

“鲁迅兄弟被寄养在亲戚家,每天在白眼中讨生活:十几岁的少年,由此而形成的人格,不是鲁迅的偏激负气,就是周作人的冷漠孤傲,是件不难想像的事。”

还举了一个例子说“他虽然是罪有应得,但是他的老朋友们还是对他有相当的眷念。”

可见,一直活到上世纪80年代的梁实秋,对兄弟二人评价是很不同的。对鲁迅评价,显然更挑剔了,似乎对骂他“乏走狗”一事还耿耿于怀。而对周作人则宽厚了太多,甚至连周作人当汉奸,他都有所开拓。——一句话说的对:历史是后人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