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潭印月——相约西湖明月之下

 北京的骑士 2022-09-06 发布于广西

在中国,纯粹的自然景观很难单独出现,纯粹的人文景观也很难单独撑起“名胜”的大旗。

正如同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西湖,除去眼中所见的景观,更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描述,而这些“积重”让这片湖泊越来越“难返”。

西湖的风貌早已融入了民族的文化史,正如我们常使用的二十元纸币,也时刻都能看见三潭印月的容貌。

但西湖却并非一开始便如我们所看一般秀丽。

如同三潭印月,虽盛名久传,但其实也经历了无数的毁建与格局改动。时至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三潭”也早已不是苏轼初建时模样。

这些盛名的背后,是一次次山河更替,是来往湖心的水波涟漪,是旧朝的风云变幻。

浚湖有道


西湖成湖之始,并非水面光洁,而是沼泽遍布,湖水淤塞。

“杭州平陆,本江海故地,惟附山乃有甘泉,其余井皆咸苦。”


- 西湖治理 -

隋以前,西湖“水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李泌任刺史,于杭州构筑了六口水井,以管道引西湖水入井,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
唐长庆二年,白居易又出任杭州刺史,以薪草淤泥在钱塘门外一带修筑湖堤,人称白公堤,这是史料中确切对西湖进行了水利疏浚的记载。

当然,唐代的白公堤已经无迹可寻了,如今北山下的白堤与白公堤大致走向一致,为后人纪念白居易而命名。

白堤将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古又称为白沙堤。

白居易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五代,吴越国主钱镠也在杭州围筑钱塘江石堤,这一举措主要为了解决城内军民饮水,而外部农田的水利灌溉也因此而得到了缓解。故而“钱氏所塘之江”也因此称“钱塘江”。


至北宋,苏轼任职杭州太守,这期间他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疏浚,以浚湖所挖淤泥修筑了南北走向的长堤,后人称之为苏堤。


- “三塔”初成 -

西湖淤塞,除自然湖底沉降外,还有因农民在水面种植菱角和莲藕时,根茎在水中腐化而成的淤泥。

因此,苏轼为防湖水淤塞,在西湖深水处立石塔三座(是否为最深点并无明确文献描述),三塔连线的范围内,禁止农民种植菱藕,以保持水面清洁。

而这里所说的三座石塔,即三潭印月的前身。不过石塔在疏浚湖泊中起有标定划线功能,如果按文献记载,那石塔相距应比今天三潭范围大的多,反而不是聚拢在一起的景观。

西湖志》卷三:“东坡留意西湖,极力浚复,在湖中立塔以为标表,著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旧有石塔三,土人呼为三塔基。南宋旧图,从南数,湖中对第三桥之左为一塔,第四桥之左为一塔,第五桥之右为一塔。”

三潭印月自诞生之初主要作用于标定范围,那作为景观而言,三潭又有怎样的历史?


倚傍瀛洲


吴越国崇佛,寺院密布。而在西湖中央也有小岛,岛上建有“湖心寺(又称水心寺)”。

吴越国纳土归宋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水心寺被赐额“水心保宁寺”。保宁寺中建有陆莲庵、好生亭、思白堂等建筑,宋时保宁寺已初具规模。

秦观《送僧归保宁寺》:“西湖环岸皆招提,楼阁晦明如卧披。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

那么这座保宁寺和三潭又是什么关系呢?

- 宋三塔与湖心寺院 -

北宋元祐五年,苏轼在西湖中立“三塔”而这“三塔”与寺相望,正是由于保宁寺与“三塔”关系密切,致使水心保宁寺又称三塔寺。

《湖山便览》卷三“水心保宁寺”:“元祐中,苏公立石塔三所,与寺相望,因或呼三塔寺。”

南宋时,《咸淳临安志》记载,保宁寺被划入皇家聚景园。保宁寺废弃不用,但苏轼三塔依然留存。

元至明初,管理者对西湖“废而不治”,西湖再次淤积。

直到明孝宗弘治年间,水心保宁寺及三塔遭到毁坏,宋三塔自此不存。

《西湖游览志》“湖心亭”:“弘治间,佥事阴子淑者秉宪甚厉。时湖心寺僧倚怙镇守中官,不容官长以酒肴入。阴公大怒,廉其奸事,立毁之,并去其塔。

 《西湖志》:“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鼎峙。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

也正是因为元代及明初的“废而不治”与“毁塔去寺”,旧时苏轼所立三塔终究还是走入了历史的尘埃。

- 岛屿形成 -

在此之后,知州杨孟瑛再次疏浚西湖,治理之后,西湖水面上涨,淤泥疏通,湖内岛屿几乎不存,三塔基中“惟北塔一基略存”。

《两湖麈谈录》云:“三塔基,余童时犹见之。正德时,杨公开湖,始尽掘去。”

我们如今看到的三潭印月,其实自杨公治理以后,才逐渐开始定型。

苏轼所修三塔虽不存,但三塔基周围泥沙淤积,后形成了湖中小岛。苏轼所修三塔塔基,在后世发展中逐渐分化为不同的小岛,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湖心亭与小瀛洲。

心汤《钱塘县志》“纪胜”中记:“湖心平壤如砥,即旧湖心寺基……其中塔、南塔久废为草滩,东西延袤三百八十步,南北延袤九百步……

那么,三潭印月与小瀛洲这一组建筑,什么时候变成了如今的景观群?

水心玄机


明代重修的湖心景观,也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三潭印月宋代的三塔基址和水心保宁寺在明代重建时,被拆分成两部分:

北塔发展成为湖心亭,中塔南塔发展为放生池,而保宁寺则变为德生堂。

- 水心保宁寺——德生堂 -

首先是水心保宁寺的变化。

聂心汤《钱塘县志》“纪胜”中记:又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择僧守之,禁绝渔人越界捕捉。一以祝圣寿灵长,一以浚湖面储水,一以复三潭旧迹云。

雍正《西湖志》考:“考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为放生之所。”

意思是水心保宁寺旧址改建为德生堂,请僧人在此看守,并禁止打渔的人入内捕鱼,蓄养湖水,恢复景观。

- 宋北塔——湖心亭岛 -

如今西湖湖心亭,嘉靖三十一年知府孙孟在北塔遗址上建起的“振鹭亭”。

明《西湖手镜》载:湖心亭“鹄立湖心,与压堤桥(苏堤南数第四桥)相对

雍正《西湖志》考:“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一塔之基也。

- 宋中塔、南塔——放生池 -

中塔南塔基所在岛屿,在明代改为放生池。而放生池与德生堂,便是如今西湖小瀛洲的前身。

聂心汤《钱塘县志》“纪胜”中记:“申呈抚院牒行,钱塘查复,浚取葑泥,绕潭筑埂,环插水柳,为湖中之湖,专为放生之所。”

万历三十九年,杨万里于放生池外加筑环形堤埂,放生池面积进一步扩大。在放生池外加筑环堤后,才开始接近小瀛洲的现状。

虽然相比宋代的“三塔”更有景观意味,但不论是德生堂还是放生池,其实还是一组寺庙建筑群中的塔,而塔也并非修在湖中。

- “三潭”出现 -

湖中建塔,又要往后推至明万历年间,而这时,三塔出现了“三潭”的叫法。

清《湖山便览》卷三“放生池”:“至(万历)四十九年而规制尽善,遂以德生堂增葺为寺,复旧'湖心寺’额。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谓之三潭。” 

也就是说,现如今的三潭景观,则又是在德生堂和放生池外的湖面再次增修的。

明代的“三潭”格局保留至今,但三塔在明末又一次被毁。

陆次云《湖堧杂记》中谓“三塔久废”。

“湖复失修,淤泥菰葑,充塞弥漫,两堤六桥及诸名胜,倾圮相望”。

直到清康熙年间,康熙帝南巡杭州,御题西湖十景,三潭再次依照明代旧址重建。

康熙五十七年《钱塘县志》卷二“放生池”:“今称湖心寺,在湖中,近南屏。平桥架水面,夹以红栏,绕池为堤,中蓄鱼。明万历三十五年建,有虞淳熙碑记。今即其地建三塔为三潭印月,寺内有德生堂。”

自此,又经历雍正,乾隆,民国至今,小瀛洲岛上的建筑逐渐变化,但田字形格局基本成型,至今未在经历大规模改动。

而伴随着浙江巡抚阮元在西湖中堆筑阮公墩, 西湖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正式形成。

与月同辉


说回三潭,明代改建的“三塔”,根据宋画中可推测,应该是依照宋代的三塔重修的,但宋代三塔的原貌确实也只能在古画中得见了。

- “三潭”构造 -

改建后的三塔呈等边三角形排列,间距62米。

塔高2.5米,露出水面2米,由扁圆石基座、圆形塔身、宝盖、六边小亭、葫芦顶组成。塔身球中空,周身开有五个小圆孔,孔边饰浮雕花纹,而石构件之间以石榫相连。

三塔之下,又有近五米左右的松木桩插于水下,木桩上承三塔,下垫有小石块以稳固湖底淤积层,在小石块之下才是湖床淤泥。

- “映月之说 -

那么明代至今的三潭,又是如何映月的?

三潭,即三塔和周边水域,而映月,则须在晴朗夜空,于塔中心点上蜡烛,塔身的五个小圆洞中烛光外透,形成5轮月亮。

“三潭塔分一月印,一波影中一圆晕”。

三塔则有15轮,映照在水面又有15轮,再加上天空中1轮明月,水中倒影天空1轮,则一共有32轮月亮。

文人墨客认为观此景的人心中也有他们的1轮明月,所以称之为33轮明月。

- 文物保护 -

三潭景观于西湖和杭州而言,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但保护这三十三轮明月,也成为了文保管理的重中之重。

三潭印月景观中,南塔于13年7月29日下午被游船撞击,好在没有伤及基础,被撞石塔连接处脱落,石塔构件掉入水中。

为保护这一景观,此后三潭在松木桩外加装两层防护。

名誉天下


三潭印月为代表的西湖景观群,对中国的景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湖湖心三岛反应了中国自古以来一池三山的水面造景手法,即水面出岛需要各代表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三潭印月和小瀛洲为“瀛洲”;湖心亭为“蓬莱”;阮公墩为“方丈”。

为什么需要有三岛?其实这也表达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东海与神话世界的想象。


- 三仙山由来 -

这种对地理和大陆海域的抽象理解,其实在历史中绵延以久,我们所熟知的都有“始皇东巡”,“八仙过海”等典故。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

《史记·孝武本纪》:“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则方丈也;二曰蓬壶 ,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 瀛洲也。形如壶器。”

而西湖景观作为传统景观布局的集大成者,也被争相效仿。三潭印月所在小瀛洲与三仙山景观更是于皇家建筑中常常出现。

- 争相效仿 -

乾隆初年,北京圆明园中仿照西湖竖立三座砖塔,三塔东建有跨河敞榭,敞榭挂乾隆御书“三潭印月”黑漆金字匾。

圆明园福海中央也有三座岛屿,雍正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三岛也作方丈、蓬莱、瀛洲。

北京颐和园更是直接以杭州西湖为蓝本,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湖中也有水岛三处,分别为南湖岛、治镜阁岛、藻鉴堂岛,以仿西湖三岛。

而颐和园西堤则仿杭州苏堤而建,堤上同开六桥,置于昆明湖水中。

北京皇城内的中海、南海、北海,也各自于水中设一岛,分别为南海瀛台、中海太液秋风、北海琼华岛。

除此之外,如扬州瘦西湖,泉州西湖,各地“西湖”景观更是不计其数。

三潭印月与小瀛洲,三仙山与西湖,虽然毁建不断,但他们更像是一个文化符号,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始终更替与迭新。

如果我们和大洋彼岸的国家一样,只有近两三百年的历史,那我们可以对地表“大动干戈”。

但如果我们的历史上溯可至几千年,那地面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过往的见证,我们只能在前人所经之路上,窥见自己的身影。

正如西湖三塔的更迭,一如往昔历史的见证,伴随这片湖光山色,成为一座城市不朽的代言。

广
筑科普



--

杭州西湖景观格局及水域空间分析-王鹏飞
“西湖十景十谈”(之五)-三潭印月-沈福煦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城湖空间格局控制研究-黄文柳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景观价值要素分析-张炜
文化景观遗产的空间格局演进分析-以杭州西湖为例-都铭
三潭印月变迁图考-洪泉



-END-

丨禹涵
丨禹涵
禹涵

于:
禹涵 肖奕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