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矿黑料紫砂壶 | 秘而不传的黑泥,不多见是真不多见

 思明居士 2022-09-06 发布于河北

泡茶的真谛是,三分技术七分器。挑器,尤其是挑紫砂壶时,行内讲究「一眼货」,爱或不爱,看外貌第一眼就能断定。

文章图片1

在一些藏壶的老玩家心中,黑泥壶是品位的象征,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

而且黑泥本身存量少,所制壶不多见,所以今天这把杨飞老师的「原矿黑料紫砂壶-仿古如意」,值得郑重分享给壶友们。

黑泥配比 秘而不传

黑泥,不论从色泽还是稀有度来说,都给人神秘而持重之感。

以紫泥做底,再以特殊的高成本泥料拼配而成。黑泥的配比,一般秘而不传,犹如机密。

文章图片2

黑泥珍贵,所以早期黑料做壶不是人人皆可上手的,一定是大师级别的或厂里老师傅才有机会使用。而在同款器型当中,黑料的壶也一般会贵上30%左右。

文章图片3

这也造成了市面上,黑泥一出现,行家便纷纷下手。

好的黑泥,色黑而不板,制壶有温润之感,比如这把「仿古如意壶」。

因矿脉里铁质成分较高,这把「仿古如意壶」其色如墨,隐显点点金砂,神秘而深邃,喜欢的人,往往是看一眼就被吸引。

文章图片4

制壶世家 手艺传承

杨飞老师生于紫砂世家,他的父亲是原紫砂一厂的老工人,并和顾景舟大师分在了一个工作组共事。

文章图片5

△杨飞老师 工艺美术师,宜兴紫砂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杨飞老师就是在这样宜兴传统的紫砂手艺家庭中长大。从事紫砂制壶以来,由父亲介绍,得到过多位大师的悉心指导,制壶上,有正统又扎实的学习过程。

文章图片6

手艺人不同于商人,作品上有心血也有情怀。

老师制壶上,一方面保留传统和经典,立求“端庄、腔圆、大气、周正”,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突破,化繁为简,将现代美学及实用理念很好的融入作品中。

文章图片7

壶如其人,便有了今天这把古拙持重的「 原矿黑料紫砂壶-仿古如意」

仿古如意 万事如意

这把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持重

对比一些小巧精致的壶,这把壶更像是历经岁月变故,最后安稳持重的老先生。再加上它不可复制的黑泥属性,更让人有岁月之感。

文章图片8

壶形仿古,壶身以如意纹做装饰,整体错落有致,故取名「仿古如意」。有“家有如意,万事如意”的美好祝愿。

温润敦厚 泡茶神器

茶未入口之前,最先接触的是泡茶器,一只顺应茶性的紫砂壶,能让泡茶这件事事半功倍。

这把「仿古如意」壶,壶身圆润饱满,不易闷茶的同时更利于发挥茶性。

文章图片9

壶的口沿与壶盖截成一条圆线,壶把匀势而起,且与壶身如意连贯。泡壶钮为如意形桥梁式,平缓舒展合体,形美均衡好拿捏。

文章图片10

壶嘴出水迅猛,保证了出汤速度,也更能把茶尽情的表现出来。壶嘴口处的包嘴设计,削弱了锋利之感,更具包容感,断水也爽利

文章图片11

温润的黑料经过茶水的润养,稍不留神就能养出黑金的润亮感,抚摸如玉,细腻的皂感让人止不住细细把玩。

根据大多壶友的泡茶习惯,容量控制在220cc,刚好够三两友人对饮,是日常泡茶舒服的容量,也不会浪费茶。

文章图片12

冲泡时,醇和温顺,时间掌控容易,不挑人,初学者与老手均能恬适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