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9-0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白露,一个诗意的名字——

《诗经》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元稹说:“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苏轼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白露,美得如同一滴初秋的眼泪,充满脉脉柔情。

9月7日23时32分,迎来白露节气。

图片

图片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图片

插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
央视新闻《夜读》X 水墨画家皇小小特别呈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作者 | 谈正衡

节选自《节气的呢喃与喊叫》

朗读丨敬一丹 配乐丨巫娜 - 秋水悠悠

如果说立秋时天气仍是热浪汹涌,白露则是缓缓迈入仲秋,夜晚很有些凉意,草木上开始有白白的露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于四季中增添一季“长夏”,以五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而露珠确实是白耀亮眼的。

图片

露珠闪闪的早晨,无人的林子里,远处淙淙的水声仿若空谷足音,鸭跖(zhí)草从叶腋下静静抽出长柄小蓝花……早上的花,其实都是从暗夜里戴露开过来的。就像有些心事,只有自己能懂,却不能吐露一样。

下晚时要早点儿收衣,再无人在户外晾东西过夜了。夜晚行路行到更深,往头上摸一把,湿漉漉的,有人便喊“下露了,下露了”。待到日出时,温度升高,露就蒸发了。一段情缘一颗露,缘起而聚,缘尽而散。白露含秋,晶莹珠露内心剔透,折射出诗意的韵味。

图片

黄昏后,清风袭来,身上每个毛孔都纳入凉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吟诵起这样的诗句,人也有了草木的性情。

对凉意最为敏感的是梧桐,秋天稍往深处去一点,它便开始落叶,“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地里的芝麻低着花白的头,大阵的鸟群在炊烟里聚拢,似要讨论如何上路的事。“处暑种荞,白露看苗”,打宕点籽,依时而行,白露以后的物事,似乎变得经久练达,滋味悠长。

图片
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不期而至,轻轻挥舞薄如蝉翼的衣袖,温柔细腻地触摸着秋的肌肤。没有多少刻意,却是特别体贴,一点点把日子拽向深处。
“漠漠水田飞白鹭”是经典的江南图景,太多的牛背鹭永远是这里的土著。到了这个季节,秋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塘边好觅食。
图片
村前村后,每一口水塘都挤满了菱角菜,像是铺了碧油油的绿毯子。一塘菱角菜,都是根茎相连,只要挪来一棵,就能将一大块菱角菜缓悠悠拖到面前。
采菱的姑娘坐在窄窄腰子盆里,边采边唱:“姐姐家在菱塘旁,满塘菱角放清香,菱角本是姐家种,任哥摘来任哥尝。”
图片
傍晚,家家都飘出焖菱角的香味。腾腾热气中,揭去盖在菱锅上的大荷叶,一家人在一片咔嚓、咔嚓声中,便开始了菱角代饭的晚餐……吃饱了,站起来拍打拍打衣襟上的粉末,客人拉开门走进浓浓月色里,家里的女人则忙着打扫满地的菱壳。
圩乡叫莲的女孩多,叫菱的女孩也多,红菱、秋菱、香菱……喊起来声音相近,有时你分不清哪一声是“莲”,哪一声是“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候

图片

鸿雁来

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生物标识。白露时节,鸿雁自漠北而来,飞回过冬之地。

图片

二候

图片

玄鸟归

玄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初始形象类似燕子。春暖“玄鸟至”,来时是“比翼双飞”;秋凉“玄鸟归”,去时是“拖家带口”。

图片

三候

图片

群鸟养羞

《礼记》曰:“羞者,所养之食。”这个时节,百鸟也要储备食物准备过冬了。

图片

图片

白露吃白

吃龙眼:白露时节恰逢龙眼佳期,福州人这时必吃龙眼。

吃“十样白”:在浙江苍南、平阳等地,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带白字的草药)”,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

图片

白露茶酒

江苏浙江一带乡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的白露米酒待客。此外,南京人有喝白露茶的习惯,白露茶甘醇清香,独有一番秋的韵味。

图片

白露不露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天凉了,万望珍重,勿忘添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视频《白露,秋天的情绪终于被拉满》

央视新闻《夜读》X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独家呈现

白露,清晨

草叶上的露珠就像前一夜做的梦

图片
图片

沿着稻田一直走,就可以走向丰收

寻着香气一直找,就可以遇到绽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保持对远方的悸动,对当下的笃定

保持敬畏,保持真诚

这样这个世界就会让你心安

何处都是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凉了,望君珍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