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官如流寇

 介子平 2022-09-06 发布于山西
无耻者富,多佞者显,历来如此。
跟着大哥混,三天饿九顿,这样如何团圞得起队伍,故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如此才可能项羽虞姬乌骓,吕布貂蝉赤兔,才可能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不可思议的是官过如剃,鲁迅借他人之嘴揭示之,《谈金圣叹》一文说:“百姓固然怕'流寇’,也很怕'流官’。记得民元革命以后,我在故乡,不知怎地县知事常常调换了。每一调换,农民们便愁苦着相告道:'怎么好呢?又换了一只空肚鸭来了!’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成语,贼者,流着之王;王者,不流之贼也,要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坐寇’。”读鲁迅最大的感受,是他没死,太阳底下无新鲜之事,他说的是民国,余音袅袅,一出戏的高潮虽已过去,但尚未结束。
所谓如剃,元曲《醉太平》有云:“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流寇出身的朱元璋,成了金銮殿上的坐寇后,奉天承运,皇帝敕谕,对于贪官的处置,常常法外用刑,以违法的方式,宣布其违法,更是发明残忍的剥皮揎草,欲断众念,却未能从制度上根治之。入职时引谕山河、指诚日月的誓言,利益当前,迅即抛至脑后,好猫难抵鱼引诱。人不自律,自会遇到他律,御史制度,历朝不废,作用则如盲灯,始于人折腾人,人摆布人,止于人仇恨人,人报复人。前门驱狼,后门进虎,前仆后继,此起彼伏,那个位置只要得到自己同意,便可兑现欲望。方志里讲到本地名人的命运,多言为奸臣所嫉、辞官归里云云,不过是评书听多了,避乡党之讳,待查正史,原来其本人就是奸臣,过不了廉槛。平民出身的官员贪墨,倒也罢了,生门族清华的五姓七望者也如此。
性本善观念是国人的出厂设置,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依靠道德约束,实难维系,孟子对此早有警觉,“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持性本恶观点的西人,始终认为道德靠不住。正因人性本恶,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再者,越是封闭,越是腐蠹,明朝海禁,倭寇遂至,海禁解除,倭寇即散。
苟活苟死,众生皆苦,多是人为造成。明知煎熬,却躲不开,人皆生活于各自所处的环境,有船无风,难以启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