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NN ONCOL:EB病毒DNA靶向测序可改善鼻咽癌的风险分层!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9-07 发布于黑龙江
  1. 鼻咽癌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2-09-06 20:46

近段时间,来自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EBV的DNA测序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对鼻咽癌患者能否进行更准确的预后评估。
鼻咽癌(NPC)在东南亚流行。虽然在放疗(RT)的同时增加化疗大大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但近30%的患者在接受治愈性治疗后仍会出现局部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血浆 EB 病毒 (EBV) DNA 是鼻咽癌 (NPC) 患者的重要预后标志物。然而,高达40%的鼻咽癌复发患者无法检测到的治疗后血浆中EBV DNA表达情况。对整个EBV基因组进行靶向测序可能使检测血浆EBV DNA更全面、更精准
近段时间,来自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EBV的DNA测序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对鼻咽癌患者能否进行更准确的预后评估。

该研究纳入了769名IIB-IVB期鼻咽癌患者,收集受试者的血浆样本,使用EBV DNA的靶向测序进行分析。

基于PCR的分析,在任何可检测水平的血浆EBV DNA的临界值下,用于预测局部和远处复发的灵敏度分别为42.3%和85.3%。采用测序诱导的血浆EBV DNA比例的临界值为0.01%,基于测序的局部和远处复发分析的敏感性为88.5%和97.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1%和99.4%。在定量PCR检测不到EBV DNA的患者中,测序可以进一步定义一个亚组,该亚组根据血浆EBV DNA的比例拥有较好的生存结局,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接近90%。在多变量分析中,基于测序的血浆EBV DNA定量水平是预测总生存期和PFS风险比的独立预后因素

                                                对治疗后样本的血浆EBV DNA进行基于测序和基于qPCR的分析
综上所述,与常规PCR方法相比,治疗后血浆EBV DNA的测序分析可增强鼻咽癌风险分层的准确性。这种改进将有助于采用血浆EBV DNA作为生物标志物来个性化评估患者的预后。
原始出处:Chan DCT, Lam WKJ, et al. Improve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 by targeted sequencing of Epstein-Barr virus DNA in post-treatment plasma. Ann Oncol. 2022 Aug;33(8):794-803. doi: 10.1016/j.annonc.2022.04.068. Epub 2022 Apr 29. PMID: 35491007.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