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师首善之地,国子监

 攒破烂儿的 2022-09-07 发布于浙江

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5号,现为中国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始建于元代,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风貌。清乾隆皇帝曾赞其为“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




明代的国子监也称太学,在明代既是国家最高学府,又是主管国学政令的机构。元朝国子监主管国学政令,国子学为学府。明朝国子监最显著的特点是具备了前朝监、学的双重性质。


早在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就以元朝故集庆路儒学为国子学。洪武八年(1376年)又设中都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78年)改国子学、中都国子学为国子监、中都国子监。洪武二十六年(1389年)革除中都国子监。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 年) 迁都北京后,以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原来的京师国子监改为南京国子监。于是,国子监至此便有了南北之分。



古井亭,亭内是供国子监师生用水的古井。


国子监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走进太学门,两侧是钟鼓楼。



国子监琉璃牌坊是国子监二门内大型琉璃坊牌坊,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整个牌坊的形制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凡应属于建筑的木构架的显露部分均为花色琉璃贴面,楼上覆黄色琉璃瓦,架以绿色琉璃斗拱。建筑通体精致、大气、华美,也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修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横额正面书“圜桥教泽”,是指听讲学者众多,背面为“学海节观”,意思因为听讲学者众多,要靠水道将学生分隔开。




琉璃牌坊两侧建有监碑亭,亭内分立以汉、滿两文书写的御字碑,碑文由乾隆皇帝亲题。



东侧为崇志堂。



辟雍殿是皇帝讲学的殿堂,大殿正面屋檐下,高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辟雍”匾额。


“辟雍”一词起源于我国三千年前的周代,据史料记载“天子之学曰辟雍”,辟雍四面环水,是周天子学习、议事的场所。辟雍最早是建在湖心小岛上的大房子,周边是水,水的外边是树林,天子不仅可以在里面学习文化政治知识,还可以在四周捕鱼狩猎,古时所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演练,是一处即安全又安静的好地方。也正是由于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名称。据汉代大学者蔡邕解释:辟雍的“辟”字与玉璧的“璧”通用,就是指周边的水环绕一周,湖水清澈透明,形成圆型,就像一块无暇的玉璧;“雍”为水中陆地;而“辟雍”这座大房子就建在上面,是玉璧的中心,所以取名辟雍。



辟雍建于清乾隆48年(公元1783年)除石基外,全部为传统的木质结构。大殿为两重屋檐,上覆黄色琉璃瓦,檐角翘起,四条屋脊直达顶部,顶端做成圆型,铜包鎏金,既所谓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式建筑。大殿正面屋檐之下,高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辟雍”匾额,这块华带匾边框为七彩九龙祥云圆雕,其精美程度在北京的名匾中也是极其罕见。



当年刘墉主持内部结构的设计中,四角位置原设计有四根立柱做支撑,该设计上报乾隆帝审批,乾隆批转户部尚书和珅审议,和珅提出:可不可以把四根立柱去掉,改成斜角架大梁的办法。这一提议立即被采纳。仅这一项改动,即节省了4400两银子,又使殿内没有柱子遮挡,整体显得更加宏伟宽敞,结构更趋合理,而且造就了辟雍殿内穹隆顶的特点。


辟雍内正北上方“雅涵於乐”,是乾隆亲题;南边“涵泳圣涯”,东边“万流仰镜”,分别是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题写。在乾隆皇帝题写的匾额下方、北门两侧有一幅对联,上联为:“金元明宅於兹,天邑万年今大备。”下联为:“虞夏殷阙有间,周京四学古堪循”。可见乾隆把创建辟雍作为自己功德圆满的一种象征,体现出皇帝对国家教育的重视。



辟雍建成第二年,即1785年,乾隆帝亲临辟雍,举行了盛大的临雍讲学典礼,听讲监生及各级官员达数千人,跪满环桥以南中院、前院和集贤门外两侧街道。皇帝讲学前先由满汉大学士讲《四书》,再由满汉祭酒讲《周易》,称之为助讲,然后才是皇帝亲发御论。皇帝讲学内容,通过传胪官逐级高声传诵于殿外。


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辟雍四周建有围廊,红色檐柱、廊柱多达数十根,柱间建雀替,大木构架绘以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四面开门,门窗装饰三交六碗菱花图案。高大的石基下建水池环绕,池岸用汉白玉做护栏,构成“辟雍环水”的古代形制。



池水之上东南西北各建一座石梁桥通达四门,连接内外,构成了辟雍的独特建筑风格,体现了辟雍深邃的历史内涵。


修建辟雍殿,刘墉首先以开凿深井,取地下水注入环池,解决了辟雍环水问题,又在环池搭建四座石桥,直通辟雍四门,形成了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环桥造型。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创造性地建成了辟雍环水工程。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夸赞说:“辟雍建筑复古而不泥古,循名以务实”。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在高大的石碑上,矗立在辟雍前东西碑亭中。又将他对古时候天子在辟雍内进行敬老尊贤活动时所谓“三老五更”的认识,写成《三老五更说》一文,也用两种文字,分别刻在石碑的背面。这样两座御碑,相同的内容,也成了国子监碑亭的特色内涵。




彝伦堂原名崇文阁,建于元代(1313年),是国子监藏书的地方。后来明朝永乐年间重新翻建,改名“彝伦堂”。大堂中门上方“彝伦堂”横匾,是清康熙皇帝题。在乾隆皇帝未建辟雍大殿之前,皇帝们都是在彝伦堂讲学,在彝伦堂正中设置宝座给皇帝。




国子监彝伦堂的建筑形式为单檐悬山顶,面阔七间,后带抱厦三间,总面积六百多平米,是国子监里最大的厅堂式建筑。彝伦堂前,宽广的平台,称为灵台,也叫露台,是国子监召集监生列班点名、集会和上大课的场所。灵台东南角上,立有一座石刻日晷,是白天测定时间的仪器。



灵台前立有孔子行教像,供人礼拜。


国子监另一侧殿有中国科举制度展览,在此可以了解1300多年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形式多种多样。在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采取“举贤任能”的选官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实行世卿世碌制;在汉代,则采取察举与征辟制......可以说选官制度是和中华文明相伴相长的,用它可追溯到我们遥远的往昔。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五年,结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持续时间长达1300年,录取约十万名进士,六百名状元,为我国古代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乡试、省试、殿试都有时间与程序的规定,它是封建古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促进了人才的上下流动,为我国古代治理国家提供新鲜血液。


国子监经历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