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徽州130】中村:紧挨着三阳,却是独立的中国传统村落

 徽州司马狂 2022-09-07 发布于浙江

【行走徽州130】中村:紧挨着三阳,却是独立的中国传统村落

司马狂/

其实中村在此之前,我早就路过过很多次。但在真的踏入中村村子之前,我一直以为这里是三阳村的一部分。有这种困惑的可不是独有我一人,明代万历《歙志》分裁、序言作者、光禄寺少卿洪文衡的四子洪嗣宪在游历三阳一带的时候,就曾说过三阳、中村是“比庐棊置,蔼然相接”。这还是在明代,到如今人口激增,乡民富足,房屋营造得愈发多了,村子之间的间隔就彻底没了。如今去往中村,其与三阳因一座杭徽高速的高架桥,反倒有了明显的分隔。这也是我在村民的指引下才知晓的简易区分方式。

(视频来源:三阳镇朱媛媛)

杭徽公路的开通,使得许多村民从紧凑的古村中搬出来,也有高山上的村落下迁的,他们多是沿着公路两边新建房舍。这些房屋大抵是新建的小洋楼,间或还有开设成店铺的。沿路建房并开设店铺,这是亘古不变的传统,不仅徽州如此,天下之大莫不如此。可就是因了公路两旁的这些房舍,让我误以为此间多是新房,竟然就从未逗留。此番是听闻中村有传统的舞狮灯,方才与友人一道,特地驱车前往,这才真正走入了中村这个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前文说过三阳和中村的分界线是杭徽高速的高架桥,那么中村的另一头和叶村的分界线则是杭黄高铁的高架桥了。两座高桥,宛若中村的两只翅膀,带着这千年古村振翅高飞。高铁桥下,有新修的小广场,从这里往村中走去,这才是入了中村的古村落。这条路,有新铺的人工石板。不知道,曾经穿村而过的古道,是否是青石板铺就的呢?潺潺的溪水自远处山涧泊泊而出,被村民引入村中,形成水圳。一路上没走几步就能见到很明显的浣洗所用的简易埠头,水质清澈得让人想鞠一捧水尝尝,不知道在自来水通到家里之前,村民便是从这里取水饮用的呢?

我揣度着,民国时期开通杭徽公路之前,这条路应该是真正的沟通起徽州与杭州的古官道。中村今人在公路旁筑造房舍,古时候应当也是沿着古官道两侧修建房屋的。君不见,老街两旁林立着的古宅,那窗台的样式,明显是古时店铺的模样。只是如今,人去楼空,宅子外也有了醒目的安全提示。遥想当年周遭的徽商自此间去往杭州,一路的人声鼎沸,而今都与历史上的诸多人物和事迹一样湮没在过往的尘埃中。

因为是为舞灯而去,所以一路寻着锣鼓声往前走。鼓声愈来愈近,锣声愈来愈紧,心里怕活动已然开始,于是紧着步伐,往前赶。到了锣鼓声最盛处,蓦然发现两座并排而立的祠堂,锣鼓声便是自祠堂中漾出来的。见众人只是彩排,心下大安,于是抬腿往世德堂中走去。修缮过的世德堂,悬有后人挂的匾,额题“聿追来孝”,典出《诗经》:匪革其犹聿追来孝。厅堂正中央挂着新安洪氏始祖洪经纶和中村始迁祖洪度夫妇容像。转身入后进,却见寝殿早被改成了两层的苏式风格小楼,观其模样当为建国后改造的村小校舍。教室里还有两盏高铁灯,据说那是杭黄高铁开通时候中村人舞灯扎的,看来这个紧跟时事扎灯是中村人的特色啊,难怪今年舞的灯里连冰墩墩灯都有。

相比于世德堂的冷冷清清,和世德堂并排而立的太古堂,因为舞狮灯要从这里开始,此刻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穿戴利索等着“锻脸”、夜间负责响器的人们兀自排练着、纷至沓来的摄影者和外地游客饶有兴致地围观着、村里空闲下来的人们也来此凑着热闹,人多了起来再加上琳琅满目的各式花灯摆在四周,一时间太古堂竟然有些拥挤的感觉。太古堂的后一进,几张八仙桌依次排开,每张桌上一大锅的“一品锅”,飘荡着浓郁的菜肴香,我也有幸在此蹭了一顿饭。

近几年因为写文章的缘故,同中村洪标先生是微信好友,神交已久。也得亏认识了洪标,这才能知道,在太古堂后进吃饭处打开门,复有一进。此进依山势而建,里面供奉着观音和祖坛法师两尊神祇,据说这位祖坛法师的神像还是中村前辈自淳安“偷”来的。更不为外人知晓的是,其实中村是三祠并立,在世德堂和太古堂之外,尚有启佑堂。只可惜启佑堂前进已毁,如今仅剩下最里面的寝堂。否则三祠相邻并存,这般景象在整个徽州地区都鲜有。

出了祠堂,继续沿着中村老街往三阳方向行走,越走越坚定了我认为此间必然是旧时徽杭古官道的想法。你看那沿着石板路两旁而造的房屋,很明显是清末以后的产物。造成这般模样的原因,无外乎倚官道而建,自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毕竟官道两旁的人家,富裕程度比大山深处的会强上许多。当然,也不排除咸同兵燹对此荼毒而造成今日局面,可那也佐证了中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这其中有户人家的房屋竟然把临街的两扇窗户,做成了葫芦的形状,属实少有。

中村居民以洪姓为主,附近的三阳、叶村也多是洪姓,周边许多小村落也姓洪,大抵是从这三个村子外迁的。往上追述,三个村子同宗同源,中村有洪氏先祖定居的时间,晚于叶村,早于三阳,处于中间。于是,在中村得名是因为村边有山形似古钟,山名钟山,村名钟山村,后又简称钟(中)村之外,又有因为建村时间位于三洪古村当中的说法。中村洪氏自南宋以降,延续至今,俨然成为歙县旱南大族,族中人才辈出。周遭姓氏亦以同中村洪氏结秦晋之好为荣,《资本论》里唯一提及的中国人王茂荫,在先后两任妇人早逝后,延聘中村洪观政之女为妻,二人相濡以沫携手一生。颇为遗憾的是,在洪标兄陪同下,我来到洪观政传下来的老宅,却因家中无人,未曾入内一睹。

匆匆忙忙趁着夜幕降临之前,把中村古街一带转悠了一遍,虽有洪标带路,却也未能认真探究。行程匆忙,动笔更是匆忙,幸亏有诸多好友可以叨扰询问,在此一并谢过。晚上在中村所看传统民俗舞狮灯,在春节期间已然成文,点击下面标题就能跳转阅读哦。

【徽州年俗】中村舞狮灯:我看到了冰墩墩,更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