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白露丨王一亭《蔬笋图》

 德风堂说藏品 2022-09-07 发布于陕西

秋夜长,殊未央,

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今日白露........................................

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代表暑热结束,昼夜温差逐渐增大,

晨起草木上可见凝露,故名白露。

白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

二候玄鸟归;

三候群鸟养羞。

意思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向南迁移避寒,

百鸟都开始忙碌着贮存干粮以备过冬。

节气与美食........................................

古代人们在白露有收清露、

祭禹王、吃龙眼、喝白露茶等习俗。

美食除了与中国人的生活和节日息息相关,

也与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中国画家,特别是那些大师们,

多为性情中人,又爱游历四方,

不少人可是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假若没有对美食的爱,

他们笔下的白菜、萝卜、鱼虾,

又怎会如此鲜活可爱呢?

王一亭《蔬笋图》赏析............................

此幅王一亭的《蔬笋图》将日常可见的普普通通的白菜、竹笋、红萝卜与鲑鱼表现得鲜活、生动,极具有生命力和人间烟火气。

画家以不同水分的色墨画出白菜的叶片,色泽浓淡分明,层次丰富,再用重墨劲健之笔勾画叶筋。白菜与红萝卜翠光掩映,红脂凝艳。冬笋以淡墨勾壳及壳纹,再以淡赭染之,仿佛刚从泥土中掘出。鲑鱼墨色润朗醇厚而通体浑然,一片生机跃然纸上。

画面突出了书法用笔的特点,粗放率意,转折自然,用墨亦变化多端,颇具逸致,天趣盎然。整幅画面简洁质朴,笔法沉着凝练,设色清妍秀雅,笔意墨趣,跃然纸上。

国画重意境,简单的食材也能被艺术家赋予一种特殊的精神品格和美好寓意。

1

白菜——财源滚滚

白菜,谐音“百财”,寓意着财源滚滚,财运不断。

再者,白菜素有“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一说。白菜就如同当时的文人画家,甘于清贫寂寞,清清白白,清心寡欲。

2

萝卜——好彩头

萝卜在闽南语中叫“菜头”, 与“彩头”谐音。因此萝卜常被入画来寓意有个好彩头。

古代还有一种说法叫玉萝卜谐音是摞-步,萝卜白菜—财越摞越多,一步一财。

3

竹笋——节节高升

首先,竹笋代表破土而出,节节攀升,开枝散叶。其次,中国的竹文化代表着做人的精神面貌。竹子身上有一种高贵的正气,有一种君子的风度,所以它也是一种积极、正派、阳刚的象征。竹者,虚心直节,清华其外,淡薄其中,历来隐喻君子之德。

4

鱼——年年有余

鱼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深厚悠久的历史,是祥瑞的象征。鱼和余之音,人们喜欢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福之意,如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有祝颂丰收的吉祥寓意。

《蔬笋图》里看养生.......................................

白露时节以凉、燥为主气,燥易伤肺,引起咽喉不适、皮肤干燥等症状。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白色入肺经,此时宜适当多吃白色食物以养肺润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幅《蔬笋图》里的四样食材全都是白色。

竹笋具有清热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

大白菜有养胃生津、清热除烦的作用。

鱼肉也有滋补健胃、止嗽下气的功效。

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

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

竹笋白菜甚至被齐白石赞誉胜过“满汉全席”。这几样简单又鲜美的食材朋友们也可以在家里做起来。配壶小酒,酒微醺,人微醉,此意最阑珊,艺术家还是懂生活的~

所以说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除王一亭之外,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也都是画家里有名的美食家。

绘画里的“蔬笋气”......................................

“蔬笋气”是中国画的品评术语,为画家的乡土情结使然。齐白石为其中典型代表,他取义的“蔬笋气”是指画面的鲜活之意,创造出了大量具有生活情调,即蔬笋气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中国文化的“平常心即道”得以被诠释出来。使海上画派的绘画开始关注市井生活题材。

王一亭等海上画派的名家都不乏充满生活情调和市井气息的画作,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温馨。此幅王一亭的《蔬笋图》展现出来的烟火气是温情和祥和,让人踏实心安。走过平湖烟雨,跨过岁月山河,那些历经劫数,尝遍百味的人,笔下的作品才会更加生动和鲜活。

王震(1867.12.4-1938.11.13),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上海周浦。清末民国时期上海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

王一亭早年学画得徐小仓指点,后师从任伯年,画艺大进,继承任派风格。晚与金石派大师吴昌硕亦师亦友,趋向阔笔写意,设色浓艳,笔墨酣畅,气势雄阔而不失写实本色。构图讲究,诗书画印,浑然一体。在清末民初海上画派中影响仅次于吴昌硕。对海派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对外交流贡献卓绝。吴昌硕赠诗王一亭曰:“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