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斩明(9)/帝王变形计:天真懵懂的朱厚熜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孤勇者嘉靖

 半城湖之缘 2022-09-07 发布于安徽

原创2022-07-24 10:34·历史其实挺有趣

《斩明》——用人之得失,用权之道路,为你描绘大明王朝的权谋长卷(9)


(左顺门)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

两百九十多位大臣齐齐跪倒在紫禁城左顺门,扯着嗓子就开始哭上了。

哭声不是软弱的象征,反而是一种进攻的信号。

这么多大臣跪地逼宫,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胁迫明世宗朱厚熜就范,让他认武宗皇帝朱厚照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而认自己原本的生身父母为叔父叔母。

这种行为在大臣们看起来是很合理的,毕竟你这个皇位是继承你堂哥朱厚照的,让你暂时舍弃你的父母,管朱厚照的父母叫一声爹妈,问题应该不是很大吧?

大家都觉得问题不是很大,唯一觉得问题很大的,就是朱厚熜自己。

所以,在面对大臣们的联合逼宫时,朱厚熜失去了以往所有的耐心,而是派出了锦衣卫,将这帮大臣一网打尽,纷纷投入了诏狱。

暴力当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至少能先把你给解决了。

被捉到诏狱的官员们免不了遭到一顿毒打,之后又很快收到了皇帝的发来的谕旨:

四品以上官员罚俸三个月,五品以下官员廷仗八十。

(廷仗)

罚俸三个月,就是三个月不给开工资,而廷仗八十,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扒下裤子,结结实实地打上八十大板。

罚工资倒还好说,反正本来京官就不指着那点微薄的薪水挣钱,但文臣多有老迈不堪者,八十大板打下去,那可就算是废了。

果不其然,在廷仗的过程中,竟然有十七位大臣被活活打死,当时就领了便当。

不过,即便是如此凄惨地死在棍棒之下,您也只能是白死,谁让您跟皇帝过不去呢?

这两百多逼宫的人中,下场最惨的,要属状元郎杨慎。

所谓法不责众,只诛首恶,在朱厚熜看来,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出头鸟,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聚众闹事儿的情况发生,所以作为本次聚众闹事组织者的杨慎受到了十分严苛的处罚。

他在锦衣卫的诏狱中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板子,放出来之后又被打了一顿,直把杨慎打得皮开肉绽,口吐白沫,几乎就要死去。

(杨慎 雕像)

然而朱厚熜还不解恨,命令杨慎拖着这副已经被打残打废的身体立刻出发,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从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流放到了在当时环境极为恶劣的滇南。

从人人羡艳,人人称赞的状元郎跌落为了军营中无人知晓的大头兵。

从组织百官闹事儿的英勇士大夫转变为屁股被打的芝麻开花的残废。

可以说,杨慎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此滑铁卢,如此惨败,如此境遇,按理说杨慎也该废得差不多了。

不过神奇的是,之后长达三十多年的流放生活并没有改变他积极,乐观的心态,他醉心于文学创作之中,并且时常借助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于穷山绝域中绝世独立,于穷山恶水中洗尽铅华。

看来,虽然朱厚熜时常持“枪打出头鸟”的理论,但事实证明,有些鸟儿来到这个世间,并不是为了躲枪子的,他们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而杨慎,很显然就是一只不畏惧子弹的鸟儿。

所以,他才能留下《临江仙》的千古绝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关于这个人,还有一点十分值得一提,那就是,他其实是杨廷和的儿子。

(杨廷和 画像)

现在,大臣们该打的也打了,该抓的也抓了,该收拾的也收拾了,朱厚熜终于可以不用再烦恼了,自己的爹妈,自己终于守护住了。

他把父亲兴献王朱佑杬封为了“皇考恭穆献皇帝”,生母蒋氏封为“圣母章圣皇太后”,正式将他那出身于湖北安陆的藩王家庭改头换面,搬到了明王朝的皇帝和太后队伍里。

至于明孝宗朱佑樘和孝宗皇帝的妻子张太后,朱厚熜只称“皇伯考”和“皇伯母”,终其一生,不肯称之为父母。

并且,朱厚熜之后甚至把父亲朱佑杬封为了“睿宗”,还把他搬进了太庙之中。

明朝的制度,太庙的首席成员,只有一位,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而常任理事成员,只有七位。

建文帝朱允炆是被朱棣推翻的,本人神秘失踪,所以无缘太庙,而明代宗朱祁钰被留学生降为了王爷,所以也没能进太庙。

这样算来,从朱棣开始,算上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正好七位,一个萝卜一个坑,谁想要再进这个编制里,那可就不是花钱或者找人就能解决的了。

太庙,代表着皇帝的体面,也代表着帝王的最高荣誉。

通过之前的一系列事件,我们很容易能知道朱厚熜实在是个大孝子,为了让自己原本是藩王的父亲朱佑杬当上皇帝,他几乎是拼上了老命。

(太庙)

但现在,让父亲当上皇帝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他还要把父亲搬入太庙,让父亲永享香火,永受尊重和爱戴。

想法很好,但问题在于,太庙的名额已经满了。

别说父亲朱佑杬不能搬入太庙,就是等他朱厚熜死了,太庙也没他的地方。

不过,活着的大臣们朱厚熜有办法对付,死了的牌位朱厚熜当然更好解决。

这位大聪明把太宗朱棣的庙号改成了成祖,把他移出了常任理事的席位而送上了首席的神坛,和高皇帝朱元璋并列,这样一来,常任理事出现空缺,朱厚熜便忙不迭的就把自己的父亲送了上去,这才算是了却他的一桩心愿。

不过前脚把父亲送入太庙,后脚问题又来了,因为太庙的名额又满了。

父亲朱佑杬是进去了,可到时候如果自己挂了,自己怎么样才能进太庙呢?

没办法,朱厚熜一咬牙一跺脚,居然把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移出了太庙。

仁宗皇帝,实在不好意思,一来你在位拢共就十个多月,存在感太低,二来你体格太胖,你在太庙里,挤得大家都不舒服,所以干脆您还是移居偏殿吧。

(明仁宗朱高炽 画像)

移走朱高炽,朱厚熜的心里舒服多了,毕竟盘算来盘算去,总还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

身后之事自己当然管不了那么多,但至少,自己的名字要在太庙中熠熠生辉,永垂不朽。

事实证明,永垂不朽不如相忘于江湖。

因为永远被记住,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遗忘,而被遗忘,才是一种被记住的永恒。

现在,这场牵连甚广,闹腾的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的礼仪之争,终于就算是结束了。

一件事情告一段落,就代表着另外一件事情的开始。

大臣们会下班,但大明永不休息。

对朱厚熜来说,他要忙活的事儿还有很多。

其实原本他是不用这么忙的,但在大礼仪之争中自己处理了太多的臣僚,别的不说,光是内阁首辅就逼退了三位。

无论是为官清廉的蒋冕,或是严守法度的毛纪,还是那个最初和自己对抗,让自己生出一丝惺惺相惜的情愫的杨廷和,都在这场较量中被自己放逐,离自己远去。

内阁首辅,这是皇帝的首席机要秘书,没有首辅来分担政务,朱厚熜的工作量陡然剧增,简直可以说是到了宵衣旰食,夜不能寐的地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很快想起了当年在自己被大臣们“群殴”的时候,那个摇旗呐喊,替自己仗义执言的张璁。

(张璁 画像)

于是,朱厚熜立刻叫来张璁,对他加以表扬,表示当年全世界都反对我,只有你站在我身边,我现在回想起来相当感动,所以我一定会重用你。

张璁十分开心,他认为自己当年总算是下对注了,搏对了。

当年在皇帝面前的一顿表现,终于为自己的仕途争取到了机会。

正在他喜不自胜地等待着皇帝对他的高官厚禄时,朱厚熜却反手就把另外一位叫做费宏的官员提拔为了内阁首辅。

对朱厚熜来说,张璁不是不能委以重任,而是不能用得太早。

毫无疑问,张璁对自己是忠诚的,如果不忠诚,他当年就不会赌上一切在朝堂上为自己说话。

不过张大人其人虽忠,但性格上却大有问题,在杨廷和,汪俊,杨慎等一干大臣们落败之后,张璁居然表示要把当年跟自己作对的臣僚们全都斩尽杀绝。

太狠了,太狠了。

你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你的想法却会让朕无人可用。

张璁没搞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厚熜不是暴君,也不是那种一上来就要发动政治清洗来稳固皇权的戾主,如果不是大臣们苦苦相逼,事情是到不了这种“死走逃亡伤”的地步的。

朱厚熜从来没有想过跟大臣们搞对立,只不过他身为一个原是藩王的皇帝,注定他要站到和臣僚们不同的另一面。

谁愿意天天吵架?谁愿意动辄就怒发冲冠?谁愿意和大臣们勾心斗角?谁愿意打他们的板子?

我是皇帝,不是变态。

(明世宗朱厚熜 画像)

既然现在已经尘埃落地,那就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并且,大礼仪之争的结果虽然是好的,但朱厚熜对自己促成这个美好结局的手段却不是很满意。

在朱厚熜的想象之中,君与臣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无论君臣之间发生什么矛盾,都有坐下来谈一谈的余地。

只要肯谈,一定能把事情谈拢,自己身为君王的智慧和德行一定能说服大臣们。

以德服人是最好的手段,如果做不到以德服人,那至少也要以理服人,通过议论,争辩,交涉来改变大臣们的心意。

然而,这都是朱厚熜无法做到的。

他曾经尝试过温声细语的去规劝大臣,也试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去感化大臣,他也试过用一切温和的,不动用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最终他都失败了。

最后,他只能采用暴力手段来迫使大臣们妥协。

朝堂上的处罚,左顺门的血案,诏狱的毒打...直到出了几十条人命,自己才勉勉强强地取得了胜利。

(诏狱 形象)

可这胜利,是靠杀人换来的。

现在能靠杀人服众,可以后呢?

一个人反对自己,自己可以杀掉。

十个人反对自己,自己也可以杀掉。

一百个人反对自己,自己还可以杀掉。

可如果一座州县,一座城池的人反对自己呢?

难道自己要统统都杀掉吗?

到最后全天下的人都站起来反对自己,自己又该怎么办?

就算自己能杀掉反对自己的所有人,杀掉天下间的所有人,可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还会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吗?

朱厚熜不敢再想了。

他现在只想冲淡朝堂上的血雨腥风,让这一切重归平静。

百姓还是我朱厚熜的好百姓,大臣还是我朱厚熜的好大臣。

让这一切,重新开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