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翔白山黑水之间——人民空军的中岛“隼”式战斗机

 svdk 2022-09-07 发布于辽宁

参加#空军成立70周年##人民空军70周年#话题

作为一架被广泛认为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陆军最具标志性的飞机——中岛“隼”式战斗机(Nakajima Ki-43 Hayabusa,又称“一式战斗机”),其使用寿命不仅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不久,国共双方都缴获或接收了投降日军留下的大批枪支,坦克和飞机,其中就包括了各种型号的中岛“隼”式战斗机。那些我军获得的“隼”式战斗机被用作高级战斗教练机和战斗机使用。“隼”式战斗机服役生涯中相当不为人知的一章是,它是人民军队第一架投入空中作战的飞机。

文章图片1

日本陆军中岛Ki-43-IIa二甲型“隼”式战斗机

“隼”式战斗机在中国

日本陆军的中岛Ki-43“隼”式战斗机研制于上世纪30年代后期,并在1941年首次出现于抗日战争的战场。日本陆军航空队的第59和第64飞行战队(中队)是两支最早接收新型Ki-43-I战斗机的部队。此时,国民党空军已经基本耗尽了战前积攒起来的全部力量,正处于抗战期间的最低谷。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Ki-43-I战斗机帮助日本巩固了其在中国,法属印度支那,马来亚和印度部分地区的空中优势,直到中国根据《租借法案》获得了更多更新的盟军战机。在整个“隼”式战斗机服役期间,总共出现了三种装备部队主要子型号,分别是Ki-43-I,Ki-43-II和Ki-43-III。除了自己使用,日本还向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伪满帝国空军提供了这些飞机

文章图片2

伪满洲国装备的Ki-43战斗机涂装

抗日战争结束后,占领东北的苏联军队和国共双方都缴获和接收了大量的日军遗留装备。1945年底,重新占领上海的国民党军,获得了大量以前属于日本军队的作战飞机,其中就包括各种型号的“隼”式战斗机。这些“隼”式战斗机后被用于装备国民党空军第六战斗机大队的第18和第19中队。它们被派往山东,为发动进攻解放区的内战做准备。由于缺乏零备件和熟悉该飞机的机械师,这两个中队于次年五月被解散。

文章图片3

国民党空军第六大队第18中队的Ki-43-II“隼”式战斗机涂装(上),下为第六大队的中岛Ki-44战斗机

抗战结束后的前几个月,东北民主联军也在东北积极搜集日军遗留下来的武器,除了大量的枪支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坦克和飞机。东北民主联军于1945年10月抢在国民党军队占领沈阳之前,获得了五架原属于日本第四训练飞行大队的Ki-43-II型“隼”式战斗机。这些飞机的确切子型号未知,不知道是二型甲、二型乙、还是二型改。按计划,它们都需要经过一番翻新和修理,然后被送到最近刚成立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

同年12月,有两架飞机已经完成了维修,可以按计划运送至东北老航校。两名已经加入人民军队的日本飞行员执行这次转场飞行。他们计划从奉集堡起飞,飞往目的地——通化。然而,这两架“隼”式战斗机及其飞行员最终没有抵达通化。对此人们有很多猜测,其中最普遍的推测是,这两名日本飞行员对地理不熟悉,最终迷航,导致飞机坠毁。其他猜测包括飞机遭受了机械故障,最后坠毁。但稀星天外认为两架飞机全部出现故障坠毁的可能性很小。另一种可能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被国民党空军发现并拦截,但是目前没有任何报道和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文章图片4

画家笔下,飞行中的东北老航校“隼”式战斗机

稀星天外注:按照国民党的尿性,如果飞机真的是被国民党空军击落的话,一定会报个大捷,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剩下的三架“隼”式战斗机最终被运送到了东北老航校,在那里他们被用作战斗机飞行员的高级教练机。1946年4月,东北老航校人员在吉林省朝阳镇机场获得了一批数量不明的“隼”式战斗机。随后又于同年6月的某个时候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附近的孙家机场获得了另一批未知数量的“隼”式战斗机。根据记录,在1947年到1948年间,该学校完成了四架“隼”型战斗机的修理工作。在前日本和伪满洲国飞行员的指导下,我军的许多航空学员很快就从双座立川Ki-55教练机(99式高级教练机)上毕业,在“隼”式战斗机上放单飞。

文章图片5

东北老航校的Ki-55高级教练机,这是当时我军装备数量最大的一种飞机

1948年3月,从东北老航校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教练,组成了“战斗飞行大队”。第一中队使用轰炸机和运输机,第二中队使用战斗机,包括六架Ki-43-II型“隼”式战斗机。这支部队的使命是与国民党空军的飞机作战,但没有记录显示该部队参与了任何战斗行动。

尽管有过考虑,但“隼”式战斗机最终没有出现在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阅兵式中。不让这些日本建造的飞机出席开国庆典活动,其主要原因是担心这些飞机会在阅兵飞行期间遇到机械问题,而不是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因为政治和民族情结的原因。

文章图片6

我军人员站在缴获的中岛“隼”型战斗机前的照片

之后,这些“隼”式战斗机因为过于老旧和缺乏备件而被停飞了。到1949年11月人民空军成立之际,只有五架飞机仍在使用。这最后的五架战斗机都在第七航空学院被用作教练机和教具。1952年,所有的“隼”式战斗机退役,结束了它在人民空军中的生涯。遗憾的是,没有任何我军装备的“隼”式战斗机幸存下来,只有一张其服役期间的照片可以佐证它们的存在。

人民空军的第一场空对空战斗

1947年10月15日下午,以沈阳北陵机场为基地的四架国民党空军P-51D“野马”战斗机在副大队长徐吉骧(后改名徐华江)的率领下起飞,僚机飞行员为陈履元,吴汝杰和宋大寿。他们的任务是前往哈尔滨,佳木斯和中苏边界的中方领空巡逻。

文章图片7

抗日战争时期的徐吉骧(又名徐华江)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该照片拍摄于抗日战争

在飞过黑龙江密山附近的山岭时,徐吉骧发现下方离地大约150米左右的空中,有一架飞机在飞行。这是一架灰绿色的双座单发飞机,外观不甚起眼,飞行速度也不快。只看了一眼,徐吉骧就断定这不是苏联的飞机,因为这架飞机的垂尾上有着明显的蓝白色相间条纹——这是国民党空军飞机的标准涂装。尽管如此,徐吉骧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架飞机有点别扭,但是一时也说不上问题出在哪儿。于是,他下达了命令,让宋大寿机组在高空保持警戒,自己则和陈履元下去看个究竟。

文章图片8

东北老航校的Ki-55高级教练机,可以看到青天白日徽章被描了一条白边,机尾只有七条蓝白相间条纹

这一看就看出了这架飞机的问题,竟然还不止一个。该机机身的青天白日徽章外面多了一层白色描边;垂尾上面的蓝白条纹只有七条,而不是国民党空军的十二条。这正是当时东北老航校飞机的标准涂装。原来这是一架正准备在附近汤原机场降落,东北老航校的立川Ki-55教练机。当时,这架飞机正由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教员队队长吕黎平和一位名叫简井的日本教官驾驶,进行五边降落训练。此时,他们已经转过最后一个弯,正对准跑道准备最后的着陆。

徐吉骧立即向该机俯冲,并朝其开火射击。教练机教员座位后面的区域被击中,起火燃烧,迫降在跑道上。我军一名名叫方华的老战士在地面上看到己方教练机处于危险之中,立即跑向附近停放的一架中岛Ki-43-II“隼”式战斗机。他飞快地跳进座舱,起飞升空,准备迎战敌机。不幸的是,这架“隼”式战斗机没有携带任何弹药,因此他无法与野马直接交战。但是,他仍然能够吸引“野马”战斗机的注意,将它们带离机场,并通过机动躲避射击,直到他们弹药耗尽,不得不返航。

文章图片9

艺术家笔下一架Ki-43-II型“隼”式战斗机飞过一架跑道旁的Ki-55教练机,此时飞机的标志已经换成我军自己的

虽然没有发生真正的开火,但本次一架飞机被击伤的战斗遭遇应该是我军史上的第一次空战经历

稀星天外注:话说这吕黎平也是一个人物,很早就参加了红军。当年四渡赤水河之后,红军声东击西,佯攻贵阳,实则转进云南,准备从金沙江渡河北上。但苦于只有大比例地图,无法确定准确的行军路线。1935年4月28日,吕黎平和侦察队长陈育才率领小分队,在曲靖公路上截获一辆从昆明开往贵阳的小汽车,车上恰好有龙云送给薛岳的十万分之一地图和治伤的白药。这次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首长的表扬和很高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战绩比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还要重要……”

文章图片10

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吕黎平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35年7月,吕黎平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指挥部作战科副科长。9月9日,张国焘背着党中央发电报给陈昌浩,企图分裂党和红军。吕黎平到机要科看电报,与机要组长陈茂生共同译出这份密电后,感到事关重大,立即把密电送给参谋长叶剑英,后者马上又把电报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紧急会商对策,决定单独率军北上,脱离险境。当晚,叶剑英从吕黎平手里取走了从包座战斗中缴获的唯一一份甘肃省十万分之一地图。

文章图片11

1942年5月,在新疆航空队飞行班以第一名成绩毕业时的吕黎平

全面抗战爆发后,吕黎平在1937年11月受中央委派,进入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任飞行班长、支部书记。他在新疆积累了一千多个小时的飞行经验,成为我党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1942年7月,新疆军阀盛世才撕掉亲共假面具,将吕黎平等逮捕入狱,关押长达三年又九个月之久。1946年6月,吕黎平在党中央的营救下回到延安,旋即被派往东北老航校任飞行教员队队长。

服役数量之谜

根据许多西方的资料,我军总共拥有过五架“隼”式战斗机。但是,稀星天外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这些资料之所以仅提及缴获了五架该型号飞机的原因是翻译错误或忽略了某些关键事实。稀星天外分析,造成误解的最有可能原因,可能是基于下面两点:

  1. 抗战刚结束时,我军在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占领沈阳前,获得了五架“隼”式战斗机。
  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时,只有五架“隼”式战斗机仍在服役。

但是,这些西方资料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1945年12月的第一次转场飞行中,最早缴获的五架飞机中有两架坠毁了。这使得那时只有三架“隼”式战斗机可以使用。

文章图片12

解放战争后期,我军飞机的涂装,红边白园内嵌带“中”字的红五星代替了青天白日,机尾条纹改成红白相间

另外,一个通常被忽视的事实是,东北老航校在1946年4月的某个时候在吉林朝阳镇机场寻获了数量不明的“隼”式战斗机。后在当年6月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附近的孙家机场再次获得一批未知数量的“隼”式战斗机。由于在这两个地方获得的“隼”式战斗机数量都没有确切的记录,这增加了确定我军真正获得和使用过的“隼”式战斗机数量的难度。但是在1948年4月进行的一次库存调查中,第二中队名下总共有六架“隼”式战斗机。根据这份记录,应该意味着在这两个机场一共获得了至少三架“隼”式。加上两架之前坠毁的飞机,总共应该有至少八架“隼”式战斗机在我军服役。这也是稀星天外能够给出得最精确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